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元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
许金元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由于具有诸多的优良特点,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研究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以及应用已经变成一个重要的课题。受到系统复杂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维护系统的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基于此,本文会重点介绍其测试结构模型和性能测试流程及应用两个重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1.1 计算机应用系统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是组成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主要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外围接口以及外围设备组成了计算机基本硬件的重要部分。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高级语言等共同组成系统的软件部分。通用支援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包共同构成整个系统的软件[1]。
1.2 系统性能
及时性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重要性能体现,因此通常会使用及时性的符合程度表述系统性能。对用户而言,响应时间是最直接的性能指标,时间越短,代表系统的反映速度越快。对系统的运维人员来讲,除了对响应时间的关注,还会对系统的架构、编程所用的代码以及数据结构的内部因素进行重视,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不断优化才能不断提高系统的性能以及稳定性。
1.3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
使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在不同的状态下对系统进行测试,通常包含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荷载三种模式状态,对次数的控制达到最终的测试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试时,应该保证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1.4 性能测试的重要性
应用系统的性能随时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对企业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性能测试可以及时规避风险,提高稳定性。具体表现在:性能测试是系统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用户的体验;是系统扩容规划的重要依据;更是节约成本的重要方式。
运行环境、业务状况以及用户使用情况等多种因素都会对系统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业务角度和系统角度是通常考量的两个方面,据此,给出合理的性能结构模型。
2.1 系统性能指标
新的性能结构模型中资源利用率、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系统处理能力、网络吞吐量、并发接入能力是六个反映系统性能的指标参数。通过对使用资源以及资源总量的比值可以确定资源的利用率;用户通过发出请求信号到客户接到到回应所消耗的时间就是响应时间;在同一时段接入系统开展业务的用户数量就是并发用户数;在软硬件的共同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就是系统的处理能力;在网络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总量就是网络吞吐量;系统同时可容纳的最大用户数就是并发接入能力。六个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其综合情况共同用来反映系统的性能状况。
2.2 系统性能影响因素
环境、业务、用户等因素都会对系统的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开始出现时,同种系统表现出来的性能也会大相径庭。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等共同组成环境因素[2]。此外,软硬件的类型以及系统的配置情况也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发用户数、交易类型以及数据量等共同构成业务因素。用户因素指的是用户本身对系统的具体操作。在对系统性能进行描述时,应该确定性能要素的前提,以上三个要素每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系统性能的变化。
3.1 测试调研阶段
测试的调研阶段首先应该建立有效的实施团队。注意将不同的测试任务分配给具有相应工作能力的人员,提高测试效率。其次是需求调研和分析。对系统的业务装康、用户信息、系统架构、功能信息以及系统安全等多方面进行调研,确定初步测试草案。最后就是有制定好的草案开始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起止时间以及测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注意报告的撰写工作。
3.2 测试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作为性能测试的重要阶段,主要包括方案设计、测试环境准备、测试案例编写、测试脚本开发以及相关测试数据准备。在方案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包含以下内容:测试目的和范围、测试模型设计、测试策略以及测试环境要求。对脚本开发测试应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应该通过录制和撰写完成脚本代码的生成工作。其次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最后设定合理的检测位置,确定检测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测试环境准备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具体表述,同时在环境差异方面加强重视。
3.3 测试执行阶段
借助测试工具对需要测量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测试,对其中的缺陷以及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以后的改进提高可靠的数据。在执行阶段可以采用控制因素测试以及多次测试的方式来增加数据的可靠性。
3.4 测试报告阶段
测试报告中包含的内容应该有测试的起止时间、测试的范围以及测试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将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准确表述。在具有环境差异的情况下,应该对环境因素进行准确表述,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进行对比性分析,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在报告的结论部分需要对问题以及缺陷进行准确表达,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3]。
3.5 测试总结阶段
测试总结就是对测试的任务以及技术进行一定的概括,同时对其中的重要数据结果进行归档处理。同时对测试结果提出具有统一性的建设性意见。
3.6 使用测试流程进行应用
使用以上的科学方式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顺利检测出资源利用率、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系统处理能力、网络吞吐量、并发接入能力六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从而科学的反映被测试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测试性能技术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测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影响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在具体测试时应该对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不断改进测试技术,使计算机应用系统更好地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
[1]孙鑫鸽.计算机应用与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2-16.
[2]李霄.郭彤.王常洲.企业计算机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3):87-88.
[3]李霄.王常洲.田雅.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J].软件.2013(04):69-73.
许金元(1974-),男,汉,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常德市,副教授,计算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