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菲 卞薇薇 阮洪 王惠芬 屠轶华
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杨佳菲 卞薇薇 阮洪 王惠芬 屠轶华
目的初步构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讨论,构建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22位整复外科医疗与护理专家进行二轮问卷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的判断系数(Cr)为0.923,熟悉程度系数(Cs)为0.800,权威系数(Ca)为0.861。确立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12、0.148和0.09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程度高,意见集中,研究结果科学可靠,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能力评价提供了客观、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标准。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整复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再造整形(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和美容整形(颜面部及身体的美容整形)[1-3],在重建组织功能的基础上,注重外形、容貌的完善。整复外科和其他相关专业密切交叉[4],学科间的交流、渗透和融合发展日益增多。目前,整复外科更是以一个平台科室的身份服务于各相关专业。因此,整复外科病房护士需具备较强的专科护理知识,并兼备相关专科的护理能力。
实践证明,病房专科护士在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水平,促进护理专业进步,满足患者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3年,国际护士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在《通科护士核心能力构架》中提出通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定义、标准、板块和要素[5];2009年,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框架[6]。研究表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7-8]。培养专科护士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9]。近年来,急诊、手术室、PICC、肿瘤、儿科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已获得广泛研究[10-14],但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开展较少。本课题通过回顾国内外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整复外科相关文献,尝试构建适合我国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发展现状的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以促进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理的发展。
1.1 专家筛选
选取整复外科临床护理专家及护理教育专家、整复外科护理管理专家、整复外科临床医疗专家及教育专家共22人,进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参与问卷咨询的专家均在整复外科领域有丰富的临床护理或临床医疗经验,并担任临床护理或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熟悉本专业的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专家来自上海、北京、杭州、无锡等地的整形外科专业,共22名。其中,从事临床护理者4名(18.18%)、护理管理者12名(54.55%)、临床医疗者6名(27.27%);高级职称5名(22.73%),副高职称8名(36.36%),中级职称9名(40.91%);工作年限≥25年者10名(40.45%),20~24年者5名(22.73%),15~19年者7名(31.82%);博士8名(36.36%),硕士4名(18.18%),本科10名(45.45%)。
1.2 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
本研究小组共12人,其中研究生导师3名(2名护理部主任,1名主任医师),从事整复外科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的护士长4名,在读研究生1名,临床护理骨干4名。本研究内容包括:①构建整复外科病房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及评价指标草案;②拟定专家咨询表及相关概念界定;③选择咨询专家;④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咨询表;⑤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我们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国内外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要求现状,初步设计了专家咨询表,内容包括:整复外科病房护士及其核心能力的概念;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相关概念的界定、内容及其权重;专家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
1.3 咨询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对22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调查,由研究小组成员将咨询表当面或以E-mail形式发放并收回问卷。在每轮咨询表收回后,根据专家意见,删减、增加和修改条目并整理分析,对有疑问的条目采用电话询问或当面咨询讨论的方式予以确认,最终形成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在第二轮专家咨询完成后进行统计分析。利用Excel计算权重,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以SPSS19.0软件包处理、分析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专家积极性
专家的积极系数代表了专家对本研究的关心和合作程度,一般专家积极性用问卷回收率表示,达到70%就能满足研究需要[11]。本研究第一轮、第二轮问卷分别发放22份和20份,两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分别为90.90%和100%,证明本次研究二轮专家咨询有效,专家对整复外科护理发展比较重视,积极性高,其构建的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是可靠的。
2.2 专家可靠性
专家的权威性由专家的学术造诣、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以及专家对咨询问题的熟悉程度来判断[15]。两轮的咨询调查中,专家的熟悉程度为0.800,判断系数为0.923,权威系数为0.861,权威系数>0.7,表明专家权威性高,结果可靠。
2.3 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
专家的协调性是由协调系数来体现的,协调系数是反映专家对所有指标的一致性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各级指标整体协调系数较好,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4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经过第1轮的调查、面谈及修改,以及第2轮的调查、整理与分析,得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指标内容(表2-4)。
表1 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检验Table 1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test of professional consulting
表2 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一级指标及权重Table 2Level 1 index and weight values of core capabilities of specialized ward nurses from Department of Plastic&Reconstructive Surgery
表3 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二级指标及权重Table 3Level 2 index and weight values of core capabilities of specialized ward nurses from Department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
表4 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三级指标及权重Table 4Level 3 index and weight values of core capabilities of specialized ward nurses from Department of Plastic&Reconstructive Surgery
3.1 构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先后开展了通科和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16-18],其中美国、英国对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相对较为完善[19-21]。目前,培养专科护士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9],而我国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统一或公认的课程设置、培养、考核和评价体系。
我国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培训才刚起步,开展的地区和培养数量都不多,培训模式尚不成熟,缺乏统一的培训大纲和标准,无具体的培训计划,也没有相应的整复外科护士协会及培训认证机构。临床培训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整复外科专科理论知识、基础操作等方面;培训还是采取传统的临床带教、一对一帮带、跟班工作、参加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临床考核等方式[22]。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学科建设、护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23];很多培训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包括专业知识、护理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等多方面[24]。
本研究根据整复外科护理理论及整复外科病房实践现状,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小组讨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了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框架体系及相关概念,制定了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丰富了护理管理中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为护理管理层选拔、培训、考核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提供客观、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标准,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置及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方向和参照,促进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对我国护理实践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以整复外科护理理论指导原则为基础,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与整复外科医疗及护理专家深度交流后,形成了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草案,采用目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德尔菲(Delphi)法对指标进行删减、增加和修改,计算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减少了经验赋值的随意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问卷回收率(90.90%、100%)、专家熟悉系数(0.800)、专家判断系数(0.923)、权威系数(0.861),表明专家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有较好的权威性;各指标的均数均超过了3.5,且变异系数小于0.25,表明专家意见集中度较好;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一级指标0.312,二级指标0.148,三级指标0.091,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专家对指标体系认同的一致性程度较高,指标构建协调性好,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是较可靠的。
3.3 本评价体系的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从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这5个方面,确定了评价临床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一级行为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60个。各级指标经22名专家咨询和审核,变异系数≤2的指标给予保留。变异系数越小,波动程度越小,证明专家意见越统一。通过两轮咨询,确定了临床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中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本研究从平均期望值及权重可以看出,一级指标中得分最高依次是思想品德(4.900± 0.308,0.063)、理论知识(4.650±0.587,0.126),表明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是所有护理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专业精神、较突出的管理与领导能力,是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整复外科的专业特点要求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具备计划、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因此本研究将核心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综合实践能力细化为4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其中沟通能力(4.300±0.714,0.166)、综合护理能力(4.350±0.654,0.150)等综合实践能力平均期望值及权重性较高,可见其在护理活动中的重要性。临床中,护士不但要有能力和技巧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心理安慰与支持,而且也要有能力为临床实习生或低年资护士提供教学及临床指导。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及职业规划能力是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确立了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构建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能促进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具有概括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特点,为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置及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方向和参照。同时,也为专科护士聘用和考核提供客观、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标准,对于促进整复外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护理实践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张涤生.整形外科回眸百年及新世纪展望[J].中华外科杂志, 2002,40(7):485-486.
[2]郭恩覃.我国整形外科的历史和展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5,13(1):51-52.
[3]刘乃军,李健宁.现代整形外科学原则的探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1):74-75.
[4]张鹤明,吴小明.我国整形外科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医学杂志, 2009,7(10):17-19.
[5]Alexander MF,Runciman PJ.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 generalist nurse: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sultation[M].Geneva:ICN,2003:1-51.
[6]ICN.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 nurse specialist [S].Geneva:ICN,2009:1-2.
[7]Carroll L.Clinical skills for nurses in medical assessment units [J].Nurs Stand,2004,18(42):33-40.
[8]Hoffman LA,Tasota FJ,Zullo TG,et al.Outcomes of care managed by an acute care nurse practitioner attending physician team in a subacute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Am J Crit Care,2005,14 (2):121-130.
[9]吴欣娟.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 (3):159-163.
[10]郭杰,王丽波,杨玉美,等.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20-23.
[11]毛孝容,赵佛容.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护理研究,2014,28(7):2397-2399.
[12]樊裸,席淑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4-147.
[13]刘瑞玲,刘瑞云.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575-579.
[14]文静,尹华英,蒋小平,等.儿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2):4254-4257.
[15]杨小平.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6-181.
[16]CNA.Advanced nursingpractice:A national framework[M]. Ottawa:CNA,2008:21-26.
[17]刘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架构之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 (4):27-29.
[18]攀落.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2011:17-36.
[19]王一任,孙振球.医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2):228-232.
[20]Leung LK.Dental surgery assistants in Hong Kong:history of training[J].Hong Kong Dent J,2007,4(1):67-70.
[21]Sheridan C,Gorman T,Claffey N.Dental nursing educa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assisted learning[J].Eur J Dent Edu,2008,12(4):225-232.
[22]姚辉,朱建英.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2,19(3A):12-15.
[23]王志新.综合医院整形外科病房护士岗位设计、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5,29(8):2907-2909.
[24]侯天勇,罗飞,许建中.研讨课在骨科临床见习中的实施初探[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3):316-317.
[25]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70.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re Competency Evaluation System for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Specialized Ward Nurse
YANG Jiafei,BIAN Weiwei,RUAN Hong,WANG Huifen,TU Yihua.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1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BIAN Weiwei(E-mail:13764962456@163.com).
ObjectiveTo construct a core competency evaluation system for plastic surgery specialized ward nurse.MethodsThe research team constructed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questionnaire of the core compete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plastic surgery specialized ward nurs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group discussion.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by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among 22 plastic surgeons,plastic surgery specialized ward nurses and nursing administrators in the hospital.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were analyzed with computation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weight vector.Results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coefficient of familiarity and coefficient of authority was 0.923, 0.800 and 0.861,respectively.The core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plastic surgery specialized ward nurse consisted of 5 firstlevel indicators,10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60 third-level indicators.The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s for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exes were 0.312,0.148,and 0.091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core competency evaluation system for plastic surgery specialized ward nurse is reliable and valid,which can provide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standards for the employment,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plastic surgery specialized ward nurse.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Specialized Nurse;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Delphi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R248.2
A
1673-0364(2017)03-0160-06
2017年3月17日;
2017年5月9日)
10.3969/j.issn.1673-0364.2017.03.01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年度医学教育研究项目(YB170712)。
20001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卞薇薇(E-mail:137649624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