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茜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版画艺术“形式美”与“实质美”的辩证关系
崔 茜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传统的版画艺术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双重影响下,使创作者可以通过这种创作语言更深层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相对于传统绘画和电脑插画,版画通过其运用的材料与制作工艺体现了其独特的形式美,其中,版画创作的“印刷痕迹”作为独特的“绘画语言”,使其具备了更丰富的实质美。文章从版画的“形式美”与“实质美”出发,探讨了版画创作中的“形式表达”与“实质内涵”之间的关系。
版画;形式美;实质美
版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其最独特的地方体现在表达自身情感语言的间接性。不同于普通的绘画手段,版画不是直接用纸和笔进行绘画表达,而是一种在绘画的基础上,利用雕刻和印刷来实现的造型艺术。从“刻”与“印”的角度出发,版画与普通的绘画艺术相比,具有更强烈的形式感;从“绘”的角度出发,版画印制出的作品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因此,能充分理解版画所包含的“形式美”与“实质美”,对于任何一个版画创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种艺术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版画最早源于雕版印刷工艺。在古代,人们使用这种工艺进行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各种商业宣传,随着时代的发展,匠人的雕版技法也有所成长,于是雕版渐渐地从单一的实用功能主义用品,蜕变为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品——版画。由于版画艺术的足迹遍布世界,版画的制作方式、绘画风格、使用材料,也因地域文化、宗教信仰、人文历史的不同而风格迥异[1]。这些因素促使版画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
1.1 版画的历史
版画艺术遍布世界各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版画艺术在吸纳了许多国内外先进思想、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良创新,最终演变发展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形态。
在中国,版画历史已有千年之久,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创作于公元868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咸通本)卷首图(补充图),现今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宋元时期,由于印刷术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中国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补充图),以及平话刻本,它也是中国连环版画的雏形。明清时期是中国版画的全盛时期,此阶段也出现了许多刻板流派,例如:风采迥异的南京金陵派;镌刻质朴的福建建安派;刻制精美的杭州武陵派;富丽精工的徽派版画。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起的新兴木刻,使我国从“复制版画”的时代,过渡到了“创作版画”的时代。其中,复制版画在制作过程中,绘画、雕刻、印刷是由三个人分工完成的;而创作版画的所有工序都是由一个人完成,能更好地展现版画艺术家的情感、创意、技法,这种新兴木刻也成为了当时许多爱国主义艺术家革命事业的原动力[2]。
在日本,版画艺术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阻碍与挫折。在江户幕府时代,日本的许多“贵族”并没有将浮世绘这种出现在许多海报、茶馆广告和印刷广告上的平民艺术视为高雅的美术,但是此时的日本版画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许多19世纪的西方艺术家。随后,菱川师宣的作品终于将木板版画变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1741年,奥村政信创作出了第一套双色浮世绘版画——红折绘(补充图)。随后,铃木春信的第一套多色彩绘版画在1765年创作成功。到了19世纪,葛饰北斋和安藤广重凭借风景画,主宰了当时的日本版画界,他们也是19世纪最后的版画师。
在西方,版画的种类主要以铜蚀版画与石版画为主,为了充分展现版画艺术家的创意和情感,这两种版画大多由作者亲手绘制草图。19世纪后期,欧洲开始流行表现主义绘画,此时的版画作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画种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青睐,并由此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凡·高的《向日葵》,以及莫奈的《日出·印象》。与此同时,“版画原作运动”的兴起,也为今后版画艺术价值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版画的技艺
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起到了一种媒介的作用,将绘画、印刷、雕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其制作技法的要点为:绘、刻、印。并且,它的制作工艺与技法也是版画形式美的一种体现[3]。
在版画刻制前需要进行草图的绘制,先把绘制完成的草图放在复写纸上用笔描一遍,然后就会在反面得到一张左右相反的画稿。再在画稿和木板之间放上复写纸,进行二次描稿,将图像转印到木板上。绘制的过程完成后,便可以对“版”进行雕刻了。版画是一种采用化学品或刻刀等在纸、木、石、麻胶、瓷、金属等材料上进行蚀刻或雕刻后,在纸张或者其他材料的载体上印刷出来的艺术。从制作方法分类为:凸版、孔版、凹版、平版,以及综合版等。一般来说,在木刻版画中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取决于雕刻的点、线、面的密度[4]。最后,印刷是版画创作的关键环节,版画的印制方式有很多比如:水印、墨印、拓印、套印等等。在这里纸张的选用与印法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的纸上,运用不同的“印法”
印制版画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印痕效果”。
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版画的制作技艺不仅提升了版画作品的表现力,并且,版画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材料也是版画艺术中“美”的一种表达。其中,制作工艺中的“刀法”就能体现出版画艺术中与众不同的形式美。版画的“刀法”种类有很多,包括:干刻、蚀刻、阴刻、阳刻等。因此,不同的“刀法”能表现出不同的“痕迹”以及“画面效果”。同时,版画使用材料的不同,也能向观众传达来自不同材料本身独特的意境美。再者,版画技艺更多体现的是创作者的一种人文精神,以及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现状的一种理解[5]。综上可知,版画艺术中的“形式”与“实质”就成为其表现“美”的主要组成部分。
1.3 版画的“形式”与“实质”
从广义角度看,版画的“形式”与“实质”,其实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版画的实质美中除了意境美、情感、人文精神的存在之外,版画的雕版作为一种形式美存在的同时,也是版画艺术最根本的一种实质美。另一方面,版画中的“印痕”作为版画艺术的实质美存在之外,也是版画形式美的一种体现[6]。因此,版画的“形式美”中包含“实质美”,而“实质美”也需要依赖“形式美”才能得以体现。
从狭义角度看,版画中的“实质”可以分为“实”和“质”两个部分,“实”表现的是版画中最为“具象”的部分,而“质”指的是作品的“本质内涵”。如图1是崔茜以“印·想·蓝”为主题创作的版画作品,作品以羊的形态为主体,融入地中海风格建筑以及十字架等元素,在画面背景中将人类的眼睛与面具相结合,表现了人类对于动物生存环境无情的侵蚀,并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内心的虚伪、贪婪。从图1的画面中可以发现,作者通过版画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材料,来表现版画最为具象的图案痕迹以及画面质感,并通过制作工艺和使用材料延伸出来的“形式语言”,向观众传达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语言。同时,版画的“形式感”也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在图1的作品中作者通过版画的色彩、雕版、印刷工艺去表现其“外在形式”,即:版画的外在美;并通过版画的“印刷痕迹”、“复制性”以及“间接性”去体现其“内在形式”。因此版画的“实质美”也不仅仅是“实质美”,版画的“形式美”也不仅仅是“形式美”。“形式美”与“实质美”应该是辩证统一,相互包含的存在,我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划一道”清晰的线,将它们完全分割开来。
图1 《印·想·蓝》主题版画
版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对于版画“形式美”与“实质美”的理解,以及合理地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在当代,许多版画创作者总是通过繁复的色彩、精致的制作技巧,复杂的印刷工艺,去凸显版画的实质美。笔者认为,盲目地滥用形式主义反而会使版画中的精神文化与作者的创意初衷,被过于繁复的表现形式所吞噬。因此,笔者觉得不如尝试将复杂的颜色简单化,将一些过于繁复的形式表现舍弃,采用单色版画的形式去表现画面的内容。这样,一来加深了画面中正像与负像的对比关系,二来可以用最为纯粹的方式去表现作品的内涵,从而加深作品最为本质的情感表达。另一方面,版画内容的表达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草图绘制的改进也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为版画内容增加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他的新兴艺术,并且学习其中的优点和长处,将其合理地运用到版画艺术中,从而提升版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形式”指的是一个物体的表象和外在,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去感受一个物体的“形式感”。但是,对于版画来说它带给观者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形式感”,人们还可以通过版画制作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印迹”,去感知作品的“形式感”,从而品味出版画整体带给我们的“形式美”。
2.1 版画的装饰性
版画的装饰性是版画外在形式美的一种体现。在一件完整的版画作品中,“印痕”、“色彩”、“画面内容”等元素都是这件版画作品的“装饰物”,换句话说,作者运用这些元素“装饰”了一幅版画,而这幅版画对于另一个空间又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年画是版画艺术的分支,图2为杨柳青年画《春牛图》,从画面中绚丽的色彩以及精巧的制作工艺可以看出,版画的装饰性源于画中的“印痕”、“色彩”、“画面内容”等元素。从《春牛图》中还可以发现,从色彩的角度出发,版画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版画的装饰性,多色版画中颜色的交错与叠加,让人觉得华丽、丰满、厚重;而单色版画则让人感觉统一、简洁、大方。同时,不同油墨的质感,以及色彩的单一和复杂,会让使用同一块雕版进行印刷的版画,印出不同的效果。并且,色彩的冷暖、轻重也会改变版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装饰效果,以及画面的内涵,比如:《春牛图》中色彩的搭配绚丽繁复,并且偏向暖色调,这种色彩搭配方式可以让观众从画面中体会出过年时那种喜气洋洋的欢快气氛。另外,从制作工艺的角度出发,版画也具有造型艺术的特质,雕刻中产生的凹凸不平的肌理——“印痕”,也为版画的视觉张力增色不少,使其比普通的绘画艺术更具装饰性。
图2 《春牛图》年画
2.2 版画的表现力
版画是一种“可以触摸的视觉艺术”,因此,版画的表现力很大程度上来自这种“以刀代笔”的形式美[7]。雕刻属于一种立体造型艺术,绘画属于一种平 面表现艺术,而版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这两种艺术融合在一起,从而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形态。版画创作,秉承“去白留黑”的原则,通过“刀法”造成的块面或是线条去表现画面的内容,其中,三角刀能刻出流畅有力的三角点或线条;平刀可以铲出大的块面;圆刀可刻出圆润饱满的点或线条;斜口刀能刻出单线或与其他工具辅助使用,最后,再利用印刷工艺将图案转印到其他材料的载体上。而版画艺术中的“点、线、面”,不仅仅是“点、线、面”,它是一种“痕迹”,具有特殊的“肌理感”。同时,“印痕”是版画“间接性”的体现,图3为乔纳森·海莉的版画作品《假寐》,这幅作品的黑色部分,采用了黑白木刻的制作工艺,而色彩部分采用手绘水彩上色的形式,相对于使用画笔直接描绘出来的图案和色彩,用黑白木刻的形式印刷出来的图案和印迹会显得更纯粹、更自然、更深沉,也对版画作品的整体表现力起到了增幅的作用[8]。
图3 《假寐》版画
实质美是一种相对于形式美的存在,它体现的是人、事、物的内涵,是一幅版画作品的灵魂部分。拥有千年历史的版画,具有含蓄而深沉的实质美,它表现了版画作者的创作初衷与内涵,体现了一幅作品所包含的意境美与人文精神。而在具有形式美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恰如其分地在版画作品中融入实质美、以及作者的创意理念,一直是许多版画家至今难以解答的难题。
图4 《凡·高之后》麻胶版画
3.1 版画的意境美
创意源于生活,版画中的“意境美”也源于生活,版画中刻画的图案和画面正是作者对于生活、社会、文化的一种理解和领悟。如图4所示为鲍尔·巴特雷特的麻胶版画作品《凡·高之后》,从这幅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的创意主要体现在“印”和“刻”两个方面,“印”则产生“痕迹”,“刻”则产生“印版”,观者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版画作品的方式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喜、怒、哀、乐”。以《凡·高之后》中刻画的线条为例,作者使用粗犷或是细腻的线条和块面再现了凡·高原作《星空》中作者,愤怒、狂喜、恐惧、愉悦、忧伤、理智的情感,同时,旋转卷曲的线条和相互重叠的蓝色、黑色、白色也表达了凡·高内心精神世界的混乱、压抑、紧张。因此,这种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具体物象”转化为“情感意念”的过程,人们在观赏版画作品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想法,体会出各自不同的美,这就是版画中意境美的主要内涵。
3.2 版画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政治、文化的背景下,对于自我、尊严、信仰、生命、理想的一种追求、思考、理解[9]。从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发展的新兴木刻版画中,可以体会到一种深深的爱国情怀,看到一种坚强不屈的人文精神。在当下,版画中流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种真实的内容和直接的情感,这一点可以从图5徐冰的《析世鉴》中可以看出来,作者以一些五花八门的奇异符号组合成了一部“天书”,再辅以“版画艺术”的技艺进行表现。其实我们可以将《析世鉴》看成一幅画,也可以将其看成一本书。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字或是符号应该如何解读,但是它却真正体现了版画艺术中内容的真实性。因此,版画的创作应该更多地将自己心里所要表达的感受、理念,以及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通过图案的绘制、技法的运用更多地融入到版画的创作中去,使版画的人文精神更加充实。
图5 《析世鉴》
关于版画艺术的“形式美”与“实质美”,许多版画创作者至今仍在不断地探索、思考。如果从审美的角度去定义版画艺术的话,它应该存在着“形式”与“实质”双重美感,它们相互矛盾却又辩证统一[10]。所以,如果没有“实质美”,那么“形式美”就会不复存在,同样,如果没有“形式美”,“实质美”就会变得无法表达。由此可见,过分地追求“形式美”,而脱离了“实质美”的版画作品,将会变得空洞无味;反之,如果只是单一的强调版画作品中“实质美”的表达,而忽略了“形式美”的塑造,就会使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在充分地理解版画艺术中的“形式美”与“实质美”的前提下,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并且把握好“形式美”与“实质美”之间的协调性,才能成功创作出一幅优秀的版画作品。
[1] 黑崎彰,张珂,杜松儒.世界版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52-153.
[2]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302-303.
[3] 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 林跃民.心迹·痕迹·感应[J].中国版画,2005(2):29-31.
[5] 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陈心愁.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21-50.
[7] 张奠宇.西方版画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63-68.
[8] 路易斯·伍兹.版画制作技法手册[M].马婧雯,译.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10:28-30.
[9] 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3-125.
[10]刘有泉.表象符号在标志设计中应用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1(3):25—26.
崔茜(1992-),女,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
E-mail:59003682@qq.com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