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之美“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就是说玉本来是石头,在数千年漫长的人类活动中,它的坚硬,美丽逐渐被人类认知并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形成了文化,才有了玉、石之分的概念,这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没有人的认知也就没有玉,所以谈玉离不开人,谈人离不开玉,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玉文化。从此玉有了灵魂与生命,它在人类面前变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或收藏于室内,或把玩于掌中;或佩带于自身,无一不是一种体现个人身份与文化层次、规范自我行为、展示私家财力,进而美化个人生活及生活空间等等。其中更有很多尚不为人知的奥妙。
关键词:琢玉;做玉;制玉;治玉
莆田是福建省漢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乡。而出生于1971年福建莆田的林海芳13岁受家乡雕刻的影响跟着木雕师傅开始了学徒生活,木雕花卉的纹样是基本固定的,学习了两年的他很快掌握了这些固定的花卉技法雕刻。一次去庙里参拜经历使他感觉比起日复一日雕刻同样模式的花卉庙里的圆雕佛像或狰狞或慈祥更加吸引他的眼睛,于是他进入寺庙开始了人物的雕刻学习。也许是机缘巧合,在庙里雕刻被一位香客看中了他的手艺,这位姓吴的老板是为台湾的珠宝商问他是否愿意去做珊瑚雕刻,那时的林海芳对于珊瑚的了解知之甚少,处于好奇去看珊瑚,到了吴总的珊瑚工厂珊瑚的色彩浅粉红—深红色、橙色、白色。制品大者用于雕刻人物、花乌等工艺品,漂亮极了,对于村子里出来的他而言第一次被这么漂亮的材质所吸引于是开始了6年的珊瑚雕刻。也许真的是在冥冥之中,在上海的张总做玉石生意开始招收雕刻师傅,抱着尝试的心态去看看于是他到了张总那里,由于踏实肯干没过多久张总选派他到北京像大师李博生先生学习琢玉,就在2003年他遇到了这位改变他命运的老师。
也许没有李博生就不会有现在的林海芳,这一师生情已经有15年之久。李博生先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简单的做玉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其做玉人精神的影响,一个匠人的林海芳升华到手艺人的林海芳。但这一转变并非易事,从自己的学艺生涯来看,他总是断断续续的学习,从来没有系统的知识,也没有接触比较理论化的书籍。而现在跟着这样一位国家级大师,从一代艺术大家王树森到李博生再到自己这一代,刚开始的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在尽力跟随大师学习。学艺的日子是枯燥乏味的,师傅常说你在琢磨玉,玉也在琢磨你的性情。做玉不要那么匠气,不要让玉欺住你。你在雕琢完善一块玉、一件作品的同时,也雕琢完善着你。这个雕琢就是修理,把该修理的部分、该滤掉的部分修理好、过滤干净,剩下的,就是那些精华的东西。做玉是在干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时时刻刻地不断审视着自己的作品,给自己的作品挑毛病,去掉一些毛病就又前进了一步什么时候看出毛病来了,他就是你自己的最高水平。
刚开始的他普通话也不好和大师的沟通从语言到精神上都很难达到默契,对大师说的话也是一知半解,但总是在不断的琢磨大师的话,以前的雕刻只是单纯的造型,做活时只是在玉料上画个大概线条,线条仅仅是定位的工具。但在大师这里从想设计稿到琢磨大师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及其严谨甚至是苛刻的,这一点是最难的,刚开始林海芳只是觉得做活就是做工,这也是大师常常训斥他的地方,渐渐的他也体悟到这里的每件作品在不是一件简单的商品,而是有生命的艺术收藏品,做的玉是活的不是死的,是有灵魂的。更随大师的设计思路到系统的绘画再到造型,从基本功学起人体结构人体解刨及工笔绘画。有句口诀,“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说明前三年不过是获得一种吃饭的本领,做些式子活,再学三年便是对造物的创意,是修养的物化,是发挥自己的灵性和才智了。他深切的感觉到自己的手艺人生涯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只有不断的努力做活才能不断的进步。他总是怀着感激的心情说自己是幸运的,在李先生从“手琢”到“心琢”再到“神琢”,一代艺术家的发展最成熟的“神琢”时期跟随着他感觉做的每件作品都是自身的一大进步。
琢玉阶段玉的减法造型不同于雕塑的加法造型,在加减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师傅常说的带有加法意识的做减法,每动一砣就意味着造型结构的整体变化,这一点特别像中国的禅味即减法就是加法,手中是减法脑中是加法。在加减过程中幻化自己心中的造型。
如果做玉人有三个阶段即“做玉,制玉,治玉。”林海芳走到了第二个阶段,作为李博生先生的学生他想继续努力突破自我不断的向前进步。作为第三代的做玉人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做玉是从古老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先进的工业社会一直延续的传统行业,新石器时代古代先民探索和总结的制玉工艺程序已近完备, 初步形成操作规范, 玉雕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后世历代玉雕技术, 都可以在此找到渊源。
此后直到汉代,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制玉工具逐渐向金属工具过渡。 汉代以后, 随着铁工具的大量运用, 古代制玉工具已基本齐备。此后数千年, 制玉工艺虽数次起伏, 但直至上世纪制玉工具再无大的发展。对于自汉代的后期完善了做玉形式及铁质工具以后,一直延续了3000多年,直至19世纪60年代的脚蹬手磨传统治玉方式和工艺,基本工艺方法上也并未脱汉代玉器窠臼。虽然现代社会玉不在是等级最高的统治阶层所独享的但是玉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变,玉是为人祈福的,做玉人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条,玉不是其他材质所做的形式都可以移植到玉上的,它自身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虽然这一行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有着大量的商业化膨胀发展的趋势而玉文化自身的内涵并不能被摧垮,这是每一代真正做玉人所要坚守和发扬的文化,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沉淀自身的内在才能最终走到“治玉”这一阶段。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文化的传承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调整的,但从王树森大师到李博生大师在到林海芳这种一代代做玉人本身就是中华玉文化的品格载体。
玉的切磋琢磨其实也是对做玉人的历练,做玉十多年让林海芳份内心更加完美和强大,也许这真是他所最求的人生体验。
作者简介:林海芳(1971--)福建莆田人。现为莆田市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张铁军珠宝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