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4)
基于磁控溅射制备的ZnO-TFT的特性研究
梁浩(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4)
Zno薄膜因为具有发光波长短,耐高温的性质而逐渐被科学界所关注,而磁控溅射制备ZnO-TFT的方法又是目前最为广泛,被大家所认可的技术之一。本文将介绍在磁控溅射制备存在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所得ZnO薄膜衬底材料的一些分析。
ZnO-TFT;磁控溅射;衬底材料
目前磁控溅射制备薄膜法是被大家所广为接受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实际制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可控因素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我们分析了可能对我们的过程造成影响的部分因素,并将它们做成单一变量,进行我们的实验;
1.1 溅射功率对镀膜的影响
溅射功率的不同会导致Ar的能量不同,从而影响到金属靶位上的离子所获得的能量。在溅射功率偏小时,脱离出来的离子的初始能量较小,因此沉积速率偏低,那些沉积到衬底上的粒子因此会因为能量过低的原因而不能扩散,从而被之后的沉积的粒子覆盖,这样一来基底上成核的几率会大大缩小。当我们增加溅射功率时,按照上述过程,溅射得到的粒子所具有的动能会更大,从而能够在表面进行运动,于是有更高的可能性会在表面成核。但我们不能一味增加溅射的功率。当溅射功率增加时,虽然虽然会提供薄膜的成核率,但晶体的c轴有序性遭到破坏,并且如果薄膜的沉积率也增大,那么相同时间内被沉积的薄膜厚度也会相应变大,薄膜的透过率也会降低,这将不利于后续实验的进行(可能对薄膜的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会有影响)。我们在实验中将溅射功率设为单一变量,多次重复实验,最终,实验测得在功率为120w左右效果最佳,c轴有序性最强。
1.2 氧氩比
本实验中我们通入氧气来作为反应气体,并通入氩气来作为保护气体,由于两者的比例不同很可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同。适量的氧气会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薄膜中存在的本征缺陷,从而提高薄膜的结晶度。但是过多的氧气又会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我们在实验中在其他条件为定值的情况下多次改变氧氩比。并将不同实验下所得到的结果进行XRD分析。在升高氧氩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1:5的时候薄膜结晶质量为最高,各项性质满足实验要求,但如果进一步增大会降低薄膜表面的结晶质量。故我们最好在实际实验操作中选择1:5的氮氩比。
ZnO属于II-VI主族宽禁带直接带隙化合物半导体,在室温下测得的它的禁带的宽度约为3.3eV。由于它们的发光波长短,耐高温、较其他材料易制备、污染小等优秀特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并且可以运用在光电技术、军工等领域有所贡献。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主要研究了采取不同材料作为衬底所溅射制得的ZnO薄膜的性质的差异。我们采用了石英玻璃、n型单晶硅片(1 0 0)、p型单晶硅片(1 1 1)作为材料变量,并且通过X射线检测技术(XRD)来分析所得的样品。在通过溅射得到ZnOTFT的过程中,我们设定的各变量为:在靶位上安装纯锌作为材料,腔体温度为220℃,惰性气体Ar作为载气,O2作为反应气体,氧氩比为1:1,
溅射压设为1.1Pa。经过XRD实验后的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衬底分析结果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种材料在一定温度下都能具有c轴择优取向,但是具体性能仍然具有一定差别。标准ZnO峰位为34.45°,最接近它的取值为p型硅的34.29°,其半高全宽值也属于三种材料中的最低值,所以无疑在这三种材料中p型硅是最理想的衬底材料。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要制备性能最佳的ZnO-TFT来进行科学实验,功率为120W左右的条件、1:5的氧氩比为最佳。在进一步考虑衬底对结果的影响中,我们发现使用p型硅(111)为最理想衬底。
[1]王光伟,张建民,郑宏兴,杨斐,ZnO薄膜的制备方法、性质和应用。2008(9):55-61.
[2]邓雷磊,ZnO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7.
[3]王怡,李合增,李东临,郭瑞,射频磁控溅射法ZnO薄膜制备工艺的优化。2015(7).
[4]高晓红,王超,马占敖,迟耀丹,杨小天,ZnO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制备及性能研究。2008(12).
梁浩(1997-),性别:男,汉族,四川省遂宁市,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