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梁归智
《三国志演义》的“韬晦”之计
辽宁 梁归智
作为处世哲学,“韬光养晦”强调退守自保,戒禁争强好胜。《三国志演义》中刘备与陆逊等人行“韬晦之计”的故事,正是这种中华文化智慧惟妙惟肖的艺术化再现。这种文化智慧渗透到生活中,则成为一种处世艺术。
韬晦 处世哲学 政治谋略 文化智慧 儒道法互补
《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亚史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比如我们讲过的“知遇之感”、义气千秋等,这些无疑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随着时代的演进,需要分析阐释,予以扬弃、继承和发展。下面谈谈《三国志演义》中有关“韬光养晦”的故事,看看其中有怎样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
《三国志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写了一个很典型的“韬晦”故事。暂时投奔曹操的刘备,却暗中参加了董承等人企图除掉曹操的政治密谋,为了掩护自己,蒙蔽曹操,刘备故意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刘备种菜灌园,并非真有隐逸之趣,而是借以造成假象,使曹操对自己放松警惕。可是他这种伪装虽然连自己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也瞒过了,其实却并没有骗过老奸巨猾的曹操。曹操派人招来刘备,一见面就说:“在家做得好大事!”“玄德学圃不易!”这话很幽默讽刺,等于当面揭穿了刘备的老底:“你学圃的真实用意可瞒不了我曹孟德啊。”曹操接着青梅煮酒,与刘备纵论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的策略是一味装糊涂,佯老实,先谦说:“备肉眼安知英雄?”再推辞说:“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毛宗岗在这两句下评点说:“一发假呆得妙。”“一味装呆诈痴,即种菜之意。”实在推托不过,就故意举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显示自己真是“肉眼不识英雄”。曹操却不肯放松,一语破的: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匙,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一节文章写得精彩四射,“韬晦”这一传统的文化智慧通过曹操、刘备这两个“奸雄”和“枭雄”的斗心眼获得了艺术的实现。刘备学圃,是韬晦;装糊涂,是韬晦;借闻雷掩饰落箸的真实原因,还是韬晦。正如刘备后来对关羽、张飞二人所说:“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耳。”所以毛宗岗评点说:“于玄德口中将前文下一注脚。”
“韬晦”一词是“韬光养晦”的简缩。它的意思是敛藏才智,收掩锋芒,不使外露,这样自己便会处于似弱实强的地位。《说文解字》:“韬,剑衣也,从韦舀声。”而“韦”的本义是去毛熟治的皮革。韬就是皮子做的剑套,引申开去,就成了隐藏的意思。北宋真宗年间编的韵书《广韵》(《大宋重修广韵》)就说:“韬,藏也。”因此,由“韬”而来的各种组词都有藏而不露的意思。例如:
韬日:日光隐藏之意。陆游《初夏》诗:“薄云韬日不成晴,野水通池渐欲平。”
韬玉:藏玉也。谢庄《司空何尚之墓志》:“远源长烂,自晋徂韩。潜川韬玉,霍岫腾峦。”
韬曜:隐匿光辉。《晋书·隐逸传》:“漱流而激其清,寝巢而韬其耀。”
韬潜:张仲甫《雷赋》:“或殷辚而鼓作,或灭没而韬潜。”
韬隐:《新论·韬光》:“能韬隐其质,故致全性也。”
韬藏:欧阳修《仲君文集序》:“韬藏演抑,久伏不显。”
韬韫:《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韬韫儒墨,潜化傍流。”
韬伏:《后汉书·申屠蟠赞》:“韬伏明姿,甘是堙暖。”
韬乎:隐藏的样子。《庄子·天地》:“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
最具有普泛性的则是“韬光”一词。三国魏孔融《杂合诗》:“玫璇隐曜,美玉韬光。”《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梁昭明太子萧统《陶靖节集序》:“圣人韬光,贤人遁世。”“韬光”再与“养晦”结合成“韬光养晦”,简称“韬晦”,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特别推崇的处世哲学、政治谋略和文化智慧。
作为处世哲学,“韬光养晦”强调退守自保,戒禁争强好胜。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作为政治谋略,则更强调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弱克强的意思。所谓退一步,进两步,潜藏退隐是手段,麻痹敌人,然后乘其不备而突施杀手为目的。《资治通鉴》卷第二九四后周显德六年:“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
《三国志演义》中吕蒙和陆逊先后击败关羽和刘备,都用了韬晦之计。《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吕)蒙对曰:‘陆逊……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关)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晦,内察形便,然后可克。’”《三国志演义》进一步将情节细节化,第七十五回“吕子明白衣渡江”中,陆逊对吕蒙说:“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中矣。”这是典型的韬晦之计。关羽果然入其彀中:
时公正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忽报:“江东陆口守将吕蒙病危,孙权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今逊差人赉书具礼,特来拜见。”
关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
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
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
公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关公览毕,仰面大
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使者回见
陆逊曰:“关公欣喜,无复有忧江东之意思。”
正是陆逊的“韬晦”之计,使得关羽放松了警惕,最后东吴偷袭荆州,迫使关羽走麦城而终被俘杀。行使韬晦之计,则必须能够忍辱负重。陆逊对关羽下书,“书词极其卑谨”,就是能够忍辱。到第八十三回“守江口书生拜大将”,陆逊面对汹汹而来的刘备七十万大军,先避其锐气,坚守不出,帐下众将不服,陆逊回答说:“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等候时机,最后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毛宗岗在这一回前有评语曰:“从来未有不忍辱而负重者。韩信非为胯下之辱,则不能成兴汉之烈,张良非进圯桥之履,则不能成报韩之功。又未有不能负重而能忍辱者。子胥惟怀破楚之略,故能乞食于丹阳,范蠡惟怀沼吴之谋,故甘受屈于石室。古今大有为之人,一生力量,只在‘负重’二字,一生学问,只在‘忍辱’二字。熟读一卷《老子》,便当得一卷《阴符经》。”
中华传统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农业文化,是宗法文化,这种文化的哲学理想是“中和”,对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有着深微的体察和领悟。这特别在《周易》和《老子》里得到集中的表述。《周易》开首第一乾卦就表明了“上九,亢龙有悔”这种盛极必衰的思想。“上九”是乾卦最高、最后、最末的一爻。意思说已经达到极点,没有再高的位置,因而物极必反,位置虽高,反而不如前一爻“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是极与高又干燥的意思。龙飞得过高,到达既高又干燥的极点,既不能上升,又不能下降,进退两难,以致后悔。处在这种状态,必须居高思危,自我警惕,不可再过分追求。以“满招损”来戒惕教诲,以免乐极生悲。反过来,“谦受益”,柔弱的一方反而能够发展前进,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就是韬光养晦思想的起源。
“明夷”卦阐释苦难时“用晦而明”的法则,其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光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这一卦,上卦“坤”是地,下卦“离”是太阳,太阳进入地中,是光明被创伤的形象。但以卦的性格来说,内卦“离”是光明,外卦“坤”是柔顺,这种内心明智、外貌柔顺的性格,就可以承受大难。周文王就是如此,当蒙受被暴君纣王囚禁在羑里的大难时,就是隐藏内在明智,外表柔顺,最后得以安全脱险。“利艰贞”说在艰难中坚守正道有利,“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说应当收敛光芒,在国家蒙受大难时能够坚持光明正大的意志。“箕子以之”说箕子就是这样,当纣王无道,明知无可救药时,就装疯避祸。
这一卦阐释在苦难时“用晦而明”,也就是韬光养晦。当邪恶猖狂,残害正义,光明被创伤的时刻,正义的力量难以抗拒,唯有内明外柔,才能承受大难,避免牺牲。当此苦难时期,君子应当觉悟立场的艰难,收敛锋芒,艰苦隐忍,逃离险地,先求自保。隐忍逃避,是为了避免伤害,以争取时间,积聚力量,谋求挽救,待机而动,反败为胜。
同样,《老子》贵柔守雌的哲学立场也直通韬光养晦。《老子》第八十一章:“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看到一些柔弱的事物目前虽然不够强大,后来却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他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因此,老子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老子·第二十八章),这样就能“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这也就是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老子·第二十二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老子·第六十一章)
这样的哲学思想,反映到政治谋略上,是韬光养晦,反映到军事兵法上,则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哲学、政治、军事是互相贯通的。韬光养晦是避其锋芒装傻充愣示弱骄敌攻其不备以弱胜强。因而,《老子》甚至被认为是兵书,黄老之术(黄帝、老子之术,黄帝被尊为道家的祖师)衍化为“君人南面之术”,即君主驾驭臣下的方术,道家衍化为专门研究“法、术、势”等计谋策略的法家学派,也就顺理成章了。《三国志演义》中刘备与陆逊等人行“韬晦之计”的故事,正是这种中华文化智慧惟妙惟肖的艺术化再现。这种文化智慧渗透到生活中,则成为一种处世艺术。《红楼梦》里的薛宝钗“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的艺术形象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审美观照。
毛宗岗评点诸葛亮:“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这实际上概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儒道法互补。体现在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上,则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谓“兼济”,是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王道”为主,再融合法家、兵家、纵横家的“王霸之术”。所谓“独善”,则是儒家的“孔颜乐处”(孔子与颜回对贫困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结合道家的隐逸情调。
从文化思想上,“独善”也与“韬光养晦”曲曲相通。诸葛亮出山是《三国志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金戈铁马、诡计阴谋、破阵杀人的《三国志演义》中有了“刘玄德三顾草庐”一回,真是妙不可言。这一回生动地体现了“儒道互补”的有机结合。毛宗岗说得好:“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无论徐庶有始无终,不如不出;即如孔明尽瘁而死,毕竟魏未灭、吴未吞,济得甚事!然使春秋贤士尽学长沮、桀溺、接舆、丈人,而无知其不可而为之仲尼,则谁著尊周之义于万年?使三国名流,尽学水镜、州平、广元、公威,而无志决身歼、不计利钝之孔明,则谁传扶汉之心于千古?玄德之言曰:‘何敢委之数与命!’孔明其同此心与!”这是儒家“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入世精神。然而“三顾草庐”又把隐士的世界写得那么美妙,那么优雅,那么有韵味!但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诸葛亮高卧隆中,要刘备三顾诚请,才终于出山,也把“韬光养晦”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和我们讲过的“知遇之感”一脉相通。如蔡邕、陈宫等失败的例子,不就是对“韬晦”的真谛还没有真正参得其中三昧吗?所谓:“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当代学人也有另外角度的思考,认为所谓“儒法道互补”其实是儒表之下的道法互补,纯粹的儒其实很少,多数是法儒、道儒。也就是标榜的是儒家的仁义礼教政治,实行的是法家的权术专制政治;讲的是性善论,行的是性恶论;说的是四维八德,玩的是法、术、势;纸上的伦理中心主义,行为上的权力中心主义。这在“韬光养晦”的多面性解读中似乎体现得格外真切,它可以是高卧隐逸,也可以是假面伪装,可以是深藏不露,也可以是待机而发。诸葛亮身上就表现得格外传神,他在隆中是飘逸潇洒的隐士高人,出山后仍然羽扇纶巾,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可是在政治、外交和军事的斗争中,他却鬼神莫测,其实也就是满腹阴谋诡计的超级版,所以总是让对手大败亏输。这或者才是“韬光养晦”的八面锋,也是人类文明永恒的悖论吧。
从审美的角度,韬光养晦显现的是深沉美、厚重美、机智美,那个经典的段子“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的心机之深、腹笥之广、应答之机警,曹操的气度之沉雄、豪迈、诡诈,确实让我们领略到一种深沉的智慧之美,可谓笔彩联翩,好看煞人。文化智慧把凶霸残酷的政治斗争审美化了,政治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让人入神坐照,心向往之,而忘却了其血淋淋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这暗含着一股忽视人道的潜流,但又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审美上独具一格的投影。正能量与负能量在传统文本中犬牙交错的存在是当代读者面临的审美困惑。当代学人说要以“西儒会通”解构“法道互补”,发掘发扬发展以黄宗羲、谭嗣同为代表的“纯儒思想”脉络——即以“仁”为核心的人性论,或可能为人类“超越现代性”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阅读《三国志演义》和《忠义水浒传》,是否也可以由此获得某种启示?
作者:
梁归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资格,出版有《红楼梦探佚》、《红楼梦诗词韵语新赏》、《大家精要·苏轼》、评点本《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红莓与白桦:俄罗斯游学记》等学术文化著作二十余种。)编辑:
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