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娟
摘要:本文论述了《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意义,价值;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找到小学进行传统文化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抓手—《弟子规》;创新地分阶段诵读、理解、践行,并形成理论成果;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阶段分步阐述了實践过程。围绕德润校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以礼仪、礼貌、礼节等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内容,以遵守《规范》《守则》,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为突破口,坚持人文德育、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实施以激情励志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的“双德育”为主导,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培养“优良习惯和品质”为目标,以“激励教育”为策略的“大德育”。 与学校其他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教育系列实践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德行”入手,通过践行“弟子规”系列活动,从诵—演—悟—行,步步深入;从学生、教师、社会、家庭多方面入手,为培养品德优良的“人”而努力。
关键词:践行“弟子规”;学做“有德人”;理性平和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难点所在。《弟子规》是圣人的言行,是世人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弟子规》中共有1080个字,讲了113条规矩。囊括了许多德育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沉香救母》、《铁棒磨成针》等等,如果以此来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持之以恒的教育、影响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弟子规》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六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弟子规》不仅告诉人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还告诉人们具体的做事方法,我们在其中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使人们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达到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中都能与人和谐相处的目标。
一、践行“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校有必要开展《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围绕德润校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以礼仪、礼貌、礼节等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内容,以遵守《规范》《守则》,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为突破口,坚持人文德育、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实施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培养“优良习惯和品质”为目标,以“激励教育”为策略的“大德育”。 与学校其他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践行“弟子规”,学做“有德人”》主题教育系列实践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德行”入手,通过践行“弟子规”系列活动,从诵—演—悟—行,步步深入;从学生、教师、社会、家庭多方面入手,为培养品德优良的“人”而努力。
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和创新点。
目前,对于《弟子规》以及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像一股春风一样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我们随处可见有特色的方法,现象出现。如何将《弟子规》的践行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如火如荼。我们的创新点在于:
“两学一做”践行《弟子规》
“一学”一年级学生利用早午读和间操诵读的时间,一个月内必须会背《弟子规》;“二学”每天上下午课间操,学生站在操场上,正衣冠,立端正之后要恭恭敬敬地齐诵《弟子规》;每节课上课前二分钟,全体学生需起立,正衣冠,立端正之后全体齐诵《弟子规》“余力学文”部分。(里面详细列举了课堂上应该怎样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做”:每月一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小学生守则,有侧重地举行形式各样的践行活动。例如:“每日一善”活动,让学生“分善恶,寻善源,行善举,思善念,扬善行;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记“积善成德日记”。在学校,把《弟子规》内容纳入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常规管理中;在家里,制定《学生在家行为习惯记录表》,进行跟踪记录,年终评比“感动一小十大少年”。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进行践行“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3.以班级文化和小组建设为依托,培养学生团结向上,奋勇争优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激情励志教育。到高年级时,生活习惯良好,行为举止文明,学习态度乐观,成长目标明确。
4.以点带面,通过一小学生践行“弟子规”与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联系家庭和社会,全面提高我县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素养。
(二)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两学一做”
1.“两学”:全员参与,全校齐诵《弟子规》。学校制作了《弟子规》习诵活页卡,通过晨读,课前2分钟读,上下午大课间读,在家每天5遍读的形式,全校师生熟诵《弟子规》,每天对照《弟子规》要求进行内省。
2.“一做”。第一小学践行“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工作实行校长总负责,教务处、德育处具体负责,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直接负责。年级组整体发展,少先队通力协作,家长密切配合,社区活动紧紧跟上的长效实践机制。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学生践行“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活动中去。
举行《弟子规》诵读比赛。
将《弟子规》全文制作成歌曲,在广播室循环播放。
在践行《弟子规》阶段,学校将积极参与并指导班主任工作。
少先队成为践行“弟子规”与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的主阵地和展示窗口。
以“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践行《弟子规》”为依托,通过形式不同的家校沟通,共享成长的快乐。
通过教师外出学习,促进践行“弟子规”,学做“有德人”活动的深入开展。
总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鼓舞下,结合《弟子规》,在小学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义重大,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文津亲仁 《弟子规》 百衲本[M]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京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版 6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