有一种科研叫“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

2017-07-19 10:22宋攀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智勇流行病学宠物

文/本刊记者 宋攀

有一种科研叫“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

文/本刊记者 宋攀

提高医院科研影响力,当业内都还在铆着劲比高精尖的产出时,医院管理者或许可以反向思维,多鼓励医务人员进行“接地气、易出成果”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生科研成果引关注

2017年3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谢智勇的心情格外明媚。这一天,以他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中国人养宠物与患冠心病的关系”(《Association between pet ownership and coronaryartery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被国际学术期刊《MEDICINE》正式接收。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心血管病学专业学术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看中,文章核心结论被翻译成中文,以学术新闻的样式在该杂志新媒体平台传播。而后,不少大众传播平台纷纷转载。一些有心的行业杂志记者还找上门来,向他了解情况。

在临床科研普遍关注手术、用药、发病机制的当下,这位学生为何做起了宠物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此项研究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响呢?

谢智勇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此研究是在导师王连生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属于临床流行病学的范畴。作为江苏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王连生教授领衔的团队一直以来都在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包括饮食习惯、运动在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均是研究方向,在此之前,团队还进行了绿茶与冠心病的研究、每天不同运动时间段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等。

具体到养宠物,一是因为如今中国人养宠物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一项关于宠物行业的市场调研指出,由于空巢家庭、丁克家庭数量增多,老龄化趋势加深等因素,近年来我国宠物市场需求增速明显。二是因为受到了国外研究的启发。201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学术刊物《循环》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美国贝勒医学院教授格伦·N·莱文研究小组指出,养宠物,特别是养狗,可能与患心脏病风险下降存在关联。

就这样,着眼于百姓生活与课题组实际,王连生团队就展开了养宠物与冠心病之间的关联研究。

研究显示,养宠物的人冠心病风险大约可降低50%,其中,养宠物狗冠心病风险降幅近60%。研究还发现,开始养宠物时的年龄越小,每天与宠物玩耍的时间越长,冠心病风险似有越来越低的趋势。

“这对于冠心病的预防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谢智勇说。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教授杨进刚同样对此课题点赞。

他认为,与传统的科研相比,这样的科研方向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给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成本低、不增加医疗负担,老百姓喜闻乐见,能够促进家庭和谐。

他进一步解释说,包括心血管病在内的很多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如果在家中有合适的方法纠正生活方式,从效价比来看,肯定比吃药强。

杨进刚认为,临床医生是在治病,患者来了,医生往往开药或者做手术,但实际上需要吃药或做手术的患者只是人群中的很少一部分人。真正对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有好处的往往是司空见惯的生活里的小事,例如,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少下馆子、多活动等。

“这个研究则证实,养狗对健康有好处。”杨进刚认为,此类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在养生鸡汤满天飞、各种伪保健知识随处可见的当下,给人们科普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科研证据支撑。这样的研究与日渐精深的科研方向相比,影响的受众范围更广。

兴趣使然与寄“题”篱下

不管是从媒体的传播情况看,还是同行的评价,这样的课题均受到了赞誉,然而,据王连生介绍,在实践中,此类课题单独申请几乎是不可能得到基金资助支持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启明同样认为,这样的研究方向不会成为主流。

王连生分析,首先这与整个社会流行的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不无关系。其次,在患者的层面,像养狗有益于心血管病这样的结论转化还面临着难以干预的境况。不像治病方向的研究成果,待患者病情发生到一定阶段,现成的研究成果会自然而然转化应用到临床中,医患对此争议不大。

“虽然说养狗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但不可能让大家都来养狗,有些人无论怎么说,个人习惯就是排斥养狗。”王连生说。

在预防医学不受重视的大气候下,临床专业出身的王连生为什么乐此不疲带领团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呢?

科学缘于好奇,王连生说,他在临床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乃是出于个人兴趣。而这一兴趣的诞生与他读研究生期间,接触到的研究不无关系。

那时,他曾跟随其硕士生导师王海燕教授参与了国内早发心梗的流行病调查。那次调查让他认识到,流行病学是一富矿,研究结果也更有价值。从那时起,从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想法便在他脑海里扎了根。

王连生教授研究团队。

谢智勇向受访者介绍问卷内容。

王连生告诉记者,他们团队从事的养宠物、喝绿茶、不同时间段锻炼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研究均没有专门的项目经费。发表文章的版面费还是从王连生其他研究项目中挤出来的。

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因为是出于兴趣,团队也没有了必须做出成果的压力和功利心,通常是有了好的想法就抱着研究看看的心态做研究。

“能发表当然是好事,但我们并不十分看重这个。这样做出的研究成果更加真实。”联想到近期出现的撤稿事件,王连生坦言。

他这样的学术思想也影响到了学生谢智勇。谢智勇是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在他的毕业资格中,学校并没有严格要求论文发表情况。但在导师指导下,他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价值认识日渐深厚。

“如果科研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加直接一点的获益,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谢智勇说,“发病机制类的‘高大上’研究是必要的,可以推动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但与患者接触,向他们介绍,需要一些浅显易懂的东西,临床流行病学是从流行病调查中发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应用于临床,这可以为疾病一级预防提供很多建议。”

谢智勇坦言,此课题属于观察类研究,揭示了现象,更进一步还需要具体的机制研究证实。事实上,在该团队之前进行的绿茶与冠心病风险关系研究中,初步发现喝绿茶有益于冠心病后,又更进一步对绿茶的成分进行了的提取,有了机制基础研究数据作为支撑后,部分研究成果参与获得了201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整的相关成果拟申报江苏省医学科技(科普)奖。

在王连生看来,对于一些条件不太好的单位,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或许是另辟蹊径,打造科研影响力的一种途径。

“临床医生做高精尖科学研究,很难比得过专门的基础医学研究院、研究所。”王连生说,不少医院科研水平难以与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和专门的研究机构相提并论,这些医院可以尝试通过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短平快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有特色的科学研究。虽然一时难以获得基金资助,但易出成果,并培养了医务工作者科研思维和能力,随着成果的不断增加,影响力和科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将有机会参与到更大的研究课题中去。

猜你喜欢
智勇流行病学宠物
High-performance and fabrication friendly polarization demultiplexer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杨智勇艺术作品欣赏
身家50亿的智勇坚守
中考题中的整式
抬起脚来
养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