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芬++王秋利
【摘要】从说谎策略能看出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本文根据已有研究,结合实际观察案例,具体分析了幼儿说谎的四种策略水平——零策略水平、“假装无辜”策略水平、制造“虚假信息”策略水平、“联合”策略水平,并分析幼儿这四种说谎策略背后反映出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说谎策略;心理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4-0044-05
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说谎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1〕这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成熟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认为,3岁以下幼儿说谎多为无意说谎。他们可能因为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而说谎。例如,妈妈曾答应会买一把玩具枪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孩子。虽然妈妈还没有买,但孩子可能会对别人炫耀说他有一把很厉害的玩具枪。他们也可能因为缺乏知识而说谎。例如,爸爸让孩子去厨房看水壶里的水有没有烧开,孩子看到“呼呼”的白汽就回来报告说“水开了”。他们还可能在成人的影响下被动说谎。例如,家长看到孩子满身泥巴,便问孩子:“是不是某某把你推倒的?”这时孩子可能会配合地点点头。以上“说谎”行为都属于无意说谎,是一种不自觉的“说谎”,与道德品行无关,主要是由幻想与现实不分、理解性心理错觉等导致的。4岁之后,幼儿可能会出于保护自己免受处罚等目的而说谎,这是幼儿社会认知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当幼儿开始对说谎行为有所认知后,可能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有意为之,并采用相关的“策略”去说谎。从无意说谎发展到有意说谎,这是幼儿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如推测和判断他人的动机、意向、情绪、意图等心理状态的认知能力。心理理论正是说谎时必备的社会认知能力。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2〕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3〕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成熟”说谎的关键。〔4〕无论是对说谎的认知,还是有意说谎行为的产生,都涉及幼儿对事实或情境中意图和信念等的认识。Leekam指出,说谎能力是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这种发展依赖于幼儿对他人信念理解能力的增长。〔5〕说谎水平的发展很好地体现了心理理论从“获得”到“使用”不断进阶的过程。〔6〕换言之,我们可以通过对幼儿说谎水平的分析来简要测评其心理理论能力。
一、从说谎策略看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为具体说明说谎行为背后体现的心理理论,我们在进行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将幼儿的说谎策略分为四种水平——零策略水平、“假装无辜”策略水平、制造“虚假信息”策略水平、“联合”策略水平。〔7,8〕以下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水平1(3岁左右):零策略
该阶段幼儿说谎时基本没有策略,只是一味否定事实,属于行为水平上的说谎,不涉及心理水平上的说谎,即错误信念。因为此时幼儿往往没有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心理理论水平较低。
案例1:老师,我吃完了
幼儿园午饭时间,很多小朋友陆续吃完后得到了教师奖励的小贴纸。这时,一位吃饭慢的小朋友天天(3岁),当着教师的面把饭倒掉了,然后跑过去和教师说:“老师,我吃完了。”他一边说,一边伸手示意要贴纸。教师问道:“你的饭真的吃完了吗?”他看着教师点点头。接着,教师用严肃的语气对他说:“说谎的小朋友老师不喜欢了。到底有没有吃完饭?”他还是点点头说:“吃掉了。”
〔解读与分析〕真正意义上的说谎是蓄意的,即故意让他人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欺骗和控制他人。两三岁的幼儿是蹩脚的说谎者,因为他们似乎不理解是什么让他人不相信自己的。〔9〕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3岁的天天说谎行为还比较“低级”,还不会使用说谎策略。面对教师从关心到略带批评的多次询问,天天始终用“吃完了”“吃掉了”来回答。事实上,天天知道教师看到他“把饭倒掉了”,但是为了避免被教师惩罚,他一味否认。这种说谎行为没有任何策略修饰,他并不懂自己说的“吃完了”并不会改变教师的想法。也就是说,天天只知道自己的愿望——饭没了就可以得到贴纸奖励,却没有意识到他人的信念和愿望,更不会推测他人的行为。天天的说谎不能说是真正的说谎,而是其内心渴望得到奖励和在教师的“威严”下产生的无意行为,是一种类似“本能”的反应,有“掩耳盗铃“的意味。处在这一水平的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较低,思维单向、不可逆,以自我为中心,只能想自己所想,不能想他人所想,不会意识到他人会存在和自己不一致的看法。
水平2(4岁左右):“假装无辜”策略
儿童说谎时常用“我是不小心的”“我不是故意的”来辩解,通过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来保护自己,以达到隐藏自己真实意图的目的。这一水平的幼儿仍无法通过说谎操控他人信念,但对意图和情绪有了初步理解。
案例2:毯子挡住我的脸〔10〕
“快来看我的新衬衫!”4岁的艾伦叫着,她在参加家庭聚会。突然,她发现所有人都在关注1岁的表弟戴维,他正要跨出有生以来的第一步,没有人注意她的衬衫。她感到既痛苦又嫉妒,便转身回房间拿毯子盖在头上,手臂伸在外面,通过毯子缝窥视外面的情况。“我来了,讨厌鬼。”说着,她故意撞到戴维。当她脱下毯子,看到妈妈生气的表情时,艾伦故作困惑地说:“毯子挡住我的脸,我看不到他。”
〔解读与分析〕幼儿对意图的理解有一个发展过程。2岁时幼儿开始初步認知行为和意图之间的关系,常用“我想要”“我打算”等来说明自己的意图指向的行为,即理解行为是由意图(或想法)决定的。3~4岁的幼儿可以辨别哪些行为是无意或有意的,他们认为意图是可以从行为中观察出来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能会意识到事先计划好的行为会成功。5岁之后幼儿会从更多角度去判断行为的真实意图。〔11〕处于隐藏真实意图水平的幼儿不仅对故意行为有了认识,而且还会加以利用。案例中的艾伦便是,她“成功”地“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在艾伦看来,自己的新衬衫最应该受到众人的关注,然而“不懂事”的表弟却抢走了自己的风头。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并且“报复”表弟,她便使出了“假装无辜”策略。她已经计划好,即使失败了也可以“推卸”责任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以免被父母惩罚。当看到妈妈生气之后,艾伦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我不是故意的”,但是用“毯子挡住我的脸”为借口,意在说明“撞到戴维”不是自己主观想要的,是客观导致的,从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故意撞到戴维。这一时期的幼儿会在角色游戏中表现较好,因为他们能够“假装”表现出角色需要的状态,隐藏自己的想法,还会通过一些细节,如“生病了声音会很虚弱”等来使角色更加真实,或者在违规之后,用“不小心”等理由圆谎,如“别人先碰到我,我才不小心碰倒它”。理解了意图和动机的幼儿能够区分同伴是无意还是故意伤害自己,再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他们不仅观察到直接的行为,还“看到”了他人内心的想法。〔12〕
水平3(4~5岁):制造“虚假信息”策略
处于该发展水平的幼儿会通过制造假象、混淆视听等策略说谎,以试图控制他人内心,试图通过制造虚假信息给人以错误信念从而误导他人,这是真正心理上的说谎。处在这一水平的幼儿已经能理解他人的信念。
案例3:她不喜欢吃肉的
中班午饭时间。教师照料小朋友进餐,教育小朋友不要挑食。教师发现阿宝(5岁)那桌有一颗扔在桌上的肉圆,便询问是谁扔的。大家都说是阿宝扔的,可阿宝很镇定地说:“不是我,是晴晴,晴晴不喜欢吃肉的!”教师便一个个问过来,大家都说是阿宝。最后教师叫过阿宝语气和缓地对他说:“如果你承认错误,老师要表扬你,因为你是个勇敢的好孩子!”这时阿宝才红着脸低下头说:“是我扔的!”
〔解读与分析〕心理学家在信念层面上对欺骗作了这样的界定,欺骗即意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致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误区。一旦幼儿具有理解错误信念的能力,就有可能故意给对方制造认知上的差错,从而让对方认为错事不是自己做的。〔13〕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幼儿会想方设法找借口、编理由。从上述案例中可见,中班幼儿阿宝开始运用适当的策略,试图让自己的谎言变得可信。当教师询问阿宝“是不是你扔掉了肉圆”的时候,他故作“镇定”,“理直气壮”地说不是自己扔的,而是晴晴扔的,并且给出了“理由”:“晴晴不喜欢吃肉”。可见,阿宝说谎时不仅是简单地作出口头否认,而且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制造假象”,试图给教师制造错误信念——是晴晴扔的肉圆,并且相信教师会根据这个错误信念去行动——不惩罚自己,而惩罚晴晴。值得注意的是,阿宝以“晴晴不喜欢吃肉”为借口,来使谎言看起来更加合理,因为事实上晴晴真的不爱吃肉。这一发展水平的幼儿已经认识到,别人和自己看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可以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等“障碍”来“迷惑”对方,让对方形成错误信念,从而让自己逃避惩罚。这一发展水平的幼儿的谎言有一定逻辑性和策略性,不像零策略水平的幼儿那样不合逻辑,容易被人拆穿。哲学家丹尼尔·登纳特曾采用“有意图的分析方式”将思维划分成起始、初级、次级三个维度水平。“起始维度”水平不是真正的“有意图”的分析;“初级维度”水平通常只是想影响他人的行为,而不是想影响他人的想法;“次级维度”水平则试图通过影响他人的想法来影响他人的行为。〔14〕案例中阿宝正处于“次级维度”水平。4~5岁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初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主要是一级信念),但对更加复杂的二级信念,即对第三者持有某种信念的理解水平还不高,〔15〕不过,已能够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并据此判断他人可能的行为,從而决定自己下一步该怎样行动,已成为一个小小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擅用权术和谋略,具有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行为倾向)。
水平4(6岁之后):“联合”策略
这一发展水平的幼儿除了能够灵活使用上述策略外,还能够通过提供证据和证人、假装无知等更复杂的策略来说谎,以提高自己言语的可信度。该水平的幼儿已经能理解他人的一级信念甚至二级信念。
案例4:不信你去问问她
小学生彤彤(8岁)的妈妈不让她用零花钱买糖吃。一天,彤彤放学回家时看到妈妈正在客厅,便嘟囔了一句:“妈妈,今天作业好多,我得赶快去做。”说完后麻利地回自己的房间了。妈妈纳闷了,今天孩子怎么了,便马上跟进房间想看个究竟。一进彤彤的房间,看到彤彤正快速地把一根棒棒糖吃掉。彤彤看到妈妈进房间了,没等妈妈开口,装出很无奈的样子对妈妈说:“妈妈,这不是我买的,是小青送我的。小青是我的好朋友,她送的东西我不能拒绝吧?不信你去问问她。”
〔解读与分析〕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愿望、意图、信念甚至更复杂的思维内容的理解水平日益提高,能理解玩笑、谎言和秘密等,能很容易判断别人的真实想法,还懂得加以巧妙利用。在上述案例中,没等妈妈质问,彤彤便已经预测到妈妈会认为是自己“偷偷买糖吃”,并且肯定会批评自己不听话。为了避免“妈妈唠叨”,彤彤通过“装出很无奈的样子”掩饰自己的不安,并且以“小青送我的”为借口,隐藏自己“偷买棒棒糖吃”的行为,同时以“朋友送的,不得不吃”为理由,显示自己的“重友情”。她最后还说“不信去问彤彤”,以此来为自己进一步开脱。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让妈妈相信自己是不得已才吃糖的。彤彤使用的说谎策略如此复杂,有让人“不得不信”的感觉。彤彤不仅通过言语、动作试图给妈妈制造错误信念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且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多种条件营造出一种氛围,试图让妈妈做出自己想要的推测,从而使自己的谎言更具可信度。这似乎已经达到了二级信念理解水平——让妈妈相信是小青想要让我和她分享棒棒糖。像彤彤这样的儿童,心理理论水平是比较高的,他们已试图通过改变对方的想法控制对方的行动,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谋略家”。
说谎策略其实是一个窗口,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幼儿的心理理论水平。
二、相关教育建议
不可否认,从道德角度讲,幼儿的说谎行为应尽量避免。若养成说谎习惯,可能会影响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据此,笔者提出如下相关建议。
1.正确看待,准确鉴别
幼儿说谎策略的使用水平与自身认知水平有关。说谎虽是一种不良行为,但从幼儿的发展过程看,说谎的孩子未必就是坏孩子。如果幼儿的说谎策略使用越来越娴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变得更加聪明,更有同情心,更善解人意,从而可能会更懂得如何帮助他人。教师和家长需学习正确区分幼儿的说谎行为。例如,对于低幼儿童来说,说谎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行为。对此,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鼓励幼儿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于有意说谎行为,教师和家长则需要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策略加以引导。
2.适当关注,分类引导
对于幼儿的有意说谎,教师和家长要给予适当关注,即既要避免过分关注也要避免有意忽视,以免幼儿因为怕谎言被拆穿后被惩罚而更加“处心积虑”地说谎,或因为说谎成功(没被发现)而更“肆无忌惮”地说谎。教师和家长要善于辨识幼儿说谎的目的,加以科学引导。
对于为减轻“负罪感”而说谎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幼儿大胆承认错误,以同理心理解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向被欺骗者道歉并充分认识为什么要道歉的原因。教师和家长应避免使用一味责备或惩罚的手段,以免适得其反。对于一味否认自己说谎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的方法帮助其认识到说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对于想“嫁祸于人”的幼儿,则要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作出严肃批评,但要注意对事不对人,既要帮助幼儿认识到错误,又要避免对幼儿产生心理伤害。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说理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到说谎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如结合《狼来了》《金斧头》等民间故事,或者幼儿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幼儿发现说谎的“成功”都是暂时的,失去诚实的同时也会失去教师、家长、同伴等的信任。
3.以身作则,家园共育
教育者的行为始终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时刻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成长为一个诚实的人。在与幼儿相处时,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不随意哄骗幼儿,不随意许诺,答应的事情要及时兑现。对于已经有习惯性说谎苗头的幼儿,家园双方要及时沟通,分析幼儿说谎的原因,及时发现幼儿的进步,以及时表扬幼儿的诚实行为为主要方法来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周长秋.如何看待幼儿的说谎现象〔J〕.研究与探索,2001,(6).
〔2〕HAPPE F,WINNER E,BROWNELL H.The getting wisdom 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3〕〔15〕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徐芬,王卫星,张文静.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1).
〔5〕LEEKAM S R. Believing and deceiving:Steps to becoming a good liar〔M〕//S J CECI,M D LEI CHTMAN,M PUTNICK.(eds.)Cognitive and social factors in early deception.Hillsdale,NJ:Erlbaum,1992:47-62.
〔6〕赵红梅,苏彦捷.学龄后心理理论的持续发展〔J〕.心理学探新,2006,(2).
〔7〕刘秀丽,车文博.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
〔8〕WILSON A E,SMITH M D,ROSS H S.The nature and effects of young childrens lies〔J〕.Social Development,2003,(12):21-45.
〔9〕奧斯汀顿.儿童的心智〔M〕.孙中欣,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10〕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M〕.吴颖,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07.
〔11〕〔12〕〔13〕〔14〕武建芬.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Abstract】Lie-strategy indi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es and specific cases, this paper analyzes childrens four lie strategies: no strategy, hiding true intentions, making false beliefs, and improving the credibility of lies, and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eory of mind behind childrens lying strategies. Some suggestions on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children; lie-strategy;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