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以史为鉴 觉醒于废墟
——观话剧《甲午祭》有感
张芳
话剧《甲午祭》作为“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之一,由编剧卫中、导演吴晓江、舞美设计申奥、灯光设计孟彬等人组成主创团队,并汇集了山西省话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力量。“甲午”,意指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祭”,意在重温这段中华民族的危机和屈辱,警醒今天的中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3月3日晚,笔者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观看了这部剧作。除了引子和尾声,一共有17场戏,时长2小时20分钟。以中日甲午战争前10年到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这段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据,浓缩描写了其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过程。如此多场次和多维空间的转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多线条的事件,依赖于剧中舞台上多重投影和布景的转换,以此营造多时空和假定性。在再现时代环境、支持人物表演的功能基础上,上升到解释剧情、揭示主旨的功能。
首先,弹性的舞台空间,重视平台的利用,根据表演需要组合成多变的、远近有致的空间结构,为表演提供丰富的动作支点,配合体式变化,有利于舞台调度、表演区的划分和舞台空间的自由转换,极大地丰富了舞台呈现。真实人物与幻觉的心灵空间交替在舞美的烘托下实现无缝式链接,非常巧妙。剧中,李鸿章在读丁汝昌的绝笔信时,运用闪回的方式,舞台后方的投影幕布上出现了军舰残骸,黑白色的基调,丁汝昌站在颠簸破损的军舰上,宣读绝笔,情语景语融为一体。其次,就是关于舞台陈设的问题。在舞台前侧、后台均有倾斜的木板,上面雕刻有介绍甲午海战的文字,还有倒悬的龙椅、石狮、行走的钟表、倾斜的船、颐和园内景等等。这些舞台布景陈设充分暗示了晚清政府大厦将倾的寓意。然而,繁琐的布景堆砌过多易分散观众注意力。最后,值得称赞的是那些简洁醒目又包含寓意的小而精的布景。其一是在宫廷戏中出现的一条红线,这条警示线既暗示晚清政府这艘大船摇摇欲坠,又是盲目轻敌的警醒。其次是代表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战刀投影,高悬的武士战刀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我们常说:“乐人易,动人难”。观剧后全剧最激荡人心的就是北洋水师众将士在威海刘公岛浴血奋战的场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最后在弹尽粮绝、等待援军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日方劝降,自尽以谢国人;管带张将领口衔带血的大刀,带领士兵,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兵娃子被日军割去舌头仍冒死送去绝笔信。而清宫内却是看戏赏钱叫好……北洋水师,作为清后期建立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舰队,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几近全军覆没。年轻演员富有张力、悲壮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悲壮的家国情怀激荡心中。
“我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洋务,开矿山、办工厂、建海军,可是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签下了一个个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可是这一切能怨谁呢?我充其量不过是个‘裱糊匠’,历史自有后人写。”这是尾声中,主人公李鸿章的一段内心独白。《甲午祭》的编创者选择以晚清的“裱糊大臣”——李鸿章为视角来重新阐释一百多年前那段屈辱历史。而李鸿章这一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赋予创作极大的难度,在塑造人物上更具挑战性。李鸿章的扮演者是从福建调来的青年演员姚状飞,塑造了在各种关系冲突中为苟延残喘的晚清政府效命的“马前卒”形象。
首先,李鸿章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悲剧色彩,他曾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重要领域任职。现在呈现在舞台上的李鸿章形象还不够丰满,甚至在剧情进展了四分之一后才能“认准”,后半场戏才有“认知”,无法让观众有更多的情感认同。戏曲善于通过核心唱段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历程无限放大。一段委婉曲折的唱腔,在表达情感的直接、深刻和细腻上是无与伦比的。而话剧只能通过语言行动来表达、传递。尾声中,李鸿章寥寥几句自我反思不足以撑起这个人物。
其次,人物是戏剧的核心。描摹独特的灵魂性格,升华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历程。在构思李鸿章这个人物时,可以有更多的戏剧冲突、心理独白来阐释他的“无奈”,多角度、深层次地对人性进行挖掘,在社会矛盾中展示人性的复杂。他力主革新,兴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也同流合污俯仰之间;在国事战与和的天平上摇摆、轻敌,海战准备不充分;兵临城下被迫谈判,效清而误民,他一手筹建的北洋海军竟全军覆没……应在极致的戏剧情境中展现李鸿章无法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虽欲力挽狂澜,却无法改变夹裹在滚滚历史中的个人悲剧。把李鸿章这一典型艺术形象立体化呈现后,将人物“功”与“过”交给观众去争鸣,让历史去评说。
在很多影视剧和舞台剧中,有太多知名演员扮演过慈禧,《甲午祭》中的慈禧由高菊梅老师扮演。年近70高龄的老演员通过标准的京腔台词、极具威慑力的神态气场表现出这位封建君主的专制和骄奢跋扈。但是作为曾三次垂帘听政、操控清末实权半个多世纪、直接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最终的舞台呈现还显得单薄,表演的层次较单一。
首先,群臣面对封建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老佛爷,是俯首称臣、马首是瞻的。在勾心斗角、杀机四伏的清宫,臣子之间可以剑拔弩张地辩驳,但面对老佛爷是绝对的服从。所以老佛爷是不怒自威的,有时简单的“哼”“嗯”的语气词就足以控制局面,不必总是高频率的慷慨激昂的对话。而且应该更贴切地把握老佛爷60岁的仪态,现在的演出版本慈禧在舞台上走动略多。
其次,慈禧是封建统治者同时又是女人,是母亲。作为人妻、人母,她权倾一时却青年丧夫、中年丧子,令人扼腕叹息;作为皇太后,她工于心计、操纵皇权于股掌之中;作为晚清最高统治者,面对列强欺凌还要应付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慈禧时刻处在矛盾漩涡之中,能够挖掘的“戏”很多,仅光绪拘谨怯弱的哀叹“我当家,她做主”是不足以呈现的。
最后,慈禧需要展现更多政治家的谋略。剧中她痴迷戏曲,不顾户部财资空缺,一味筹备庆祝六十寿诞,明目张胆地挪用海军军费,剧作还是处理得相对简单。面对“三千年未见之变局”,她该如何应对?
谈到历史剧,特别是写实的历史正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易拘泥于史实而成为历史讲座。《甲午祭》在叙事上偏向于历史片段的衔接,过于碎片化的平铺直叙。如果剧作家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虚构一些符合艺术真实的细节来塑造典型形象、构架戏剧冲突,使整部剧戏剧脉络组织得张弛有度,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剧目的艺术质量将更加上乘。
张芳,女,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