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石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一般会让学生感到沉闷、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试图将美术与语文两者融合,指导学生给美文配画、为作文配画、给古诗词配画,并灵活利用绘画手段来教学,使得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语文课堂;作用;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1302
语文和美术虽不是同一种艺术形式,但都蕴含着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真谛。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看作是一幅幅可静可动的画,是可以直接在脑海中呈现的具有一定色彩和情感的画。画面最大的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对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才能使课堂教学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尝试着将美术巧妙地引入课堂,用美术辅助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美术在语文课堂上折射出了巨大的魅力。
一、美术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1.美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把绘画引入语文课堂,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原来一些上课不专心听讲、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变得越来越爱学习了;原来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从绘画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信心越来越强了,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上课也能主动回答问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强。经常下课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地围在教师身边,说他们没有说完的体会,以及自己独特的想法,还会请教师欣赏他们精彩的画作……语文课上,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学习,他们既获得了知识,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文字是抽象的,画面是形象生动的,抽象的书面语言要转化成头脑中具体的形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等因素,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所以,有时借助绘画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的绘画过程,其实也就是体验美、享受美、表达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了提高,
审美情趣也越来越浓厚。他们不光能把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感悟到的美,用画笔描绘出来,还能把生活中发现的美好的人、事、物和美好的自然景观描绘出来。在实践中,学生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他们会经常发现并赞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春日初开的迎春花,刚刚发芽的柳枝;夏日的滚滚麦浪,树上的鸣蝉;早晨初升的朝阳,蒙著薄纱的落日……都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美的享受。学生除了用语言来赞美外,有时还会拿起手中的画笔来描绘这些美好的事物。在这些发现美、享受美、表达美的过程中,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开朗乐观,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了。
4.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中国的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一段段文字中包含着许多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想象创新的因素。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绘画这一手段,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促进课文知识的吸收、技能的掌握,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
5.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面临的难题之一。其实对于有些字词,只要画一画、讲一讲、看一看,就能很好地识记和理解了。 如低年级的识字课中,我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让学生认一认这些图形都代表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能认出这些东西分别是太阳、眼睛、牛、车、水、山还有雨。然后,我再进一步给学生讲解,太阳就是“日”,眼睛就用“目”来表示。最后,我再把这些字呈现出来,教给学生笔顺、笔画,学生在形象的图形中就记住了字的主要特征。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更深刻,而且也领悟了生字的意思。
二、美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1.给美文配画
教材中有些课文描绘的景色特别美,在指导学生有感情诵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留出点时间,让他们拿出画笔,把自己体会和感悟到的景象描画出来,学生会有一种新鲜感,从美妙的绘画中会得到一种莫大的满足。他们会尽情地把自己根据文字想象出来的美景描画下来,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通过手中五彩的画笔表达出来。由此,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和蕴含的情感也会理解得更深、更透。
2.为作文配画
作文课上,凡是要求写景的文章,只要一布置下作文题,大部分学生首先做的不是写作文,而是画画。学生会因为喜欢绘画而更加喜爱作文。当他们画完了、画够了,作文的腹稿也基本上打好了,再写起作文来也就容易多了。我曾进行过一次习作练习,题目是《亲人的画像》,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人,如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作文题一布置完,学生们就开始画了……第一节课基本上都在画,第二节课才开始写作文。这次的习作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很生动、很精彩,能写出人物的特点。作文写好后,他们纷纷想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听,把画好的画展示给同学看。这样的习作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他们的写作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有个学生给妈妈画了画像。她是这样描写妈妈的:“妈妈并不漂亮,一张普通的脸,头发花白,一双眼睛不算太大,但很有神。微胖的身材,显得很吃力……虽然没有高档的服装,却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没有高档的化妆品,却总爱在镜子前面抹润肤油呀,梳头发呀,折腾半天才肯出门……” 学生的作文不但写得生动,而且能与自己的画相符。这样的习作训练,是学生所喜欢的。
3.给古诗词配画
学习古诗词,有时学生会觉得有些枯燥、乏味。我就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给诗词配画。通过配画,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到六年级为止,我所教的学生除了能熟练掌握课本上出现的古诗词以外,大部分学生还能熟练背诵并灵活运用诗句,不但能给诗配画,还能给画配诗,看到一幅画,就会联想到许多精美的诗句。学生把知识学活了,这与把美术引入语文课堂是密不可分的。
4.灵活、随意利用绘画手段
语文课堂上的绘画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哪篇文章需要画,哪篇文章不需要画;哪节课能画,哪节课不能画;什么时间能画,什么时间不能画……这完全看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学生情感的需要。既可以给文章配画,也可以给画面配上一首诗,配上一篇小文章,或者编写一个小故事……可以给文章或诗歌配画,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人、物或自然景观绘画……这样,学生少了约束,多了自由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合,要成功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术教育,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掌握相关的美术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将美术引进语文课堂,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还能使他们养成事事深入观察的习惯,为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为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拓宽渠道。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