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民办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民办学校的教学重点也正在着眼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风建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品行素质良好的发展型人才,本文就促进民办学校学风教育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学风教育
民办高校在办学管理、学生教育、考核形式都与一般高校不同,其生源、教学条件优势不明显,所以要使其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好生存与发展,就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品行道德等学风建设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之人,我国对民办高校的学风教育比普通高校有更多要求,民办高校的学生工作包含了教育、管理和服务,与促进学风教育的目的相符合,强化学风教育,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也是对其以后工作生活建立基础。
一、加强民办学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其生活方式、思想形成、行为举止都有直接影响,好的学风的学习环境能帮助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认识,也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习惯有促进作用。
2.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需要
民办学校的学生成绩普遍偏差,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力也不够,所以民办学校更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在学风建设上提高办学水平,在高校渐多、生源渐少的当下教育环境提升教学质量,良好的学风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学校的地位名气,就要加强学校风气建设。
二、目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缺乏动力
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问卷调查收集信息了解到,虽然很多学生都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一定想法,但在付诸行动上却做不到自我监督、自我坚持。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有对未来的大致方向,但很少学生会对自己的目标实现制定合理计划,即使有明确的计划安排也不能按照计划执行,且如果没有人监督学习,学生更是难以约束自己,没有学习动力,部分学生还有厌学情绪,源于他们在中学时期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进入高校,也就本着混文凭的心理或者是因为家长的要求,对学习科学知识没有任何意识。
2.基础较差,自卑感强
民办学校的学生高考成绩较于一本、二本的都较低,大部分学生都反映自己在中学期间学习吃力,偏科严重,对数理化这些逻辑性强的科目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只能选择就读于民办高校,社会对民办高校也会有所偏见,认为都是成绩差才读这种学校,且对民办学校的认可度也很低,大多数人认为民办高校的学习对以后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被新时代接纳,以后就业也完全比不上公立本科学生。在这种对学校的认识下学生容易产生较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也认为学了也没用就放任自己,上网、赌博、斗殴,形成了很多恶习,甚至对学校、家庭、社会产生了一定危害。
3.生活习惯差,自律能力弱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前的生活完全由家人照料,没有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注重饮食作息规律,而且大学对学生的管理也比较松散,学生喜欢熬夜、晚睡晚起、吃零食、不喜欢运动,生活一团乱也无心静心学习,也因此导致了很多迟到、旷课、早退的现象。
三、促进学生学风教育的措施
1.提高学风建设教育者的重视度
目前很多民办学校的不良风气,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还有教育工作者的疏于管教,助长了歪风邪气的形成,以往的学风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良好学风的重要性,责任意识不够,对学生的不良风气通常视而不见,遇到考核工作时就虚假上报、鼓吹学生风气正常良好。民办高校在办学历史、学生来源、办学目标等方面都与普通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也有不同的教育力度和方法,教育者要真抓实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对不同院系、不同家庭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风教育教学方案、教育重点和目标,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创新教育方法,同时要考虑到学风教育的特殊性,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育方法,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对有不良习气和行为的学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2.建立规范严格的监管约束制度
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就要求学校要强化管理考核力度,将学风教育的相关项目纳入学生平时考核中,对每个项目设立不同标准,达标者才能正式结业,比如设立平时出勤、尊师重教、友好同学等的合格标准,督促学生注重培养良好的学风。同时,要设立规范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学分或者奖学金,对表现顽劣的学生适度惩处,规避学生的不良习气并鼓励学生形成优良作风。
3.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学风创设活动
理论化的教育方式太过乏味,也体现不出它的可行性,用开展相关活动的形式,动员学生参与其中,更加突出了学风教育的可实践性,学校方面,可以定期聘请专家讲师开展讲座,或者安排他们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疏导学生心情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调动学生对提高学风的热情和主动性。还可以以寝室、班级、学院为单位举办一些趣味活动,如学风建设的知识竞猜、参加社会义务活动、创办文明寝室等,这些工作既深入了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对学校的学风建设起到推进作用。
4.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学风
在学生群体中,一般表现优秀的才可以成为党员,他们也理应成为学校学风建设的榜样人物,就党建工作来分析,学生入党必须要各方面达标,首先要有积极的学习动力并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其次要遵守學校的规章制度,响应国家、党的方针政策。这样选拔出的党员才能对学校学风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的学校单凭学生成绩来决定学生党员队伍的形成,使一部分作风败坏的学生进入党员队伍,破坏党的风气,也没有对其他学生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给学校和社会的建设带来较差影响。
四、结语
对民办学校的学生工作和学风建设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形势,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教育工作者身负重任,自身也要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建设好学校学风,把握新时代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采用正确的学风建设方法,努力开创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娟.民办高校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风建设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6,(02):51-53.
[2]周丹.民办高校学风教育工作策略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220.
作者简介:
龚正(1988—),男,汉族,湖北公安县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