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赤峰市红山区第四中学
我国外交在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改革与变化,根据其特征与内容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我国外交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建立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入70年代后,以争取第二世界、团结第三世界为主要外交战略,对于美苏两个国家表示坚决反对,随着形势有所改变,“联美抗苏”成为了外交政策中的指导方针。80年代后,国家利益为我国外交的主要准则,并提出和平共处的相处原则,以便于各国之间共同发展与繁荣,至今为止,我国外交核心思想整体并未改变,习主席在多个场合中均表示我国在外交过程中主要战略思想仍以和平共处为主,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为符合当代国情,我国外交政策也随之而改变。在新时代下的外交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先进行是我国外交过程中的第一个特征,十九大的召开中对此提出相应的新理念与新思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为合作共赢,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我国事业进一步的发展。开拓性为其第二特征,在外交过程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发展是我国战略支撑与外部环境的关键,有助于维护我国企业与人民在国际中对合法权益的正当维护。最后一个特征即为稳定性,充分将大国应有的担当所呈现出来,并对不确定性有所对冲,此外,还将我国自信与定力充分展现出来。
1.实施和平,弘扬和平。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施和平的外交政策,然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世界对中国未来走向越加关注。各国都以中国崛起作为战略思考,从而遏制中国的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当中着重强调中国实行的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指出:“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是近代中国人的愿望,实施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我国多次公开宣布,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和强权,从不干涉他国内政,永不称霸和扩张。在我国的制度和政策上都是有着明文规定的。我国所实行的和平政策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发展中判断而来的结论。
2.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在传统文化和外交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外交正确的义利观。其中指出,义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将快乐幸福共享,实现全世界共同发展的宏志。而利是要本着互利互赢的思想,实现双方共赢,对于贫穷的国家我们给予帮助,此时需要以义为本,舍利取义不能斤斤计较。我国与周边发展国家的外交要贯彻正确的义利观,对华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困难的国家需要多加帮助。以此理念为基础,对自身利益进行维护,切勿以牺牲他人赚取利益。我国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连通实现与沿线国家分享机遇、共建共享,从而实现国与国之间的互利互赢。
3.共性需要,区分特点。从实际出发,对中国与他国的关系进行定位,既考虑其中的共性需要,又要区分各自具备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地球只有一个,各国共处一个生存环境,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多种公开场合中,我国都本着与各国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原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各国相互尊重、坦诚相待,坚持共赢发展为核心,实现多方面的可持续安全。在总体定位下,实施各国共同建立共赢关系,同时还需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例如我国对待非洲是以真实诚信为本,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对待周边外交本着友好诚信的发展。
4.强调总体,注重领域。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坚持贯彻国家安全观,实施中国特色道路。本着以人民安全为根本、政治安全为核心、经济安全为基础,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对多方面的安全和相关问题非常重视。在总体安全观的大方针之下,针对领域或者是区域实施相关安全保障。坚持贯彻核安全观念,将其引入健康的发展道路,将发展和安全共同实施,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之下,实施核能事业的进步。随着时代的进步步伐,需要不断的倡导亚洲可持续的安全观,从根本上进行安全理念的创新,从而搭建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安全构架,从而走出一条共赢、共享、共建的亚洲安全道路。
5.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明在国际和平与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我国而言文明已然传承了数千年,现如今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便是经过文明数千年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而得到的,要想让人类未来的生活变得好,则要将人类文明不断传承下去。由于各国之间文化有所差异,因此文明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外交过程中对他国文明要予以一定尊重,借鉴并学习他国文明,避免与他国因文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要科学去看待,从而确保文明的多样性。这也是我国在外交过程所必须坚守的准则,以便于人类文明不断创新与发展。
我国外交最为主要的目的便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令我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随着我国在国际中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外交战略广受关注,主要以和平、共赢为主。从我国外交战略新思想中能够看出,作为国际大国而言,我国的外交战略在国际中产生一定影响,为便于今后我国在国际中地位的确立与今后经济、政治、文化等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在许多公开场合中习近平对我国外交战略均有所提及。
[1]晏维龙,刘旺洪,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笔谈纪要[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06).
[2]高慧.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十九大[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09).
[3]张殿军.习近平对外人文交流战略思想论略[J].社会主义研究,2016(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