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琼梅
本着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立德树人的优势,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功能特点,2017年语文版初中教材做了新的修订。此次新修订教材的課文数量减少了15%,共有40%的课文被替换,同时,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既做到减量提质,又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面对新版教材,如何把教材修订的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去,需要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进行总结与探索。在这一学期的实践与探索中,最大的心得与收获就是:夯实与延展。
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参考与依据,首先是课标与教材,其次是学情。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新版语文教材的追求。细读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批次教材修订,在选文与练习上都做了改动,注意了与小学的衔接过渡,贴近生活,充分体现听、说、读、写的整体推进,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尽可能地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发挥出来。
七年级,正是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孩子们身上还残留着许多小学生的陋习与惰性,比如贪玩、爱闹、容易忘事等:当然也有优点,比如活泼、好奇、好胜等。面对这样一群学生,老师只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既要坚持不懈地严抓双基,又要寓教于乐,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通过几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别说小学学过的音、字、词、句掌握不牢,就是刚刚学过的课内知识也是现学现忘。更有甚者,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字如群魔乱舞,一塌糊涂。所以初一年级,夯实基础势在必行。
一、生字教学方面的方法
1.正确认识汉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将汉语字典和词典常备身边,当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马上拿起字典查阅这一文字的读法、写法和含义等。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检字方式认识生字、积累生字。如果发现多音字,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并在书上标注拼音,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字。每一课涉及的词语要求从拼音到意思都抄写两遍,并且每节课都要抽查。
2.规范书写汉字
教师要求学生每天练习书写硬笔楷书,可以向学生推荐质量较高的硬笔书法字帖,让学生对这些书法家的字进行选择并临摹。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先“描红”,然后再进行“仿影”。激发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热情,帮助学生书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了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可以定期进行书写评比、书法作品展示。
二、文言诗词教学方面的方法
文言诗词是古人表情达意的语言形式,与白话文差距较大,不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抓诵读。一首诗词,老师可以通过变换形式要求学生不断朗读,熟读成诵,并且利用早读时间抽查背诵。也可以利用合理的时间在班级开展诗词朗诵比赛。其次抓翻译。课文下面带注释字词往往是重点字词,所以早读课还要让学生朗读课文下面的注释,并将全诗翻译成白话文,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第三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语要求学生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
三、阅读部分的教学方法
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文章整体内容。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将文章中的生字解决。此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齐读。然后,教师再安排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自主默读,在阅读过程中概括文章大意。这些环节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几点问题,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2.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出问题
教师将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并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在课上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例如,学习《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真的能在一周时间内编好一期周报?”这时老师借机引导学生认识少年马克·吐温,体会他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3.阅读教学中抓住一切练笔机会训练写作
有模仿才有创造。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仿写、练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的技巧,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就要求学生模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段句式写一段话学到“雪地捕鸟”时,让学生写一段抓鸡的片段。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很容易就能领会到语言运用的技巧,并且学以致用。
4.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要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技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还要对文章的内涵进行延伸,从思想道德的角度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台阶》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体思想,并且抛出问题.人是否应该为“面子”的事艰苦奋斗一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总结出人生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借助语文活动提升学习兴趣
语文强大的魅力在于它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强调“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教师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开展语文活动是实现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例如每天课前三分钟“一事一议”,由值日生讲述事例,全班同学参与议论,老师点拨总结。这个活动既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又能启发学生体验生活、思考人生,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语文版七年级教材修订之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作为基础,多夯实与延展,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