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大县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

2017-07-14 19:39刘兴术
神州·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刘兴术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我们国家形成很多独具特色的农业大县,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经验,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高额的打工工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从事农业的人群,导致务农人员急剧下降,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对农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劳务大县的农业发展前景探索,是我们目前应该仔细钻研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劳务大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政府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实行了多项惠民,利民的政策,始终立足于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角度,坚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各地区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措施,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业的发展,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农业越来越被动,与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不协调,因此尽快的调整农业结构成为了我们当前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讨。

一、当前各农业大县农業发展分析

(一)当前各农业大县农业现状

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县都是以农业发展为主,其农业发展正在逐步改善,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很多流动人口开始逐步回流,农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农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农业产量不佳、农民在农闲期间没有收入来源以及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因此我们的劳务大县的农业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下面我们就农业发展的特点展开进一步探讨。

(二)当前各农业大县发展特点

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不同的特点,针对各农业大县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其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产业链条短缺,农业发展不稳定。农业发展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农业发展周期也比较长,主要包括种子收集,耕种,收获,销售等四大环节,在农忙期间,农民工作量巨大,但是农闲期间又没有工作,农民增收受到很大的阻碍;(2)分散经营,规模效应差。在我们国家的土地都是按人头进行分配的,土地整体来说较为零散,这就导致小农生产问题严重,每家每户分散经营,种植较为困难,最后流入市场还会出现价格竞争的问题,对农民收入的增加非常不利;(3)劳动力流失严重,务农人数下降且劳动人口专业知识薄弱。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的人口大多是年龄较大的人群,这一部分人群对专业技术掌握程度低,严重依赖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作效率低下,不利于农业的发展;(4)农产品增产主要依赖化肥、农药的使用,很大一部分农户一味地追求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土壤污染,而且导致农产品农药含量大大增加,变相降低农产品的出售价格,不利于农民增收。

二、劳务大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农业市场在现阶段也属于开放市场的一部分,很多人一味地去追求高利润,导致农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人由于对市场情况不了解或者贪图小便宜购买劣质种子或者低质量的种子,最终导致一年的产量受到影响,使得农民的收入大打折扣,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产业链的延伸,农民要想增收,仅仅依靠农业补贴和农作物的出售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要更多的关注农业产业的延伸,比如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比如葵花籽的种植,不能仅仅停留在种植的层面,而要延伸到葵花籽的加工,可以加工成葵花籽油,或者熟制品,简单的加工程序,不仅利用了闲置的劳动力,还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

(二)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应

扩大生产规模对农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在扩大生产的规模上是有以下诸多优点的,首先,扩大生产规模可以产生集聚效应,当一个产业形成规模以后,往往会产生集聚效应,在农业上的表现主要为劳动力的集聚、生产工具的集聚、销售平台的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资源和节约成本;其次,扩大生产规模可以充分利用器械,扩大机械化作业范围,传统的农户经营由于彼此的沟通问题,很难做到统一的机械化作业,当扩大生产规模以后,沟通问题就不存在了,机械化统一工作,减少失误的同时还加快了速度,一举两得;还有,扩大生产规模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形成特色农业。

(三)普及农业专业知识,调整人力资源配置

在根据传统经验种植的同时,也要采取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因此就需要专业的培训来提高农业种植户的农业相关知识,培育新型农民,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不同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适用性。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出优秀的学员,对他们进行更加专业的知识培训,养成一批专业的农业指导员,然后进行地区分配,让他们对普通农民遇到的农业问题进行讲解,降低当地的农业种植失误,合理的促进专业知识人员的资源配置。

(四)壮大“绿色”产业发展,造就农业特色

在当前社会,人们对农业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绿色”这一个词语上,任何农作物一旦与“绿色”这两个字挂钩,其价格是普通农作物的几倍之高,因为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卫生,因此在部分环境优美的地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种植,我们更应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种植特色,这样我们的农作物将更加容易销往市场,也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

小结

农业问题始终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我们就劳务大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普及农业知识,调整人力、壮大“绿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四个方面来研究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小春,《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财政支持农业产业结构浅谈,2014.

[2]汪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基于循环经济视角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2016.

[3]成德宁,李燕,《经济问题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2016.

[4]李玉芬,《农业与技术》,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建议,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工位大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