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广州 510420)
警察告知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
郑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广州 510420)
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试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三方面对英文警察告知语篇告知语篇进行分析,并归纳警察讯问告知话语所体现的人际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从语气系统的角度看,英文告知语篇使用的是说明式的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最大限度地保护被讯问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从情态系统的角度看,低值情态动词地使用广泛,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更加人性化。从评价系统的角度看,“情感”评价手段的缺失体现了英文告知语篇机构性话语的特征;“判断”评价手段中“能力”资源的使用保障了被讯问人的合法权益,拉近了讯问双方的人际距离,体现出“无罪推定”的刑事诉讼观。
人际功能;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
警察告知主要是指在侦查、搜查、逮捕、处罚、开庭等过程中,执法、司法人员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他被讯问人相关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程序。告知不仅保障了被讯问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而且约束了执法和司法人员自身的行为,对保证执法与司法的公平和公正等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西方,米兰达规则不仅是法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其语言也是法律语言学界的一个核心课题之一。国内对警察告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讯问告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2]。缺乏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告知语篇的专门研究。笔者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作为分析框架,以“米兰达警告”①为研究语料。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三方面分析警察告知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并尝试回答以下研究问题:警察讯问告知话语体现出哪些人际特点?
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Halliday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 ,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语言的纯理功能有三种: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和语篇元功能(textual function)[3~4]。Thompson指出 “经验(概念)元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经验的表达,语言描述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件以及相互的关系。人际元功能是指语言具有交际的功能,表达了说话者的身份、地位,对事物的态度、评价并且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语篇元功能是指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人际功能在语法和语音上主要由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调系统来实现[5]。Martin等认为评价系统也可以表达人际功能[6]。可见,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干预者的“意义潜势”,是语言的参与功能。通过这一功能,讲话者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来表达他的态度和推断,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
人际功能可以由语气系统来实现。Halliday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分析小句。语气由 “主语”(subject)和“限定成分”(finite)构成 ,限定成分指时态助动词和情态助动词,这一结构在小句的交换功能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小句中语气部分以外的部分称为“剩余部分”,它包括谓语、补语和状语。任何言语交际的基本目的是“给予”(giving)或是“需求”(demanding)。而在交际中交换的商品是“信息”(information)和“货物和劳务”(good-&-service)。当语言用以交流前者时,小句是以“命题”(proposition)的形式出现的,若是交流后者,则是“提议”(proposal)。对以上四个因素的选择构成“提供”(offer)、“声明”(statement)、“命令”(command)和“问题”(question)四种言语功能。“声明”,“命令”和“问题”三种言语功能分别与语气系统中的三种语法结构相关,并由此生成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言语功能以及相对应的语法结构
警察告知话语用于告知被讯问人相关权利和义务。需要客观准确的陈述事实,不能带有任何个人情感。因此,在“米兰达警告”中,警察使用的是说明式的陈述语气+疑问语气。例如:
①If you can not afford an attorney,one will be appointed for you before any questioning if you wish.Do you understand?
(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只要你愿意,在所有询问之前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你听明白了吗? )
在例①中,第一个句子是陈述语气。陈述语气能够简洁明了的传达给听话人必要的信息。陈述语气直接、客观的告知被讯问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使相关法律程序一目了然。表现出立法语言概念明确,表述清晰的特点。同时,陈述语气的使用体现出不平等的权力关系。陈述语气最能体现立法者的主导角色,因为立法者是信息唯一的提供者。而被讯问人只能无条件接受告知话语的规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权力不平等确保了告知话语的权威性。第二个句子是疑问语气。英文警察告知话语中,疑问语气的使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讯问人准确无误地传递前面信息,二是确认被讯问人是否完全理解、领会上述意思[7]。
可理解性是“米兰达警告”关注的焦点。作为典型的机构性话语,并非所有犯罪嫌疑人都能准确的理解“米兰达警告”含义,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犯罪嫌疑人很容易在模棱两可、似懂非懂中放弃其权利。然而“米兰达警告”在每条陈述语气的警告后加上Do you understand?将陈述变为疑问,从单向威胁性的警告变为双向合作性的交流,增强了告知语篇的对话性。陈述语气+疑问语气这一告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对权利事项进行逐项陈述并逐项确认,以便于被讯问人准确理解各项内容。即便被讯问人对某项权利不甚理解,讯问人也能及时给予针对性解释,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被讯问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Halliday指出“情态是位于是和否之间的意义范围,表示位于肯定归一度和否定归一度之间的中间区域[8]。”因此,“情态表达了说话人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不确定的意义[3]。”情态还包括讲话所涉及的概率或频率以及义务或意愿所做出的判断,广义的情态包括情态和意态。情态主要体现为三种方式:一是由情态动词如must,will,can等来体现;二是由表示概率和频率的情态副词,如probably,certainly,sometimes,always等来体现;三是由谓语扩展式,如supposed to do等来体现[8]。此外,情态的表达方式本身也会存在量值(value)的高低。Halliday将情态动词的量值分为高、中、低三级,如表2所示:
表2 情态动词的不同量值
不同量值具有鲜明的人际意义,能够体现发话者地位的高低,如地位高者一般所用情态值较高如:“must”,地位低者所用的情态值较低,如使用 “might”。在“米兰达警告”中,使用了“have the right”来表示“许可”这一情态意义,因此本文将“have the right”也归入情态词的范畴。情态动词量值的分布特点和出现频率体现了警察讯问告知话语的人际意义。例如:
②Anything you do saymay be used against you in a court of law.Do you understand?
(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你听明白了吗?)
③You hav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 and refuse to answer questions.Do you understand?
(你有权保持沉默并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你听明白了吗?)
告知不仅关系到被讯问人基本权利的保障,而且还对执法和司法人员权力的制约、保证执法与司法的公平和公正等起到一定的作用[7]。如在例②中“may be”具有非绝对性,是否执行相关规定由被讯问人自己选择。例③中“have the right”的使用体现了法律对人权的许可和授予。低值情态动词的使用,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更加人性化。低值情态动词以较为缓和的方式向被讯问人传达思想,使告知语篇的内容更容易被接受,避免了强加于人的印象。这反映出告知话语对被讯问人灵活的掌握和控制。一些带有极强不确定性的情态动词,如“可能”、“也许”等,不宜出现在警察告知语篇之中。
高值情态动词带有极强的命令式含义,甚至有强迫或威胁的含义,多出现在立法语篇中。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立法者希望国家的全体成员能够遵守法律法规,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高值情态动词语气强硬,在传达国家意志的同时难免给人留下武断的印象。这也解释了在米兰达警告中并没有出现高值情态动词。
Martin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评价理论。根据Martin&White[9]的定义,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部分,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即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在评价理论的三个系统中,态度系统处于整个评价理论的核心地位。态度系统对事物、人的情感和品格作出评判。态度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其下又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与“鉴赏”(appreciation)。下文主要就“情感”和“判断”子系统分析警察讯问告知话语的人际意义。
(一)“情感”评价手段的缺失所体现的人际意义。
“情感”指评价人的感情状态。简言之,“情感”就是指人为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情感”可以通过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得以体现,如:“爱”、“高兴地”、“满意地”等等。
尽管告知语篇是以口头的方式由讯问人员向被讯问人宣读,但是告知话语使用的是高度规范和专业的法律语言。法律语言正式而庄重,并具备神圣性、权威性和严密性。讯问告知话语力求公正、严肃地对被讯问人进行诉讼权利和义务的告知。在讯问过程中,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应该客观地告知被讯问人诉讼权利和义务,话语不适合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情感”评价手段在警察告知话语中的缺失恰是告知话语作为机构性话语权威性、合法性、公正性的体现。
(二)“判断”评价手段所体现的人际意义。
“判断”是对人的行为和举止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其下又分为“社会尊严”(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尊严”下又分为“规范”(normality)、“能力”(capacity)和“坚定性”(tenacity)。社会约束下分为“真实可靠”(veracity)和“正当”(propriety)。王振华[10]认为,判断不仅出现在词汇层面上,也出现在小句层面上。在警察讯问告知话语中,主要使用的判断评价手段是“能力”(capacity)资源。“能力”资源在“米兰达警告”中的使用方式是对被讯问人的能力(使用合法权利的能力)表示许可或赞同。例如:
④ You have the right to consult an attorney before speaking to the police and to an attorney present during questioning now or in the future.Do you understand?
(你有权利在接受警察询问之前委托律师,他(她)可以陪伴你受讯问的全过程。你听明白了吗?)
例④中的告知话语体现了对被讯问人的沉默权予以充分肯定,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拉近讯问双方的人际距离。“判断”评价手段中的“能力”(capacity)资源在警察告知中的频繁使用,体现了警察讯问观念从“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的改变,乃至警察讯问文化的转变。更具体地讲,被讯问人不再仅被当作获取口供的讯问对象来对待,而是被赋予了在侦查讯问程序中的主体地位,并享有一系列权利,如沉默权、律师帮助权等。从而构建了警察和被讯问人之间相对对等的关系,体现出“无罪推定”的刑事诉讼观[11]。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出发,通过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三方面对英文警察告知语篇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英文警察告知所体现的独特的人际特点,即对被讯问人合法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本文进一步拓展了法律语言学的适用范畴,体现了语言学理论对解决警务实际问题的指导性,为完善我国讯问告知制度提供参考和帮助。
[注释]:
①“米兰达警告”(M irandaW arnings)源于美国最高法院1966年“米兰达诉美国”的判例。沃伦大法官(Chief JusticeW arren)在裁决意见中明确阐释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讯问和审判中应享有的两项基木权利,即“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
[1]袁传有.由美、英、中警察告知语言分析看中国警察告知体系的建构[J].修辞学习,2005,(1):12-17.
[2]陈建平.我国警察告知与美国“米兰达警告”比较分析[J].法律语言学说,2009,(2):72-76.
[3]Halliday,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of Language[M].London:Edward Arnold,1973.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4.
[5]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Press,2008:30;120;75-78;66-67.
[6]M artin,J.R.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 in English[A].In Hunston,S.and Thompson,G.(eds),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42-175.
[7]陈建平.我国警察告知与美国“米兰达警告”比较分析[J].法律语言学说,2009,(2):72-76.
[8]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68-70;356;91.
[9]M artin,J.R.&P.R.R.W 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2005.
[10]王振华.法庭交叉质询中的人际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视角[J].外语学刊,2004,(3):1-9.
[11]袁传有.警察讯问语言的人际意义——评价理论之“介入系统”视角[J].现代外语,2008,(5):141-149.
Study of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the English Police Caution
ZHENG Jie
Based on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Halliday’ssystemic functionalgrammar,the English Police Caution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of Mood system,M odality system and Appraisal system w ith the aim of exploring its interpersonal meanings.Results show tha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od system,the declarativemood?and?interrogativemood used in the police caution is conductive to protect the basic legitimate rights of the person question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ality system,the use of Low valuemodal verbsdemonstrate amore humane and democratic legislation principl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raisal system,the frequent application of Capacity resources in Police Caution narrows the interpersonal distance between the police and the person questioned,refle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in police’sinterrogation practices.
Interpersonal Function;Mood system;Modality system;Appraisal system
D035.31
:A
:1674-5612(2017)02-0085-05
(责任编辑:吴良培)
郑洁负责的2017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审讯语言中的信息势能及其说服效果研究》(17SA0115)
2017-02-16
郑 洁,(1982- ),女,重庆万州人,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法律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