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1.引言
当前,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点教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为例,教师往往第一节课对课文进行整体处理,间或涉及语言知识的讲解,第二节课或更多的时间,是以语言点讲解为主,我们称之为语言点教学课。当然,不可否认,语言点教学对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二语习得来说,语言点教学更加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二语,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点知识。
但是,当前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教学理念问题,也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等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依然是语言点的教学方法,大多教师往往习惯于从文本中抽象出语言词汇、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然后逐一开讲,“单词开花,字典搬家”现象比比皆是,而对于语言点所耐以生存的文本被搁在一边,基本不用,教师往往在学生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冷不丁地按照顺序给学生讲解、罗列、串联,学生来不及反应,只能埋头做笔记,记下了一大堆语言符号,而一些不自觉或后进生往往时而开小差,时而两眼发呆(潘英子,2012),究其根本原因是,语言点教学只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语言形式,学生没有基于意义的延伸而自主探究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失去了语言点学习的激情和乐趣。
高中英语实践教学证明,只有基于文本进行语言教学,让语言点教学植根于文本内容、文本话题、文本内涵中,语言点教学才能有效。学生也只有在熟悉了文本内容后才能开展针对文本内容的语言点学习活动,并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让语言点的形式、意义得以长时保持在脑海里。那么,在语言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借力文本内容开展语言点教学活动呢?如何处理文本内容和语言点间的关系?两者怎样融合才能最佳?这些都是一线教师需要考虑的课题,当然,这也是语言教学本身选择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基于文本内容开展语言点教学,提升语言点课堂教学的效果。
2.依托文本内容开展语言点教学的设计策略
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三单元的主阅读内容“Dying to be thin”为例,此阅读内容既包含了大量的语言词汇、语言技能和结构,同时映射着当下社会生活,与学生兴趣有很大的切合处,内容大意为一对知心朋友Amy和Zhou Ling的三封邮件,Amy冒着生命危险努力减肥,结果在治疗后,最终理解到美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此文不仅具有语言点学习价值,更有育人价值,学生在学完后,对健康、美丽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同时对人与人间的友爱、关爱等有了更加深入的感触,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在第一课时,教师已就文本的思想、情节以及对话等文本内涵作了详细了解读,语言的理解基本没有大的问题,因此,第二课时,教师应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此文本话题展开进一步讨论,从而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语言点和文本话题结合在一起,从而依托文本话题,对语言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2.1依据文本内容,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教育部,2003)。因此,语言点教学必须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育人价值。所以,一节课的语言点需要依据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导向而有针对性的选择,而不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一节课,讲几个要点,这些要点间有什么依存关系,通过什么手段把他们串联在一起,这些都须依据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联系文本,突出文本,让文本充当语言点的现实背景,从而在语言点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某教师设计的语言点教学目标如下:(1)As a good reader,please sum up the story of Amy.(2)In order to be a good language learner,please master the usages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work out,diet,ashamed,insists.(3)Learn how to be a friend.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beauty.这三个目标,既有语言点目的,也有育人情感目的,是基于文本内容而设计的学习目的。
2.2借力文本语境,导出目标语言点
毫无疑问,文本语境是语言点学习的依托,若不基于文本内容开授语言点,则课堂教学易“偏题、跑题”,但大多数教师喜欢依自己的性子,跟着感觉或惯性走,这个重要讲这个,那个重要突然讲那个,“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其实,越是重要的、核心的单词,就愈要给予适当话题,让学生在文本话题中感悟、领悟语言点的生成、衍生和运用规则。
根据普遍联系的规律,任何知识都是与学生的前认知相关,与前认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当前的学习若对学生来说有意义,是学生经验中的一部分,则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兴趣,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借力文本语境,让学生继续就“减肥”话题进行“接着说”,学生则有话可说,有言可发。此时学生的原有知识当然是第一课时的文本内容,因此,教师也应顺势而为,借力文本拓展话题,加强语言点教学与文本内容的内在关系,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点的环境,同时,学生借力文本中的语言点表达熟悉的内容,无疑体现了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英语教学新理念。
教師首先以summary进行总结陈述,目的是唤起学生以文本内容的记忆,然后教师围绕文本内容,提出两个具有发散性的,和语言点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深度运用性学习。问题一:What lesson can we learn from Amy?问题二: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othersopinion?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大胆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不自觉地运用了文中的目标语言点,因为,此目标语言点正是表达学生观点的最佳选择,尽管其中有些许错误,但不影响学生表情达意,教师应适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整合、整理和归纳,并提炼,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附加注意语言形式,学生适时特别留意形式,提升了语言形式的敏感度,也加强了语言形式的记忆力。以下为部分学生的答案:Amy should work out instead of taking weight-loss pills.Amy regretted hav-ing some unhealthy life habits.Amy was ashamed of her body,but having a balanced diet was necessary.
2.3结合文本语境,讲解目标语言点
在传统的语言点讲解上,教师喜欢一言堂,替学生包办包讲,学生只有听的权利和记的使命,无法真正地融入语境,无法真正参与语言的重构和学习,因此,学了就忘,错了又错的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理念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尤其在高中语言点的讲解上,教师更应让学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重构、理解、顿悟语言的来龙去脉,从而真正习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另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核心语言点的尝试运用已经为学生深入开展自主学习搭建了良好的支架.此时正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语言的习得性操练的大好时机。所以教师一定要选准讲的时机和方法,让学生自主记忆、发现和重构,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从而在更长远的角度上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work out'时,就设计一个计算自身体重是否超重的活动,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教师大胆“晒”出自己的体重,然后让学生计算,结果“偏伴”,与是教师适时抛出问题:“Can you give me some solutions to it?”于是学生运用了很多课文中的词汇,而且在此过程,激发了学生想象力,融洽了师生关系,增强了记忆效果,预设和生成同步达成,既起到了学习、复习核心詞汇的目标,又生成并温习了旧有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为课堂注入了活力,教师点拨到位,学生参与热情,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4再次重温话题,创造性运用语言点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口表我心”,从而实现在运用中内化语言、习得语言,让语言成为话题表达的手段和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要变成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学过的单词、词组和句型如果不及时运用,则极易在脑海里昙花一现,不能留下长久烙印。因此,教师要再次聚焦话题,培养学生篇章意识。语言点学习是基础,句型应用是过渡,而布局谋篇表达情意才是语言的最终目的。
此篇文中讲的因爱美之心而过度减肥之事并非个案,学生在生活中也常遇到、听说到,甚至在学生群体中也有过类似案例。因此,教师可以借题生文,如,教师可以录制或网上下载视频,然后进行小且讨论。看看视频中哪些减肥建议合理,哪些减肥建议不可取,从而让学生表达成文,在全班展示或朗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和审美观。
3.结语
基于文本内容开展语言点教学,既坚持了语言意义和形式的统一,又符合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度理解教材,将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让学生基于文本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学习活动,从而真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由于兼顾了文本内容和思想价值,因而语言点的教学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