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杨柳青
“悠然见南山” 辨析及其精神超越
四川 杨柳青
“悠然见南山”之“南山”不宜解为“南面的山”或“庐山”,应解为终南山。同理,“种豆南山下”之“南山”可能是实指南面之山,更可能是虚指象征长寿之南山。陶渊明归隐是顺应本性,颐养天年,不是伺机出山。如此解读,才足以表现陶渊明基于道家精神修养而成的恬淡自如、乐天养生的隐士气质。
悠然 南山 陶渊明 饮酒 俭朴
选入人教社版中学《语文》的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南山”至今仍被一些人解读为“南面的山”或“庐山”,我揣测作者的深意,此“南山”应指终南山,简称“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为:(我)在东边篱笆下采摘品性高洁的菊花,如此悠闲自在地生活下去,预期将能寿比南山。
该诗重在明志抒情,而不是重在写景叙事。即使写景,也是虚实互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甚于实,是虚实相生、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表达了陶渊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采菊”未必是实指某次采菊,可能是指采菊这类闲适自由的简朴生活,深意在于以菊花比喻自己品格高洁,不与官场同流合污。这里的“悠然见南山”虽可凭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理解为“南面的山”或“庐山”,但陶渊明的本意恐怕不是指南面的山,而是指“寿比南山”(出自《诗经》的“南山之寿”)之“南山”,即终南山,简称“南山”。终南山多修道的隐士,在那里,道士们恬淡虚无,贵柔全生,长寿者多。享年一百多岁的“药王”孙思邈就在终南山生活过。紧接“悠然见南山”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山气日夕佳”虽可理解为是写实景,但深层意味应是写一种人生理想之“虚境”,至少是一种虚甚于实之景(境)——“山气日夕佳”着意于喻指作者晚年已实现的“生活梦想”。这种在误入官场后期盼的生活美梦终于实现,他像“羁鸟恋旧林”,晚年回归自己喜欢的田园生活,情不自禁,写诗吟颂。因此,与其把“山气日夕佳”理解为“夕阳下山里的气息美好”,不如理解为主要是比喻作者晚年幸福。“飞鸟相与还”,那些劳倦纷飞的鸟,在“日夕佳”的“山气”中结伴归巢,就像自己辞官,回归“爱丘山”的本性,洽适、舒展地享受本真生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更是告诉读者:该诗重在借物喻志,表达作者的生活理想——道家提倡的淡泊无为的“真人”生活妙不可言,无需与人辩说。所以“山气日夕佳”应理解为重在借实景(物质层面)写虚境(精神层面),歌颂道士的隐逸生活之美。假如抛开这种归园田居的隐士生活蕴含的道家真人精神,就难以准确把握此诗表达的陶渊明的情志。如此朴素闲适的生活,难道还需辨析它与“适俗韵”从政之优劣?归园田居,如此惬意,真是难以言状!何需辨呢?此时无声胜有声。把“南山”解读为“南面的山”或“庐山”,就颠倒了该诗写景(境)之虚实比重,只有解读为“终南山”,才更契合该诗的风格和本意。
《归园田居(其三)》的首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之“南山”是“悠然见南山”之“南山”?未必。虽然“种豆南山下”之“南山”也许是实指南面的山,但那时人口远不及如今稠密,作者种豆不大可能跑到很远的“南山”去种。“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仅此不足以推断陶渊明的家距种豆之“南山”远,因为可能是他抓紧时间除草,所以才劳动到披星戴月荷锄归。既然此“南山”应该离家不远,所以把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见南山”解释为“远远望到南面的山(或庐山)”就不合情理。虽然“他那时的住处,位于庐山之麓”,但是,假如真是确指庐山,似乎直接用“庐山”更好,不宜以“南山”来指称,毕竟在东晋庐山比终南山名气大,讳言“庐山”之名,似无必要。基于陶渊明对隐逸生活之自由闲适的热爱,我们甚至可以合理地把“种豆南山下”之“南山”解读为既实指南面之山,又虚指象征长寿之南山(终南山)。被誉为“道家思想集大成者”的庄子在《逍遥游》等文中有很多超越现实的奇妙想象,陶渊明在该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应理解为主要是写相对于物质层面的实景美而言的精神层面的“虚境”美——一种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虚实相生的意境,犹如国画中的山水画,并非重在写实,而是重在写意(此“意”是相对于实物之“实”而言的“虚”,即精神、旨趣之类)。于是,“悠然见南山”之“悠然”就应理解为主要是指时间久远,而非空间长远。
正因为认同“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道家精神,厌恶官场的繁文缛节、明争暗斗,所以陶渊明吟咏:“鸟倦飞而知还”,“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毅然顺应本性,辞官回乡,返璞归真。如果不从道家思想之崇俭尚朴、贵柔全生的角度理解《饮酒(其五)》等诗,就会疏离陶渊明作为道家隐士的精神气质,误解他的诗意。
陶渊明虽违背少时“爱丘山”之本性,“适俗韵”从政,“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其一》),但写《饮酒(其五)》时已迷途知返。经历入仕,道学学养愈深,出仕之心愈切。只有从道家养生思想的角度理解《饮酒(其五)》,才能正解陶渊明诗的深意。康保成在《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中认为陶诗中的“南山”是指终南山,但误解他“归隐的主要原因是为躲避当时政治风云可能造成的祸患,同时也在等待着出山的机会”,这就背离了陶渊明的道家隐士精神。陶渊明一生的“思想演进轨迹大致先儒而后道,由儒入道;前期受儒家影响多,后期受道家影响多,由此形成了陶渊明思想的道家倾向”,“他的任自然、守个性、越生死、忘得失、弃功名、厌官场、追求个性自由、喜山乐水等思想及行为”造就了他的人文品格,构成了他道家思想的主色调。“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这是他对辞官归隐的咏叹。他归隐田园,不是企图东山再起,重踏仕途,而是深受道家虚静养生思想的影响,积极寻求自身解放,获得心灵自由,以求长生久视,所以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颐养天年。在道家先哲看来,天人合一,超然物外,空灵虚静,身心和谐,就可望长寿。陶渊明《述酒》诗“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在晋朝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陶渊明在自己认同的晋朝都不愿再做官,对自己厌恶的刘宋王朝,更不可能有做官的意图。辞官归园田居时,“陶渊明澹泊心、自由心彻底觉悟”,所以他归隐不是伺机出山,而是修真养生,期望长寿!
陶渊明晚年悔悟自己长期嗜酒导致儿子智能低下。他好饮酒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受孔子影响而非受老庄影响。中国酒风之盛,与孔子好酒不无关系。孔子“食不厌精”,对饮食这挑那挑,却说:“惟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孔子好酒,尊孔久,自然酒风盛。从时间相隔的远近来看,陶渊明嗜酒可能受竹林七贤的饮酒风气影响更大。“以饮酒象征政治不合作,来自竹林七贤。”不宜认为陶渊明好饮酒主要是受老庄思想影响,因为道家先贤老庄不好饮酒,《道德经》没有一个“酒”字,《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酒非朴素之物,很难说酒是崇尚俭朴的老庄所好。即使把庄子的“饮酒乐,不选其器”的思想视为一种与孔子不同的饮酒观,也不宜因在《庄子·杂篇·渔父》中,庄子借渔父之口说:“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就认为庄子好饮酒;只宜理解为庄子以饮酒为例,论证朴真自然胜于礼仪藻饰——“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杂篇·渔父》),圣人真人的精神品格是“贵生乐活”,不受世俗礼仪的不当束缚。
读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既要欣赏其艺术之美,又要认清其是否有理性缺憾,在艺术美与科学理性之间寻求平衡,不为艺术美感遮蔽理智光辉。陶渊明既继承了老庄修身养性之重内轻外的思想,又在饮酒方面对老庄的俭朴理念有所违背。大道至简、简朴清虚是道家贵柔全生的修养法式。以老庄的核心思想——俭朴观审视,人应该很好地节制欲望,乐于过简朴生活,如果贪财、贪权、贪色、贪美味、贪功名,就难以长生久视、寿比南山。
读陶渊明的《饮酒》诗,要对陶诗流露出的道家精神追根溯源,珍爱、研读、深悟道家圣典《道德经》(又称《老子》)和《庄子》。面对危机,“西方人开始从东方道学中寻求哲学智慧,以解决现实问题。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认为《道德经》‘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美国学者蒲克明预言未来‘《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为何生长在基督教世家的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在做了多年基督徒后彻底放弃基督教信仰转而推崇道家思想?“老庄的‘道’与《圣经》的‘上帝’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老庄的宇宙视野下,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中心价值,而《圣经》透露出的是唯一的、独断的中心价值,它不允许各种不同的中心价值的存在。”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很多中国人对《道德经》和《庄子》很陌生,有些人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缺乏民族自信心,这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是很不利的。我们中国人应该回归大道,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应该从欣赏陶渊明《饮酒》诗,进阶到珍爱、悦读《道德经》和《庄子》;应该汲取道家思想精华,乐于过简朴生活,不仅对饮酒之害保持高度警惕,而且对人祸之首——贪奢保持高度警惕。
①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92页。
②康保成:《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③④任重、陈仪:《陶渊明转向道家的思想轨迹》,《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
⑤邓小军:《陶渊明〈述酒〉诗补证——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⑥邓小军:《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⑦邓小军:《陶渊明〈饮酒〉诗作年考——兼论“亭亭复一纪”之年代问题》,《晋阳学刊》2007年第5期。
⑧《庄子·天道》,〔清〕王先谦集解,方勇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第150页。
⑨张金升:《庄子的饮酒哲学》,《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1年第8期。
⑩葛荣晋:《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载于《光明日报》2012年9月20日,第15版。
⑪⑫陈鼓应:《道家的人文精神》,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76页。
作者:
杨柳青,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先秦思想、刑事诉讼法学、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