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听”正确“练”调节“唱”引导“说”科学“教”

2017-07-14 22:12刘尧丽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美感气息

刘尧丽

“喊唱”是指学生在唱歌时不用优美的声音“美美地唱”,而是用自己的嗓音“大声地唱”。目前,很多学生在音乐课上或音乐课外喜欢这样唱歌。这样唱歌,不仅不能听清伴奏,极易出现“走调”现象,而且缺乏音乐的美感,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害。教学中,我采用了学会“听”、正确“练”、调节“唱”、引导“说”、科学“教”等几种方式,有效地杜绝了“喊唱”现象:

“喊唱”的危害:1.损伤声带,使嗓音失去原有的色彩,破坏自身声音的美感;2.使音乐课上的歌声缺乏美感,容易“跑调”(或低或高,出现不和谐的多声部),3.不利于音高概念的形成和有害于乐感的培养,4.丧失了音乐的审美教育的宗旨。作为音乐教师,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纠正这个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的演唱方式。

为了能有效控制“喊唱”现象,我做了相关的调查,寻找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1.对声音美感的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大声唱就好听;2.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3.个别调皮的学生比赛“看谁的嗓门大”;4.少部分学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有教师的原因:1.没有科学、合理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单独辅导时);2.没有系统地对他们进行训练,教给他们科学的发声方法;3.缺乏对孩子们进行音乐中的审美教育,没有让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当然,还有歌曲自身的原因,那就是部分歌曲高亢、嘹亮,让一些同学们不自觉地、兴奋地“喊唱”了起来。

针对以上原因,教学中我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使学生们的“喊唱”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会“听”,提高审美观念

优美的声音,美好的情感是表现一首歌曲的最基本的条件。而要让学生有“优美的声音、美好的情感”就要提高学生对声音美感的认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让学生多听,多看一些优秀的声乐演唱歌曲,并做出适当的说明,让学生懂得不是所有的歌曲都要唱得那么响,不是唱得响亮才好听。响亮是要讲究方法的。有力度的控制、强弱的搭配、气息的支撑,才能唱出美妙的歌。例如,《我是草原小骑手》,我通过范唱让学生知道,強音是在歌曲中表达强烈感情的几个音,大多数还是中等音量,用气息控制好,口腔打开,声音就会很好,通过不断对比聆听,对比学习,学生就会逐步建立起声音的美感观念,另外,我再让学生接受一些优美的、舒缓的歌曲,像《夜》《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小白船》等,这些都是需要歌唱者轻柔地演唱的。这样的歌曲学生练得多了,自会削去“喊唱”的锋芒。

二、正确“练”,掌握科学发声方法

发声练习,是培养、训练孩子们“有美感声音”的基础。面对爱“喊唱”的孩子,应当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一些发声练习,能有效控制他们的唱歌口型、气息与力度。如:

1=C-F

35 | 66 5|1234|5-|5432|1-||

(师)小猫爱吃鱼,(生)鱼,鱼。

这是和他们教材相配的发声练习。旋律跨越不大,也很柔和,更好的是气息控制要求强一些。这是控制他们“喊唱”的很好的发声练习:

首先定位口形。我做好示范,要求他们口形不能张太大,也不能张太小,像困了打哈欠时的状态,像口里含着半口水的状态。

其次控制气息。气息是支柱,一定要吸足,控制住。但这个吸气不是平时肤浅的吸(他们好使劲往上吸,吸到胸腔),要深深地吸到腹中(勒腰带的地方)并往外撑(像便秘时解大便的感觉),然后再慢慢地把气息输出。我认真地,耐心地做着示范,并让他们逐个地摸我的腹部,感受我的气息的变化。我再逐个摸他们的腹部,指导正确地气息变化。

第三是控制力度。力度由弱到强,即使是F调的高音处,也不会再有扯嗓子喊叫了(此时,有气息支撑)因为面部有微笑,口腔张开,鼻孔撑开,他们也就不便再喊叫了。

三、调节“唱”,感受音乐的魅力

情绪激昂的歌曲,学生最容易出现喊唱,比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激情昂扬,音域跨度较大,高音区学生容易出现“喊唱”。面对这些激昂的歌曲,我在演唱技法上进行细致指导与处理。主要还是采用聆听录音中的演唱来感受什么叫“唱歌”;再者就是聆听教师的对比范唱,来辨别何为好听的演唱。通过这样方式的引导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来唱歌,效果比较明显。再说,他们的“喊唱”其实就是本嗓演唱,多唱几遍之后,嗓子疲劳、疼,他们也不会总是这样唱了。

四、引导“说”,提高思想认识

“说”,指的是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思想把握,情感引领。面对不同类型的歌曲,我采用不同的语言引导。比如《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我就引导学生走进寂静的夜晚,人们都渐渐地进入了梦想,星星睡了,月亮睡了,鸟儿睡了,狗儿也睡了,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也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样的情景我们的歌声应该如何才不会把亲爱的妈妈吵醒?孩子们自然明白要把感情控制在轻柔的声音里;《我是草原小骑手》,辽阔的草原上,我用娴熟的本领骑着马儿奔跑,那心情,真爽,我不由地唱起了歌儿。这时候的歌曲表现肯定不再是轻柔的,要有力度的,但是需要控制的,怎样控制呢?听老师来范唱(教师采用“喊唱”和有力度控制地范唱让学生通过对比来辨别怎样的演唱是正确的,好听的)。面对爱“喊唱”的学生,我在教学引导时减少了激发激情地说,增加控制“激情”的说,提高“柔情”的说。通过这样的说,让学生将自己潜在的“柔情”发挥出来。同时再通过实地练习(反复地多唱),讲解事例,让学生明白“喊唱”带来的危害。而为了保护自己的嗓音,必需改掉这些坏毛病。有了亲身感受,他们也就不会再“喊唱”了。

五、科学“教”,提高教学效果

有很多老师在上音乐课不是认认真真地指导、教唱,而是认为随便拎个录音机一放或者是弹琴让学生跟琴唱唱就可以。

首先,我们要求各位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交给孩子正确的演唱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演唱意识与演唱能力,对孩子进行音乐审美教育,不能嫌麻烦而弃之不教。其实,只要教师从一开始细致、认真、系统地交给孩子们音乐知识,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以后,以后的教学便会很轻松了。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具有声乐训练的丰富理论、实践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同时还要具备敏捷的辨别声音的耳朵和思维能力,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歌唱道路上来。

其次,每一位音乐教师要明确音乐课的教育任务:兴趣培养、审美教育、育人功能、综合技能等的训练途径,所以教师们务必要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大喊大叫是体现不了“美”的,只有注意声音的表现、情感的体现、乐曲内涵的处理,才会达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

“喊唱”现象是存在于音乐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正确、科学、系统地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注意以上几点,做到全面调节,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那么,这种现象就会避免。希望有“喊唱”现象的学生们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早日走出“喊唱”怪圈。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魏集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音乐课美感气息
自然的气息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