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2015年1月,肇庆东站正式运营,意味着肇庆跨进了高铁时代。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高铁开通对肇庆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铁;肇庆旅游经济;影响;对策
一、肇庆旅游业概况
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肇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发展迅速,2016年全市城市接待旅游者人数3381万人次,同比增长15.5%;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236万人次,增长9.6%;旅游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18.4%。由此可见,旅游经济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肇庆东站概况
2015年1月26日,肇庆东站正式运营,意味着肇庆跨进了高铁时代。肇庆东站设置为贵广铁路和南广铁路的交汇点,与广佛肇城际轨道站房连为一体。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及柳肇铁路,是沟通珠三角地区与大西南地区重要的大运量、快速通道,在进入广东后第一站并站于肇庆东站,形成区域性枢纽站,这将为肇庆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三、高铁开通对肇庆旅游经济发展影响
(一)高铁开通对肇庆旅游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提高肇庆客流量。肇庆东站开通,解决了制约旅游城市肇庆外部交通发展的瓶颈,构建安全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改善肇庆与主要客源地的通达条件。 从调查数据得知,肇庆东站的开通运营对高铁周边的旅游景区产生较强的拉动作用,城区酒店的开房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2、激发消费者出游欲望。高铁极大地缩短交通时间,降低旅游成本,引发了消费者的出游欲望。肇庆是广东“后花园”、天然氧吧,高铁开通,使珠三角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游客数量激增,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快速而便捷”到达目的地的期望。
3、优化旅游规划结构。高铁开通,肇庆市区的中、西、东片区各自有不同的旅游发展定位。以岩前休闲半岛为中心,以城市休闲为推广点,打造城市旅游核心区,在打造休闲设施的同时,引导岩前村发展文创、民宿、旅游特色商品销售的旅游休闲业态。
4、促进旅游产品创新。借高铁开通的契机,凭借肇庆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提升旅游竞争力。比如“乘高铁,游肇庆,赏端砚,品美食”,“乘高铁,来肇庆休闲度假”等一系列旅游活动。推出“肇庆行”、“肇庆有礼”多款旅游产品,包括特色零食、礼品袋、扇子、丝巾等。
5、扩大相关行业规模。高铁开通运营,刺激了来肇庆游玩的游客流量增长,同时推动了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旅游行业的规模。调研得知,游客钟情于肇庆的特色美食,这给肇庆特色餐饮发展带来了商机,有助于特色餐馆的的升级改造,形成规模效应。
(二)高铁开通对肇庆旅游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面临周边旅游市场空间竞争。高铁的开通,给肇庆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的交通和潜在的市场,同时也面临着周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肇庆东站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的交汇点,对于西连大西南、东临广州佛山的肇庆市而言,其短期内可能会面对“虹吸效应”、“过道效应”以及“同城效应”:一是由于广州、佛山等地比肇庆有更强的综合吸引力,本可以由广西、贵州流到肇庆的资源和肇庆原有的各类生产要素会流入发达地区;二是由广州、佛山等地打算来肇庆投资旅游的客人会选择流向成本更低、资源更具吸引力的广西、贵州,使肇庆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2、公共交通设施运营能力有限。肇庆东站是建立在鼎湖城市郊区,距离市中心有一段较长距离。肇庆东站接驳城区的公共交通体系不算完善,到站游客需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到达各个旅游景点。公共交通设施的不完善造成游客来肇庆旅游过程中的不便利,将影响高铁旅游的发展。
3、“通道效应”突显。调查数据显示,到站旅客70%的来自肇庆本土,省内其他地方的占15%,广西及贵州等占15%,到站的外地旅客,多为探亲、访友和务工,少数为商务和旅游。可见旅游流空间流向和流量差异明显,形成“通道效应”,只是加速珠三角客源与广西、贵州等地的客源流动。
4、旅游产业合作不紧密、区域一体化程度不高。自高铁开通以来,肇庆与高铁沿线其他城市的旅游产业合作紧密性不够,各城市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产品联线、抱团一体的程度较少,使得肇庆旅游业出现了持续竞争力不强,增长速度不快、市场占有率不高的层面。
四、高铁时代下肇庆旅游业发展对策
面对高铁带来的良好契机和严峻挑战,肇庆旅游业必须合理规划,以适应高铁时代的发展,促进肇庆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一)加强市场竞争力,形成独特的魅力
肇庆是大西南地区旅客进入广东、再到广州、深圳的中转地。肇庆作为百年两广总督府所在地,历史文化浸透让肇庆的城市气质有别于广府腹地,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山湖城江的城市格局的优势,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让肇庆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城市韵味。
(二)完善配套公共基础设施设备,提升旅游形象
加快配套公共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为游客提供直通市区的主要景区、住宿、购物、餐饮和娱乐等场所旅游大巴,实现游客进入的无缝对接,同时增加从肇庆东站的公交车车辆数量和班次,加强交通规划,建设地铁设施,不断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增设汽车租赁业务,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提高城市接待能力,提升肇庆旅游城市形象。
(三)开发特色高铁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肇庆与西南地区都拥有喀斯特地貌的风景,旅游产品存在一定的同质化,需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与创新,建设一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如具有特色体验型的夜间旅游产品。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对老品牌产品进行创新,扩大品牌效应,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吸引和挖掘市场新消费群体,以适应旅游市场发展。
(四)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互惠共赢
肇庆东站作为贵广线、南广线交汇点,须加强与珠三角、大西南地区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大型旅行社的对接,推广自身特色旅游产品,开拓广阔客源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自筹项目:高铁对肇庆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5ZC-05)
作者简介:黎达文(1970-)女,广东肇庆,肇庆学院旅游学院高级旅游经济师, 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景区规划、景区管理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