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注重方法引导,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改;有效性;情境;策略;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6701
小学音乐教学追求高效,这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体现。因此,教师积极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创设,对教学引导方式进行改良整合,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有益指导,都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创设,维护教学新秩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学生喜欢学习音乐很多是出于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做好调研工作。同时,教师要思考: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學目标?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彻底弄清楚,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操作。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去除教师“教”的痕迹,让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亲自参与体验、感受、认识、分析、归结,形成学习认知,真正达到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目的。
例如,教学《西部放歌》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音乐视频,欣赏歌曲《黄土高坡》,并让学生分析这首音乐的内涵和特征。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片段,对歌曲有了一定的认知: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很多都有直爽、粗犷、朴实的性格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直观感知,教师又开始播放歌曲《黄河船夫曲》,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来自哪里?歌曲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中运用了哪些方言?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很快就说出了多种答案:这首歌来自黄河之上;歌曲节奏紧凑悠长;歌曲中运用了陕西方言“我晓得”,增加了趣味性和乡土气息;曲调多处重复,速度较慢……基于此,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视频,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对歌曲内涵展开多元研讨,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
音乐教学方法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合理选择。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时要全面考量,不断优化引导策略,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故事导人、生动介绍、游戏设置、视频播放、课堂演绎等教学方式,都可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教师要注意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引导,这样才能形成教学合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鱼水情》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并在学生欣赏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引导:“歌曲前面部分都是四分音符,这个‘四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每个小节都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可以分为几拍?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第一乐段由几个乐句组成?这两个乐句有什么特点?”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并仔细分辨,对比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清晰感知,掌握音乐乐理。学唱过程中,师生仔细观察研读歌曲节奏,使课堂互动和谐高效。同时,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认真挖掘歌曲内涵和学习乐理常识,自主学习的热情被激发,促使学习呈现个性化特征。
三、更新学法,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然要在学法指导方面有所改进。因此,教师要更新学法,通过同桌对唱、演绎擂台赛、课堂大辩论、师生合作演绎、利用多种手段伴奏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和导向引领,注重用分层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让不同学生都能获得正确及相应的音乐教育。
例如,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时,教师可先板书设计:房子一、房子二、房子三,旋律节奏一、二,旋律节奏三、四,旋律节奏五、六。然后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并设计一个游戏:“黑板上有六段旋律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大家愿意帮忙找一找吗?”基于此,每唱完一段旋律后,大家就把相关旋律号码填进事先准备好的小房子中,学生很享受这个学习过程。游戏结束后,教师再进行判断和评价。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对音乐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形成了深刻的学习认知。
总之,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因此,教师要摆脱固有教学意识的束缚,优化整合课堂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充分准备,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邵荣.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5(28).
[2]张勇.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J].小学教学参考,2015(30).
[3]姜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8).
(责编蓝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