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良
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有一座叫“海宁”的小城,那是王国维、徐志摩、蒋百里、金庸等文化名人的故乡。而浙江省海宁市硖石小学也因为其校园江南丝竹民乐文化而享誉海宁,名闻浙江。
海宁市硖石小学是由原石路中心小学改造而成的一所新建的城镇小学,“绿色梦想、幸福人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江南丝竹民乐文化的建设,是一群人、一所学校用三十余载,以岁月为丝,以心血当竹,栉风沐雨,共同击节而歌的结晶。
从兴趣小组开始的传承之心
昆曲京腔的韵律,如钱塘江水源远流长。在海宁市石路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曾孕育过许多杰出的昆腔艺术先辈。清末民初的石路丝竹班社已颇具影响力,“李家班”“吴家班”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两个班社。
黄觉社(现为硖石小学退休教师)是石路李家班最近的传承人,也是当时石路中心小学(硖石小学前身)的音乐老师。本着对江南丝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深的热爱,更为了李家班技艺能有更多的接班人,1986年,黄觉社向时任校长表达了在学校组建一支少儿江南丝竹兴趣小组的想法,并主动要求擔任指导老师。时任校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黄觉社的请求,并通过努力聘请到原浙江歌舞团作曲家张全夫等专家作为外聘指导老师。
从少儿江南丝竹兴趣小组成立的那天开始,黄觉社和其他辅导老师们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传授着演奏技能,也传播着中华文化。而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也孜孜不倦,学习着演奏技能,传承着中华文明。黄觉社也因在民乐上的突出贡献,被省教育厅授予“春蚕奖”荣誉称号,在其影响下,他的好几位学生毕业后回到母校,成了丝竹队的辅导老师……
硖石小学的音乐教师范雪飞说:“我是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与丝竹音乐结缘已经有25年了。我的师傅黄觉社刚刚成立学校民乐兴趣小组时,我就参加了他的二胡班。渐渐地,我越来越喜欢民乐,总觉得它是天籁之声,是一个民族的声音。如今,我成为一名音乐老师,虽然师傅退休了,但我将继承与发扬,争取把丝竹乐队办得更好。”
不仅江南丝竹的演奏技能在硖石小学得以继承,中华文化也在师生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课程化使民乐教育趋于常态化
2005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课程管理模式开始在浙江省各学校实施。我们意识到,要使江南丝竹这块民族瑰宝继续传承下去,必须课程化。于是,学校契合江南丝竹民乐特色学校创建这一时机,着力开发民乐校本课程,使民乐教育趋于常态化,民乐社团校本化。就这样,学校的江南丝竹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学校开始了器乐进课堂的大胆尝试。《民乐·竹笛》《民乐·葫芦丝》课程走进3至6年级课堂。民乐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实施,规范了日常的民乐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参与民乐艺术的学习。
正如五(l)班学生魏姮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乐器可以使我快乐起来。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好,心里一点也不快乐。于是,我弹起了古筝。那一个个跳动的乐符,就像春风吹化了结冰的小溪,又让它欢乐地流动起来。我热爱古筝,它已然是我的知己了。”
从民乐校本课程进课堂至今的十多年间,学生葫芦丝、竹笛学习的普及率达百分之百。孩子们每天畅游在民乐的天地里,丝竹声声伴着欢笑、快乐成长。
因为有了民乐的全面铺开,在课堂之外,学校也努力为孩子创设更多锻炼和实践的舞台——一年又一年的校园民乐节,一期又一期的梦想之星小舞台,寒暑假、周末、庆元旦、庆六一,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无限精彩。
2016年4月,嘉兴市第十八届“南湖之春”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场展示活动在硖石小学丝竹楼演播厅举行。海宁市硖石小学“江南丝竹乐队”作为“民乐教育”拓展性课程才艺展示,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学校的民乐特色教育和乐队演出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如此,校本课程进课堂,特长学生进社团,实现了学校民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各级各类比赛和交流,则提供了“校内+校外”的历练。江南丝竹以其独特的气韵,塑成了硖小学子优雅、清靡的风华,也使硖小校园因为这一段段汩汩流淌的江南清韵,而拥有了独特的文化气质。
传承民乐教育是我们始终如一的使命
2016年的最后一天,在硖石小学演播厅内,一幅幅代表着江南丝竹乐队30年历程的沙画伴随着悠悠江南丝竹乐渐渐清晰,而会场慢慢升温……这是“江南丝竹乐队建队30周年庆典活动”的现场。对硖石小学江南丝竹乐队来说,对学校民乐教育来说,这又是一个美丽的逗号。
从兴趣小组到江南丝竹乐队,民乐的传承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呵护。1993年1月,学校少儿江南丝竹乐队正式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了浙江江南丝竹社。赵松庭、胡登跳等国内民乐领域的知名演奏家、作曲家来到学校,共同庆贺学校江南丝竹乐队成立。如今,也有许多名家一直在帮助和支持着我们。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陈杭明教授声情并茂地回忆起硖石小学江南丝竹乐队从襁褓诞生之日到而立之年“风雨同舟、群策群力、精诚团结、凤凰涅藥”的过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如今,硖石小学将更用心致力于将江南丝竹这一国家级“非遗”乐种弘扬光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