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传承

2017-07-17 06:16楼宇烈
人民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天地万物传统

楼宇烈

我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1960年毕业,是北大第一届五年制学生。毕业至今57年,一直在北大当教师。我始终觉得中国文化对教育是最为重视的。

教育的目的可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对个体,一个对群体和社会。对个人来讲,通过教育让他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目的在《礼记》里讲得非常清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里则有这么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块非常好的玉如果不加以雕琢,不会成为一件非常精美的器件;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对个人来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对社会来讲,教育的目的是“化民成俗”。“化”是教化,通过“教”才能“化”。化什么?化民的本性中不太好的方面,然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社会风气与教育紧密相关,或者说社会风气的好坏也反映着我们教育的好坏。

应该说,中国人对教育的理解有很明确的目标,所以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学记》里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君王来管理民众和社会,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国人对教育的一个根本认识。现在不少人把学校教育视作第一位,一提教育想到的就是学校教育,其实整个社会的教育由三方面组成,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家庭是小家,学校是大家,那么社会就是更大的家。

我们现在的家训、家教只停留在家庭小家,实际上可以扩展到学校的家,进而扩展到社会的大家。我们要营造一个大家的家训、家教、家礼、家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小家。中国人历来重视的是这样的教育。

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如何传承的问题。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的自然现象

我们讲某一种文化的特征或者某一个事物的特点,一定是与别的文化、别的事物在作比较,才能说这个文化、这个事物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特点。

我们讲中国文化的特点,实际上也应该跟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或者是跟东方其他地域的文化进行比较。

文化问题比较重视历史的演变。比如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分。我们常常觉得历史的进程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类由畜牧时代进入到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再进入到信息时代。文化似乎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上升,似乎现在一定比过去来得进步、来得先进、来得好。过去我们看待文化,比较注重文化的时代性。

其实,文化除了时代性的发展变化,还有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地域性差异。这一点我们过去不是太重视,甚至有的时候还批判这种“地理环境决定文化论”。文化是离不开地域的,因为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他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的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

如果只从时代的角度看待文化,我们常常会陷入“现在一定比过去进步”的认识中。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今天的文化不见得比过去的文化更完美、更优秀。地域差异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文化,不能用優劣这样的概念去分别它。文化存在着不同的样式、形态,构建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样式以及信仰基础,怎么能简单地用优劣评判区分呢?文化多样性是由广阔地域中的人类在不同环境下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是文化的自然现象。它不应该以这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去要求那个地域的文化,也不能说这个地域里、这样的文化才是先进的,那一种地域文化就是落后的。如果简单地用时代差异比较地域的差异,我认为是不合适的。更何况,文化不见得后者比前者来得先进。

就拿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来讲,很多我们现在的文化样式并不见得超越了前人的文化,有很多方面还不如古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不论时代的文化还是地域的文化,都存在这个特点。而且文化常常会有两面性,是双刃剑,你用好了,就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运用不好,就起反面的作用。所以,首先要看到文化这样的一些特征,否则我们总是陷入一种模式里面去思考问题,会形成一个固定的认识。

各个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具有互补作用。文化研究、文化交流需要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相同之处,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其差异,这样才会有一个对自己、对他人的清醒认识,知道其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地丰富它、发展它。

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什么?我们必须承认文化本来具有多样性,所以必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否则不可能取长补短。人们容易落于这样的窠臼之中一一“你比我好”或者“我比你好”,文化的主体性常常会因此而丢失。你比我好嘛,我全部向你学;我比你好嘛,你要跟我一样。这样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我们在文化问题上的一种僵化的认识。

我常常讲,研究文化问题要放开眼界,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还要看到其他文化及其传统;不仅看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可以相互直接交流,更要看到相互之间的差异,我们能够尊重、理解,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今天,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严重的。比如,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怎么优秀,就忘掉了它的很多不足;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许多缺点,就忘掉了我们的文化传统还有很多长处和优点;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有很多优点,就忘掉了它也有很多缺点。

以史为鉴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传统,也是我们做学问的核心内容之一。司马迁说过,一切我们的学问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究天人之际,一个是通古今之变,然后就可以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就是研究天人关系,或者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在探究人类与所生存的环境、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人生存在这个地方,如果不能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不能处处跟自己生存的环境相处好,你怎么生存?

“通古今之变”就是要了解古往今来的变化,这就是历史,是人类自我的历史,还包括我们对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认识产生的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哪些是值得我们汲取的教训,哪些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的。谈文化离不开这个认识基础。

“生命观”是理解不同文化特点的一个独特视角

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我个人认为,考察文化的差异性,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怎么认识人类生命的问题,即生命观——万物包括人的生命从哪里来,生命怎样维系、怎样延续,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生命观。

世界上不同文化传统下有三种典型的生命观。一种是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生命观。它认为,一切现实世界的生命包括人类在内,都由一个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之外、之上的世界来创造、控制和管理。那是一个什么世界呢?神的世界。中国文化中“神”的概念跟基督教中“神”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基督宗教文化中神的概念就是一个造物主,人类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由这个造物主有意志、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所以也由他来管理,人都应当听从他的意志,按照他的意志去做人、做事。只有这样,人的灵魂才能够得救。简单地说,现实世界是由一个外界的世界掌控的。西方的整个文化都跟这个神有关系,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第二种是印度文化的生命观。它也认为在这个现实世界之外、之上还有一个神的世界。人类现实世界一切的生命也都由这个神的世界创造、管理。它跟基督教生命观的差异在哪里?

基督教生命观认为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万物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生命的维系是靠上帝创造的其他万物来相互养育。上帝创造了这些供人类吃、穿,那么人类的生命就可以维持下去了。人类的生命个体结束以后,上帝再创造新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与生命之间没有内在的关系,只有外在的关系和规定,我们互相遵守,共同维持。印度文化的生命观也认为生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也是由神创造的。二者的差异在于一个强调的是唯一的神,一个则是多神。

另一个差异是,基督教文化强调一个生命结束后灵魂的去向、归宿问题,生命结束后他还是一个个体,未来的生命怎样,是以个体为主的,是“我”作为一个个体在那里;而印度的宗教文化不强调灵魂的去向问题,而是这个个体生命结束后,他还有一个来世的生命,一世结束了还有一世,是一种轮回的生命观。所以印度宗教中,生命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为来世考虑,命运要靠自己这一生的作为来改变。当然,最后怎样改变,还是神来操纵。印度文化中,人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神来处理的,神安排了“我”这样的生命状态,“我”就要安于这样的生命状态。

第三种是中国文化的生命观。它认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外力创造的,它重视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是这个现实世界自己生成的,自然而然生成的,没有任何的目的。它不去构建现实世界之外、之上的另一个世界来创造、管理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由这个世界自己变化和生成的。

中国文化“神”的概念,最核心的概念就是阴阳变化,“变化莫测谓之神”。神的核心内容是变化,这个变化有有规律的变化,也有没有规律的变化。总之,变化就是神。它不是一個外来的力量,而是这个现实世界的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东汉哲学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中所说:“天地合气,物偶自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自我生成的,而不是另外一个世界制造的,人的生命也一样。人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西方文化中,如果夫妇生了孩子,说那是上帝给他们的,上帝通过他们夫妇二人来生一个新的人。中国文化中,物与物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有内在的我们称之为血缘的关系、“香火的延续”,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内在的关系,人跟万物是一体的。北宋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什么意思呢?所有的人跟我都是一母所生,都是兄弟姐妹;万物跟我都是同类,我们都是天地所生。

在这样的生命观里,生命是相互关联、前后相续的。它不是基督教文化认为的那样,生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的个体有生就有死,所以它不会轮回,更不会像印度宗教那样再来一世,而是认为个体消失就消失了,个体生命有生就有死。

基督教和印度宗教的生命观都是个体生命观,而且不仅有现世的个体,还有来世的,来世还是我自己。中国文化的生命观认为,“我”只有一个身份,“我”只有一个生命。“我”生命的延续不是我自己生命的再来,而是“我”生命的延续。《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身体者,父母之遗体也”。我的生命是我父母生命的延续。这个“遗体”不是指我们今天讲的尸体,而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

我把中国文化的生命观称作“群体生命观”“连续性的生命观”。“火尽薪传”可以形象地概括中国文化的生命观。生命就像一根燃烧的木材,这根木材总有一天是要烧完的。烧完了怎么办?这根木材烧完了,那根木材接着烧,这个生命观是连续的。

人在天地之间是什么?人就是天地的一颗心

生命观决定了诸多文化彼此不同的根本特性。西方文化是两重世界,一重是现实的世俗世界,即我们生活的世界;另一重是神的世界,即神圣的世界。西方文化动辄就要讲世俗化和神圣性。他们认为,人类不能停留在世俗化上面,要上升到神圣性,甚至把世俗化和神圣性对立起来——神圣性是高尚的,世俗化是低俗的,这是基督宗教文化里极其鲜明的特点。因为在西方文化看来,这是两个层次的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现实世界由神创造。

那么我们中国人呢?只有这个现实世界,没有现实世界之外的第二重世界。因此,我们关注的就是这个现实世界的人类之神。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中跟万物相处。可是,我们人跟万物既一样又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经常讲的:“人为万物之灵!”人具有灵性,人在万物之中最为贵、最重要,我们既看到人跟其他的生命其实是一样的,天下万物一体,同时又看到人在这个世界上跟万物相比是有灵性的,是最重要的。

一个贵,一个灵,说明人跟万物的区别。究竟贵在哪里,灵在哪里?在于人有思想、有精神生活,人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结合的高级生命体。

万物中人之外的高级哺乳动物,它们没有多少精神生活,主要是肉体生活。它们一切的行为都是被规定好的,它们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没有多少主动性和能动性。可是人呢?人就不一样了,人有充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自然生长出来的万物之中人具有最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可以不这样,也可以不那样。人有最大的主动性。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了。因此,中国文化认为人与天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所谓“天地人三才”。先秦哲学家荀子非常明确地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你不能说动物有智吧,不能说动物参与天地的变化吧?可是人是会参与进去的。因为天有其时生万物,地有其财养万物,人有其治管理、参与万物的变化。

那么,人的根本特征体现在哪里?荀子也作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分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认为,宇宙天地间的万物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水火,水火就是一股气,没有生命迹象,所以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第二类是草木,即植物,“草木有生而无知”,它已经有了生命迹象,但是还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感觉。第三类是禽兽,即动物,“禽兽有知而无义”,它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知觉、反应。你把植物砍一刀,它不会反抗;你砍动物一刀,它要扑过来咬你,反应很激烈。第四类是人。人不仅有气、有生、有知,更重要的是有义。荀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故(人)最为天下贵”。

为什么说人最贵?在荀子看来,因为人有义。义是什么呢?“义”就是能够分辨,分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义”能够分辨是非、轻重、缓急,这是人的特点。当你面对更大的事情时,作为人就会分辨是非、轻重、缓急。为了民族、国家,我这个小家就放在后面,我们先去尽忠,能够分得清,这就是人,没有这一点就不是人。所以孟子也讲:“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仁就是人心,义就是人应该走的路。中国文化清楚地认识到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的物,但是人又是在万物之间最为贵的。《尚书》里有一句话,“惟天地,万物之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以及人的主动性、能动性。

人就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万物之一,万物之间最为贵、最为重的。在这个世界里,怎样做人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个人不是神来告诉你怎么做。基督教是神来告诉人该怎么做,中国文化没有这样外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就是万物之灵,又是万物之间最为贵的,所以人应该自己来认识自己。

我经常讲,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人自我的认识。这个认识既是个体的自我认识,也是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即我们怎样认识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也是万物中间的一类。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怎样保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不要让人沦为某一个外在力量的奴隶,我们不要做“天”“地”的奴隶。这个“天”“地”不是中国文化中自然的天地,而相当于神、造物主,我们不能做它的奴隶,我们要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也不能做物的奴隶。外物的引诱让我们的欲望膨胀,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成了物的奴隶,那也不行。中国文化认为,不管做神的奴隶,还是做物的奴隶,都是自我主体性、独立性的丧失。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人要做人自己,要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所以强调人的自我提升,自觉认识到人在天地万物之间的高贵身份,然后自律(自己管住自己),以此维持人类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因此,中国文化最重视的就是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同时,这个人还有很大的主动性、能动性。他跟万物不一样,万物只能够在“规定”的环境中生活,人有很大的主动性、能动性,可以随意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是由什么来管束的?大家都会说:心啊,或者用现在的话讲是“脑子”。“心”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心是一身之主”,“心”是一个人一切言行举止的主宰。

战国时《管子》里有一篇叫《心术篇》,分成上下两篇。《心术篇》里讲: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心是一身之主,主宰、管理眼、耳、鼻、舌、身五官。我们的五官与外界色、声、香、味等事物去接触。如果心能够管住五官,五官又能分别管住外在事物,那么心术就是正的;反过来,如果五官让外界事物管住了,一看到美味就管不住嘴拼命去吃,一看到美色就管不住眼睛拼命去看……这样就让五官管住你的心了,最后心术就坏了。心术正体现在你的心能管住你的五官,五官能管住外物,不受外物引诱。比如再好的食物也不能吃撑了,吃七八分饱就够了,吃撑了反而是损害了你。

我们都知道,有些行为其实就是“贪心不足”,那就是你管不住自己的五官,五官让外物管住了。怎么样才能管住五官呢?汉代《淮南子》这样说:“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圣人根据自己的肚量吃饭,吃一碗就够,那我就不要再多吃。“度形而衣”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来裁衣。“节于己而已”,你觉得适合自己就行。这样,贪污之心从何生起?不会的,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很多人起了贪污之心,所以就管不住了,明明吃饱了还吃,明明可以保暖了,还要更华丽的衣服。人心是我们一身之主,主宰我们言行举止的变化,这样做那样做、这样说那样说,都是我们的心在支配。

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人在天地之间是什么?人就是天地的一颗心。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同理想”“小康社会”;出自《礼记,礼运篇》。这篇文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人者,天地之心也”。我们想一想,人是天地之心,你这颗心一动,天地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不是很大的变化?所以,人要管住自己这颗心,人类也要管住我们自己,要不然天地就让你这颗心蹦蹦跳跳跳乱了。张载四句,第一句叫“为天地立心”,这句话怎么来的?为什么为天地立心?人还想为天地立心?就是因为古人已经认识到人是天地之心,所以我们是要给天地立一颗正心,还是立一颗邪心?这是一个根本的观点。

“以天为则”,人从天地万物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鉴于中国文化的生命观认识到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地位、身份,所以人要管住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任意发挥。这是我要讲的中国文化的第二个优秀传统,叫“以天为则”,我们要尊重天。

这个“天”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实实在在的天地万物、自然界。另一个更重要的含义是本然,天就是本然的。用现在的话讲,我们一定要尊重、效法天地自然而然运行的法则、规律,我们一定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天地万物就是我们的老师。《论语》说:“巍巍乎!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之为君主,真伟大。为什么?天最大,尧效法这个天,所以尧也伟大。

中国人的为人之道都是从天地万物中学来的。当我们说这个人是值得我们景仰、学习的圣人,那他具有什么样的德行?他“德配天地”。我们到孔庙去景仰至圣先师孔子,他具有什么德行?他的德行应该怎么来描述?就是“德配天地”。他的德行跟天地一样。正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之最为贵,所以人更应当尊重万物。

中国人思考问题是从人的角度去看万物的,不是把万物视为与我无关。所以一看到万物的一种现象、一种动作,都会从中体会到做人的道理。

我们来看,天覆地载,万物在天地之间生生不息。天地生养万物后,从来没有当作自我的私有财产,“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没有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没有因为不喜欢我就不盖着你、不载着你。所以,从天地日月中我们学到的是广大的心胸、无私的精神。

父母也跟天地一样,父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天地。父母对子女也是无私的。我经常讲,为什么很多关系比如君臣关系、官民关系,我们最后把它描述、建构成父母关系?因为我们看到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看似是很私人的一種关系,但其中包含着无私的精神。父母总是无偿地付出,不求回报,这是天性,这个天性来自天地,天地就是这样的无私、奉献。

我们看万物更是这样,从万物中间我们学到多少做人的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很多书籍记载“孔子遇水必观”。水对我们人那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水维持着我们的生命,还因为我们从中学到了水的品性、水的德行。水总是往下流,它谦下、谦卑,滋养着大地万物,却从来不求回报。水从来不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状,然后要求大家都跟它一样,它不给自己一个器形,而是随器而形,流到网的容器里就变成网的,流到方的容器里就呈现方的,它从来没有把自己归根于一个形状。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也”,作为一个君子也要不器,这就是从水德里面学的。水是最柔弱的,可它又能战胜最坚硬的石头,水滴石穿。因为它专心致志、坚持不懈。人从水里面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品德,所以说‘上善若水”。

我们从动物、植物、一切事物中间都可以学到为人、做人的道理,学到人应该具备的德行,以天地万物作为我们的榜样。我们看到小乌鸦在喂它的母亲,会讲“乌鸦反哺”,用这样一个现象教育孩子:老乌鸦生出小乌鸦的时候,小乌鸦还小,老乌鸦去找食物喂它;当老乌鸦大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去找食物来反哺,这是感恩之心。我们做人难道连乌鸦都不如吗?还有“羔羊跪乳”,小羊跪着喝乳,那是尊敬父母。唐诗这样描述小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小草的精神,春风一吹,它又重新生长,多么坚强的生命。我们肯定一棵竹子,说“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一棵竹子,剖开土底下的部分来看,全是一节一节的竹节子;长得再高,够到云彩了,它中间还是空的。我们就会想,做人是不是也应该像竹子那样?你还在地下没冒头时,应该有气节,要有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气节。同时,你地位再高,也得谦虚、虚心。

中国文化就是以天为则,从天地万物中间学做人的道理。你跟生物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们去讲,他们不能理解。经常有人问我:动物真的是这样吗?我说:当然没有了,可是我们怎样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那是我们的问题。中国人不是把物质看成一个纯粹的客观对象,而是都在我心里,都跟我们人一样。它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的。

这就说明中国文化是围绕“人展开的,一切都是站在人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站在植物、动物的角度去看这些动植物的,所以我们才会讲“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更重要、更深刻的含义是“天人合德”。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孟子》也说:“思诚者,人之道。”天道是讲诚的,人道要向天学习,时时刻刻要想着诚、讲究诚,就是人道。天人和合就在于“诚”。古人说“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重要内容就是“天人合德”。

为什么天有“诚”的德行呢?《周易·观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天下服矣。”我们观看天的神道,就是天变化运作的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四时不忒”,一年四季是没有差错的。我们想想,一年四季没有差错是什么样的德行?就是诚。去年是春过了是夏、夏过了是秋、秋过了是冬,今年还是,明年照样如此,这就是“诚”,天地运行规律就是这样。这个“诚”如果打破了,万物就不能生长。所以《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只有四时运行没有差错,万物才能生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老天爷一时高兴,今年是春夏秋冬,明年变了,变成秋夏冬春了,万物还能生长吗?

天不说话,用四时有序来告诉我们天是很有诚信的。“圣人以神道设教,天下服矣”。圣人以天之神道来设教,按照天的这样一种讲诚信的变化之道来教化社会、教育民众。“天下服矣”,不就是天下太平吗?什么叫“神道设教”?就是向天学习,按照“诚”这样的运行规则来教化民众,而不是抬出一个神来让大家膜拜他、服从他。所以“神道”这个观念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观念,但这个观念绝不是西方神的那个崇拜的观念,而是向自然学习,遵循自然规律,而这个规律的重点是“诚”。

天地最讲诚,人也要讲诚。人最根本的品德要建立在诚的基础上。宋代朱熹说,为人处世,“诚信”二字。一个人为人处世,把握这两个字就行。这就是从天地中学来的,这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传统一一以天为则构建起人类社会的道,以此管住自己,确立人的主体性、独立性,管住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不让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胡乱肆意地发挥。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觉悟

我们可以讲,中国文化是一个对人类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的文化,它是向内求的,不是向外求的。西方基督教文化构建了一个神的世界管理人心,用各种外在的法律条文约束行为。中国文化是让人类自我认识、自我觉悟人是怎么同事,然后自我管理,是由自觉到自律。

儒家礼教的“礼”就是自我管理的法礼,是一种习惯法、自然法,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言行举止的规矩,它是建立在人自我认识基础之上的自我管理。

讲到这儿,大家就应当清楚了,西方是用上帝管人的心,用法律管人的行,是一种外在的文化力量,西方文化建立在有一个外在的世界、有神的世界基础之上。而中国是通过人的自我认识生命的问题、认识人类自己的问题、认识人类在这个社会中和自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自己来管理好自己。这一切都建立在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外在世界的基础上。

有这样一个比较,我们可以清楚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就是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觉悟、自我提升。儒家的圣人是人自我超越的结果,道家的神仙是自我回归的结果,佛教的佛也是人的自我觉悟的结果。他不是去投靠或者向往一个外在世界,而是依赖现实生活里每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比较而言,人要做到自觉比做到他律更难。有个规范管着你,你去遵守它,相对容易些;可是要你自己来管住自己,就难了。所以人最难的是有自知之明,“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看清楚别人,说明你的头脑还比较聪明;可是要看清白己,才是真正的通透、明白。因为难有自知之明,所以能自知之明就很贵重。中国文化就是自知之明的文化,这确实不容易,但是这个文化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不是一天到晚向外去求的。

我常常讲,中国文化不是“神圣性”的问题,而是“人圣性”的问题,即人怎样成为圣人,不是有一个外在的神让我们看着很神圣,而是人怎样自我提升成为圣人。那个外在的神圣世界,当然跟我们现实的世界是不同的,要倡导神圣性就要反对世俗化,所以西方文化常常把神圣性与世俗化分离、对立。在中国文化中,圣人是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所以我们的人圣性和生活化是一致的。离开了生活,哪来的圣人?

如果抑制中国文化人圣性和生活化一致的特性,把各种信仰都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变成神圣性和世俗化的二元对立,会有麻烦和混乱。现在亲子教育方面有一个不好的倾向,不去强调父母子女之间的血肉相连。有的子女认为,好像没有父母也可以有他,甚至埋怨父母“你干吗给我生下来”。他们不懂得中国的生命观就是自然的生命观。王充在《论衡》中说:“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其实是一个自然而然生命延续的过程。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认同父母子女之间内在的血肉联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提“孝”,觉得孝是父母单方面对子女的要求。其实,孝里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责任。魏晋哲学家王弼提出了对孝最好的定义:“自然亲爱为孝。”孝不是一个外加的、伦理规范的要求,而是一个内在的、自然亲爱的情感体现。我们现在要引导年轻人,不要把这些道德要求视作一种外在规范的要求,而是我们人心内在的真情流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人都有亲爱的本性,这就是德,关键是怎么样发扬光大每个人心中的“明德”。

有人间我,我们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宗教信仰?我说,当然有。我们信仰什么?我们信仰天地君亲师。《礼记》里面讲得明明白白,“礼者,大报本也”,我们要报什么本?第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我们不能忘本。第二,“先祖者,类之本也”。祖先是我们这一类生命的本。第三,“君师者,治之本也”。君师就是教育,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人能够自己管好自己,保持好人的主体性、独立性。

认识为人之道,首先要明白我自己是什么身份。人类是天地之心,所以整个的礼教要我们敬重自己、敬重他人、敬重事业,然后按照自己的身份尽自己的职责。你是父母,你就应该尽父母“生而有养、养而有教”的责任;你是子女,你就应该“孝养父母、敬重父母、顺从父母”。如果社会的每个成员都遵照这样的自然规律尽自己的职责,这个社会就一定是和谐有序的。这就是“尽伦尽职”。“伦”的意思是类,你是属于哪一类,就要尽相应的责任。你在父母面前是子女身份,你就应该尽子女的职责;你在子女面前是父母身份,你就要尽做父母的职责。我们希望一个社会尽伦尽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伦尽职,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尽到什么样的责任。

古人怎么考察干部?就是“循名责实”。根据你的“名”考察你实际上做到了没有。法家强调“循名责实”,儒家则强调“正名”。我们莫名其妙地反对儒家的正名,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尽是封建的一套。其实,正名的理念就是循名责实。君占了君的名字,就要尽君的义务和责任;臣在臣的位置上,就要尽臣的义务和责任。这就叫名正言顺。父父、子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文化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当今社会,这个文化传统尤其需要弘扬。

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认识不到自己的主体性、独立性,管不住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现代人越来越失去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又肆意地去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让人明白,人既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也不能做神的奴隶,也就会明白人跟整个的自然万物是一体的,不能随意地放纵自己。这个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

如何处理好人的自然天性与社会规范的关系

我们刚才提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这实际上揭示了天地运行最根本的规律。做人也应该是这样。“四时不忒”就是“诚”,减里面也包含敬,没有诚不可能敬,没有敬不可能诚。比如说“人在做,天在看”,如果一个人没有敬畏心,诚不诚也无所谓。“诚敬”二字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探及天地的根本德行,于是才有人的根本德行。

道德,天地万物所共有也。德者,得也。天地万物都具有它自己的德行,所以道德强调事物本来就具有的方面,仁义更多是从外部规范诠释它。但仁义这种人为规范的要求也是从天然事物的自然本性中提取出来的。这是中国文化一个根本特点。

魏晋玄学重点探讨人的自然天性和社会共同要求的行为规则之间的关系。人的天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社会又不允许你为所欲为,你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矩。儒家礼教又叫作名教,名教要求人必须遵从“名”给你规定的行为规则。这跟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定是冲突的,而且可以说这是人类一个永恒的冲突。到汉末时,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出现了一大批“伪道学”,说一套做一套。

两汉提倡孝道,两汉的皇帝死后祀号里面都带个“孝”字。孝道一个基本的原则是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表示自己孝的做法。守丧三年,怎么守呢?有人在父母墓旁盖个茅草房,这还显得不够真诚,于是住到父母的墓道里去。但是,这完全是形式主义,他待在墓道里照样花天酒地。当时H{现了很多诸如此类“名实不符”的情况。人们疑惑这个规矩是不是不符合人性,人性跟名教是不是冲突?出现了名教跟自然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怎样处理名教与人的天性(即所谓的自然)之间关系的观点。比如著名的魏晋文人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他认为不要受名教的束缚,你想怎样就怎样。但是社会允许这样吗?绝对不可能。

要知道,名教也不是人为的,而是根据自然的规矩产生的。比如王弼就说“自然亲爱为孝”,孝应该是出于自然的和内在的关系。后来著名的玄学家郭象注释《庄子》,庄子非常强调“任其自然”。他在《秋水》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牛马都有四条腿,想往哪里跑就往哪里跑,这是天生的。把马套笼头,把牛穿鼻子,这是人为的。你不要用人为的东西消灭牛马的天性。庄子认为,人为的东西妨碍着天性,所以天性和人为的东西是冲突的,我们应该去掉这些人为的束缚,让它天性自然。

这样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肯定行不通。每个人都为所欲为,这个社会岂不乱套。魏晋玄学家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这个关系。刚才我讲到,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准则是“以天为则”,我们就向天地万物来学习,根据其天性来规范我们的行为规则。

郭象在《庄子注》里分析了这个道理。他说,落马首、穿牛鼻是人为的,但是这个人为的东西绝不是强加上去的,他是顺应了牛马本性的;反过来就不行,如果落牛首、穿马鼻,肯定不行。这些人为的做法都是根据事物本身的天性采取的做法,没有完全违背天性。当然,这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可能是一个束缚,对于社会而言就是自然。一个社会、一个群体没有规矩是不行的,所以对于群体来讲这是必然的、必需的。所以“落马首、穿牛鼻”是用人为的手段更好地规范牛马的行为,让它适合于人的需要。玄学家最后得出结论.“名教出于自然”“名教本于自然”。这样就把名教和自然二者统一起来了,不至于让我们纠结、冲突。

其实今天很多人心中还有这个冲突,比如在家庭、单位、社会里。如果我们知道这些规则不是强加的,而是社会生存的需要,也符合个体的自然本性,那就不会有冲突了。

总体上讲,玄学就是解决道德和仁义的关系。在先秦,道德是道德,仁义是仁义。道德更多讲自然本性,仁义更多讲人伦规范。魏晋以后道德和仁义就合为一体了。道德成了仁义的代名词,仁义里面也有了道德的内容。中国文化让两者融合得如此自然和谐。

西方文化用强制的“法”规范人的行为;中国人用“礼”激发人的自我认识。中国人现在学习很多西方自由、民主这些东西,不太明白自由、民主都是有限制的。一个人的自由,前提是不妨碍他人的自由。

这个我也曾经亲身体会过。一次我到香格里拉,住在一个花园式宾馆。宾馆里可以打皮鼓玩,我很高兴地和学生一起玩起来。一会儿,隔壁那栋房子的外国人打电话过来,说我们影响了他睡觉。我们马上停下来。很多人知道孔子说他70岁可以“从心所欲”,但是别忘了后面还有“不逾矩”。在一定规矩下可以从心所欲,离开了这个规矩就不能从心所欲了。所以,一切的自由都是相对的,不能够随意,要明白这个道理。

名教本于自然。这个问题也不是到了魏晋时期才认识的,先秦时期《荀子》里就说“礼,以顺人心为法”;《礼记》里,礼不仅要顺人心,还要顺时,要随着时代,随着人心,随着人生活各方面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有很多先秦以前的礼节,到唐代有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了。唐代经文的很多注释者就讲,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形式的礼节,说不清楚,因为已经变化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过去讲得不够,让人觉得礼一成不变。其实我们的礼讲得很清楚,它本于人心、自然,要出于自然。过去就认为礼是强加的,所以认为一切的礼都束缚人的个性。我们还有很大的误解,似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总是强调要奉献他人,要多为别人考虑,不要过分突出自己,所以压抑了人的个性,而西方文化到处张扬个性。其实,这是一个个人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任何一个人的价值都是由社会、他人评判的。为什么?因为他为社会、为他人作出了奉献,社会、他人才会肯定你的价值,肯定你的生命意义。个人的价值都是在为群体、为他人作出了贡献以后才能够体现出来。儒家告诉我们,最好的实现个体价值的途径就是你把个体放在群体之中,为群体去奉献,然后群体就会肯定你的价值。而不是说我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这样人家讨厌你还来不及呢,还会肯定你吗?你的自我评价甚至自我标榜不会体现你自己的价值。

我们现在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有很多错误,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片面性理解,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恰恰是让我们每个人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怎么样理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人要不为自己,天地不容。怎么为自己呢?“人為财死,鸟为食亡”啊。其实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并不是这样。因为中国人最敬重天地,老天爷。老天爷最大公无私,老天怎么会对你这样不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诛灭你?这样的老天爷还值得我们尊重吗?所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己之学”,即“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之学、为人之学是有区别的。什么是“为己之学”?《荀子》里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为己之学就是君子之学,君子之学就是“美其身也”。所以,君子之学美其身的学问是“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为己之学就是不断地完美自己的学问,学习是为了完美自己。

什么是为人之学?荀子说,为人之学是“为禽犊也”。禽犊是什么?飞禽走兽啊,那是财富啊,为人之学就是学到一些本事,然后去跟人家交易。所以,为人之学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他的所学根本就没有体现在自己生命中,只不过是贩卖那些知识而已。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按照“为己之学”要求去做,天地都不容。它要求我们人能够不断地通过为己之学来完美自己,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生活中。这个认识、诠释就完全不同了。只有这样理解,才真正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这才是中国文化。

不能用一种文化标准衡量另一种文化

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整体的,是整体性思维方式。当我们整体认识某事物之后,在应用时我们就可以面对各种情况、现象而加以区别对待,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论上不需要说明,在应用上必须要创造,所以中国文化是实践中的创造、创新。苏东坡就曾说:“通极意,则无事而不可。”我们明白了事物的根本意义和精神,用到哪个地方都可以。

在中国文化中,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一个自我完整、自我完善、自我运动的整体。这个运动无非是阴阳的相反相成,五行的相生相克。正因为这个相反相成、相生相克,宇宙才能永恒地运动,否则就死了。只有相生没有相克不行,只有对立没有统一也不行。

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关系,对待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整体的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方法解决。一个人的养生,也可以用这个道理解决,阴阳平衡,理正它的相生相克关系,那生命就健康了;相生相克的关系一乱,生命就不健康了。

现代西方科学家也注意到,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最简单的语言却最深刻、最全面地把握了宇宙规律。所以,不能说中国没有科学思想。

近代以来的一些所谓学问家,以西方文化标准生搬硬套,结果搞得我们一点儿文化自信都没有。中国不讲究外在世界、神的世界,就说中国没有宗教;因为没有那一套定量定性、反复实验、普遍适用的理论,就说中国没有科学;因为中国一讲到抽象的对象就把理性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没有纯理性的哲学,就说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没有科学、没有宗教、没有哲学,中国一无所有,这样怎么会有文化的自信!

中国文化包括儒家文化把君师跟天地一样看待。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儒家最根本的宗教信仰。天地君亲师就是老天爷,所以我们要祭天地、祭祖宗,还要祭先师。这难道不是一种宗教?只不过它就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就在我们人类生存的整个世界里。这样一种“天地君亲师”的信仰,也可以说是自然生命的信仰。

我们必须要看到文化的地域差别,我们是这样来构建我们的科学理论,这样来构建我们的哲学理论,这样来构建我们的宗教体系,你非要用那样的标准,那当然就一无所有了。

所以,要认识到文化不同样式、不同特点,不要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要认识到,文化可以有很大不同,但是很多的根本精神是一致的。宗教无非是报本、感恩、敬畏。西方为什么要拜上帝?是为了报本、感恩、敬畏啊。中国人为什么要敬天地、祖宗、君师?也是为了报本、感恩、敬畏啊。为什么说他们那个是宗教,我们就不是宗教呢?可以说我们不是宗教是教化,那他们不也应该是教化吗?所以一旦进入这样的误区,就会由一个标准模式来要求不同的文化传统所呈现的特征。如果以西方为标准,那就是中国什么都没有;如果以中国为标准,那西方也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样的内容,可以呈现不同的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相辅相成。

我们近代以来怎样批判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个不可怕。我们可以慢慢讨论。可怕的是我们用西方的思维模式、思维标准诠释和要求我们自己的文化,更可怕的是用这样一套理论解构我们的传统文化。

也可以说,在文化方面有不同的话语体系,我们要用这套话语系统去解释这套话语系统里的观念,不要用这套话语系统去解释那套话语系统,更不要用这个比附那个,否则容易混乱。你就根据这套话语系统去讲,逐渐让人家能够从这套话语系统里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讲。他也可以从他的话语系统里理解你,但他的话语系统也许理解不了你的根本性内容在什么地方,只能用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

很多中国哲学概念的翻译也存在这个问题。有一次我在国际气功联合会参加会议。我问他们,“气”怎么翻译?他们说是能量。我说,那就麻烦了,气哪能管住能量的问题,气既是物质也是能量,也是一种根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所以,干脆你们就不要翻译了,就说气,讲到具体的问题再进行解释。比如,你是从物质的形态上讲,还是从能量的意义上讲,还是仅仅从感觉上来讲,气的含义不一样。这样才能够让人家比较正确、全面地理解。

类似例子有很多。“道”没有翻译,“理”没有翻译,就因为这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里有很多的含义,一不小心就把它丰富的含义理解错了,或者把本来这样的理解变成了那样的理解。所以,文化必须全面地看待,不是很简单的事隋。

中小学应该怎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现在国家层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具体到中小学层面,我们应该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呢?

现在有习惯性思维的人不在少数,好像教传统文化的人只能是专业教师,其实学校每个教师都應该、也可以教这门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把文化所呈现的样式分门别类,然后专业化。现代社会把“人”四分五裂,比如这部分是情感的,这部分是理智的;这是感性的,这是理性的。其实,人既有理性的方面,又有理性直觉的方面;既有情感的需要,又有其他方面的需要。人是一个整体,做人的道理是统一的。

中小学实践层面认为缺乏传统文化教师。我们可不可以重点培养以教传统文化为主的师资呢?可以。但我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应该让每个教师都能教传统文化。为什么只有语文教师可以教,历史教师、数学教师、物理教师为什么不能教呢?只要教师能把传统文化融人生活中,这些课程都可以教,其实每个教师在生活中都有对传统文化的体会。

就拿科学课来说。很多人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有科学,中国文化没有科学,前面已经讲到,我不这样认为。科学课教师可以给大家讲一讲我们的“四时八节”。中国古人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时(四季),四季有八个关键点,分别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加上二十四节气,再加上七十二候(五天一候),这就是中国人的时间智慧。它非常准确,是中国古人根据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智慧。

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不能简单地说中国历法就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不是阴历,而是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制定的。我们的科学课为什么不能讲讲这些呢?

再比如数学课。数学课为什么不能讲讲九九口诀呢?我听说有欧州国家来中国学习我们的口决。如果你给他讲讲口诀,讲讲二十四节气,这不就是在讲中国文化吗?不要把中国文化单纯地看作道德伦理概念。在这方面,我们中小学教师都有责任,也能够讲好。

中医有很多基本理念都可以在中小学里教。比如中医有生活起居十六字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心静气和。”这些理念为什么不能讲?让孩子们从小知道我们饮食要有节制,起居要有规律,要让他们知道合理饮食的基本构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传统养生理念或者我们的传统对于生命如何保持健康的一些理念,都可以讲。不要仅仅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讲一些大道理。没有专门的国学教师不是主要问题,细分出国学教师反而会产生问题。要鼓励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传播传统文化理念。

中小学应该怎么教授传统文化呢?现在不少学校让孩子读经、背经。这个做法,我明确反对。

现在的时代,你让孩子们去背这些干什么?而且经里有很多内容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没有必要背,我们要去学习其中的精神,根本的精神。哪怕一天经都没读,但我做人就按照“诚”“敬”去做,就是自我完善,你倒背如流却做不到诚、敬,一点传统文化精神都没有,有什么用呢?

有人说《弟子规》是封建的一套,我说《弟子规》是告诉我们人类言行举止规范的,没有必要从头背到尾,但你学一点用一点是切实有效的。学《弟子规》不应该从背诵开始,你让孩子学一点做一点就行,首先从这三点开始:一是“父母呼,应勿缓”。这是一个做孩子最基本的礼貌,别人叫你不应,你父母叫你总应该应吧,这是最基本的,要让孩子按照这个去做。二是“出必告,反必面”。你出门告诉一下父母要上哪里去,回来说一声“我回来了”。这样的行为规矩要不要养成?日本电影里,孩子回来一进门就喊一句“我回来了”,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习惯。为什么要有这个礼仪?因为要让父母放心。三是“晨则省,昏则定”。早晚问好、请个安,也没有什么难做的。

一个孩子你就让他做到这三条,督促他甚至是监督他去做,我想他的家庭关系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这个孩子叫他,理都不理,现在答应了;过去出门从来不告诉你,现在出门告诉你,回来也告诉你;早晚还要请个安。孩子天天这么做,成为一个好习惯,父母肯定很开心。

我们读《弟子规》从这三点人手,慢慢地看能做多少,三条到五条,五条到十条,十条到二十条,不要求你把《弟子规》所有內容都做到,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着做,不一定要背诵。年轻的时候背了以后记得熟,但关键是后来要应用才行。过去你背完了四书五经到底是要用的,现在不一定有应用之地。所以,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根本在于继承其精神。倒背如流那是要专门去研究传统文化,可是我们现在恰恰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不一定能够倒背如流,却要求孩子倒背如流,我觉得没有必要。

其实,我们告诉孩子应该遵守的最基本规矩就行了。我的观点是按照朱熹对“小学”的要求来做。过去,孩子8岁起,自王公大臣以至庶民的子弟,都要入“小学”,这是义务教育。8岁至15岁一共7年,我们现在义务教育是九年制。

这部分学什么,朱熹讲得很明白:洒扫、应对、进退。洒扫就是日常生活的自理,《朱子家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现在孩子们最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早上起来,父母要让孩子自己叠被子,自己整理床铺,平时要有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一定要让他自己把房间整理好,不要父母包办。

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洒扫,可是我们现在让孩子继承了吗?光让他们背诵有用吗?现在很多妈妈跟着孩子上大学,帮他叠被子,这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应对”说的就是怎么跟人接触,接待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礼貌,要怎么说话,这个规矩对孩子一生发展有益。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从言行举止规范中培养。此外,朱熹还说“礼乐射御书数”也很重要。

“礼乐”就是学会在什么样的场合唱什么歌,跳什么舞,说什么话,等等,各种各样的艺都是要学的。“射御”是形体上的“艺”。射礼以前我们不太重视,其实它包含的意义很多,包括修身养性。射箭要射中,必须身体站得正,站得正必须心里要平静,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射不中不要怨恨靶子和弓箭这些外在条件,遇到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要反躬自问,这些都能在“射御”的实践中慢慢养成。

再说“书”。汉字是中国特有的宝贝,全世界都走过象形文字的道路,但是坚持到现在的只有中国。其他国家把拼音作为书写交流的工具,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文化的进步,但时间一长就麻烦了,语音变了,后人就读不懂了。比如印度的梵文,现在有几个人能读懂?文化就中断了。中国的文字有形、音、意,读不懂还能看得懂,所以汉字是把时间给保留起来。到今天,我们还能看懂甲骨文、金文、篆书。空间上,汉字的发明把我们那么多种类的方言都统一起来,把中国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统一起来了。如果把那么复杂的汉字字体变成二三十个拼音符号,确实是简单了,但从长远来看,问题会随之而来。

汉字书法的结构、笔法都要有规矩。现在很多笔顺都乱写,因为有电脑拼音导致大家提笔忘字,大人孩子都是这样。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倡议手机中有手写功能,加一个手写输入法很简单,手写输入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你习惯的输入方式。

“数”的教育,包括刚才讲的中医、天文、地理等都属于这个方面。

中国传统的小学教育,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琴棋书画都包括。我们刚才从传统的艺术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的艺术都不是用来竞技的,都不是用来单纯表演的,而是用来自我修养的,是用于人与人之间心身的交流。

总体来讲,我主张不要给孩子讲抽象的道理,不要让孩子去背那些干巴巴、枯燥无味的文章,而要更多地从生活中能感知的层面去做传统文化教育。现在也有学校教授中国的传统音乐、京剧、写字、画画、剪纸,包括各种各样的手下。现在我们要失传的传统手艺太多了,可以从这些手艺里让孩子慢慢体会、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多带学生出去走走,看看我们的园林为什么这么建造,了解我们怎么会把北京的西山风景都吸收到圆明园里面来。这其实是中国很重要的一种建筑理念,把园外的风景融人进来变成园内的风景。我们可以带孩子参观故宫,看故宫的设计、构建,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建,让他感受到美,然后再慢慢跟他讲这样的美是一些什么样的理念,比如说要平衡、和谐、对称,他就会理解,“中正平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

做人要诚实,要有信用,所以要督促孩子有敬畏心,要敬重老师,也要敬重父母,这其实也是敬重你自己。你要让人尊重你,那你就要敬重自己,你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做好。孩子们懂得这些道理,一生都受益,比背几十万字的古文都受益。所以,我们现在不要把传统文化教育看得太难,关键在于通过生活、实践等,让它变得活泼一些。

王阳明给他的一个学生写信,内容是关于怎么教孩子。他说,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你让他背这个、背那个,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他受不了,结果就是学生“以学堂为营狱,以师长为仇寇”,把学校看成监牢,把老师看成敌人。所以要随着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让他们受教育,比如在游戏里扮演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兄长怎么爱护弟弟。

学一首诗也有很多种方法。拿《清明》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孩子可以背诵这首诗,可以去唱曲,也可以按照这个意境去画一幅画,还可以让他演一个小短剧,一个演牧童,一个演路人。最重要的是要让教育融人生活,另外注意形式的生动活泼。

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教师应该阅读哪些书籍

中小学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接触、阅读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我认为,我们渎传统文化的书籍,最根本的还是要读原典。

为什么?因为对文化的理解,对古籍里先人的说法,可谓仁广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只有一个,可是我们60个中国学者讲孔子就有60个孔子,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还要从《论语》人手,那样就有你自己对孔子的理解。

原典很多也很难,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去尝试,因为中国文化从唐代以后就是儒释道三教相辅相成。唐代出现过一个事件,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亲自注解了三本书。他选的三本书恰恰是儒释道各选其一,一部是《孝经》,一部是《道德经》,一部是《金刚经》。可能很多人读过《孝经》《道德经》,没有读过《金刚经》。《金刚经》是佛教一部根本性的经典,这本书告诉我们,佛教怎么认识这个世界,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儒释道三教影响了以后整个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如果有机会可以读一读这三本书。

《孝经》围绕一个“孝”展开,内容比较专一些。我想,能不能稍微替换一下,比如换成儒家的《大学》《中庸》,这样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也比较一致,书量上也比较平衡。因为原来《孝经》就2000多字,《道德經》《金刚经》都是5000多字,如果换成《大学》《中庸》,两部书合起来也就5000多字,一共1.5万多字。读了这四本原典,我们会大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读《大学》《中庸》眼界会更开一些,加入了更多的东西。如果稍微再综合一点,再加上《四书》《五经》,有个“三四五”的概念,“三学”是指《周易》《道德经》《庄子》,“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科学迅猛发展,我们中国人对于“科学”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片面性。现代科学我也建议大家去看一两本书。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写过《物理学之道一一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这本书第一版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版,现在流行的第四版也有中文译文。这本书主要讲物理思维方式与东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是理性为主,理性的逻辑、概念、分析、推理、定量、定性,等等;东方神秘主义是以直觉为主。现代西方科学走了300多年,现在对于世界的认识却越来越与东方文化中所谓的神秘主义认识接近。卡普拉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排斥东方的文化。人类两条并行的认识道路,都有其合理性、正确性。从他这个观点来看,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早已经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

卡普拉后来还写了另外一本书叫作《转折点》。这本书提出,由于物理科学的发展,我们各个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都面临着转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这两本书对我们认识当今科学的发展以及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很有帮助。需要把这两本书对比以后我们才会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否则我们总是抱有一种成见,让我们对我们的传统没有信心,认为我们没有独创性。

最后说我的一个想法,也可能不能实现。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如果能够按照我们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去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我相信一定会独创出一条道路,甚至于会超越现代科学。当然,现在还没有人这么去做。我的学生中原来也有学自然科学的,比如学计算机、物理学的,我就希望他们能够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来。这既要了解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的基本理论,也要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进程,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不了解现代科学发展情况,或者了解现代的科学情况而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都会有局限。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的精神对于今天世界文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互补,我们必须很好地发扬它。我们不能说它能完全解决当前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人类的文化究竟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我从这样一个角度讲一讲中国文化,希望能对大家认识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天地万物传统
当万物有了表情
万物构成
我来添画
少年力斗传统
道不远人楼难弃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
会员天地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