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中国人民大学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在诸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未取得良好效果,这便需要企业构建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其对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企业基于战略导向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提高企业资源应用效率,实现发展目标具有推动作用,所以企业需给予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应用。
战略是企业对市场发展状况、自身运行情况以及行业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是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所制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其中包括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分配,而对企业资源进行分配务必要同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相符,所以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需企业所制定的战略规划对其进行有效指导,从而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导向需求相符,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此种全面预算管理才会在企业运营中发挥出实际价值。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配置之后,再对企业生产运营编制预算,实现对企业任务、责任以及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分配。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需依据企业具体情况,来保障预算的有效性,并以企业战略导向当作主要依据,所以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预算管理能够切实反馈出企业战略导向,进而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导向进行有效调整。
战略为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划,对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的中占据主体地位,通过实施基于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把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目标分解为多个短小的规划目标,并将其切实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如此以来战略存在的导向作用才能在企业发展中充分的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需要一步一步进行,通过指导预算管理来指导企业生产运营,进而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企业发展模式发生了转变,若是不依据时代变化转变管理思想,那么就会使企业发展停滞不前。虽然当前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与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依旧未将其存在的价值发挥出,以下为企业预算管理不足的全面剖析。
传统企业的所采用的预算管理模式相对较单一,对于预算的编制主要以利益为开端、资金为开端、成本为开端等。而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运用管理也需要同社会发展形式相符,进行多元化管理,实行多元化经营,进而符合企业多元化未来发展目标。总之,过于单一且滞后的全面预算管理,是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具体需求的,务必要同时代发展脚步相同步,构建更加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这样才会确保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单一的预算目标主要是指企业某一项预算的完成是基于重要指标为主,其余指标则起辅助与监管作用。但此种预算方式,对于企业而言,无法实现财务预算、业务预算、经营预算等多方面协调,所以预算管理人员需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从而确保相关工作有序进行。若是决策机构未给予监督方面足够重视,会使各项指标间的协调工作无法得到保障,这便会导致企业丧失长期效益,势必会使企业长远发展受阻。
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而言,战略管理占据核心位置,因此得到了企业高度重视。但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战略的决策或是目标的制定皆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分析问题。不单单要对全球的经济环境与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考虑,还需掌握自身企业发展状况。所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正因如此在实际制定中会面临重重阻碍,所以当前一些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工作,流于形式,并未对诸多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此持续下去,一定会为企业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基于战略导向为主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执行中,会对企业的成本等进行全面预估,对于不同要素也需进行适当考虑,外加管理绩效奖惩机制与管理报告等,能够预测出企业以后一年内的运营成果。除了上述预测作用,其还具备监控作用,若是企业的收入、支出同预算值存在较大差距,就可以利用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报告来查找导致差异的原因,及时找出问题源头,并对其加以更正。此种管理方法,不但能够节约大量企业支付成本,还能起到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良好发展。
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会对企业下一年度的财务成果、物资以及人力资源等多种数据进行有效权衡,这些数据对于企业而言,是其日后发展与资源调配的主要依据。所以,基于战略管理导向的全面预算在编制时,可以依据多种数据来预估企业容易出现风险的区域。基于此,企业就能够有效规避掉所有预测到的风险,这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现实意义。因为若是企业出现风险,不但会影响企业经济活动有序开展,还会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若是严重还会出现破产危机,因此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防控是企业需重点注意的内容。
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贵企业日常管理而言存在的作用是巨大的,其最主要的价值就是能够切实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效率。由于以战略导向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整合企业中的经营绩效与战略目标。此种管理模式有助于量化企业预算模式,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得以有效实行,又能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同预算相结合,这对企业来讲,在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目标进行有效调整,以此来提升企业战略水平。除此之外,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可以为企业内部各部门提供工作标准,其能够客观且合理的形成一个标尺,让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员工,依据此标准开展有关工作。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在实际实施中,企业管理者需依据员工具体反馈,运算同实际状况的偏差,来更改预算,进而将预算管理的效用发挥出最大。
“SWOT”分析法指的是基于竞争基础上的态度分析,也就是对所探究的对象进行实时关注,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一一了解。通过相关科学研究,将其切实的列举出,通过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决策性结论。“SWOT”分析法利用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具有积极作用,其能够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有效分解,把其分解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四个主要层面,之后再依据企业内部各部门具体状况进行全面研究,进而得出最佳且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运用战略。在制定企业战略时,首先需科学分析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其中包含经济、环境、技术、政治以及社会等。其次再分析企业内部环境,也就是企业的经营模式、文化、人力资源以及财务实力等。最后,需对企业所面临的具体威胁与自身所含有的优势进行充分了解,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平衡积分卡主要是指传统的财务评价和非财务层面的经营评价的结合,同企业成功要素相关联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一种管控方法与系统。对于企业而言“平衡积分卡”,不但是绩效评价方法,还是战略管理系统。它可以依据企业发展目标与战略进行有效规划,转变企业战略目标,使其从文字状态转变为行之有效的操作状态。“平衡积分卡”能够当作是企业预算编制的有效依据,因为其本身就能制定合理且高效的逻辑框架,进而使各个领域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之后,在对其进行分解,制定明确计划,资金也需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最后,构成全面且合理的预算。基于此能够看出,在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时平衡积分卡所起的作用,其对企业发展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现代化的企业预算管理领域中,出现作业基础预算为一项企业发展的标志。作业在现代化企业中,不但是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还是成本管控的有效方法。所以,企业在制定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更需要对作业的内容进行有效制定。这样才会有效降低企业支付成本,提高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对于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进而使企业在繁杂多变的竞争市场中长期的发展下去。
综上所述,因为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现代化的企业只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计划,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构建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当前企业一种新兴的管理方法,它不但能够加强企业管理效率,还能促使企业长远发展。另外,还能对企业内部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这对企业自身而言十分重要。总而言之,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能够起到实质效用,从而保障企业长远发展。
[1]葛锐,刘慧娟.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贸,2011,(3):112-113.
[2]朱敏,程宇.建立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J].商业文化月刊,2011,(3):80.
[3]柴海金.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