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震 十堰市一中
尽管高中的思想政治科目已经系统的总结了一部分理财的方式方法,然而理论的知识并不能等同于实际操作的经验。由于高中生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有关理财知识和理财信息的了解,加之繁重的学习生活导致高中生缺乏自主培养独立理财意识的契机,因此很多高中生都没有养成自行规划管理自己花销以及存储零用钱的习惯。在这种习惯欠缺下,高中生在理财方面的实践经验得不到积累和补充,因此高中生在理财方面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理财对于高中生而言是我们规划生活需要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尤其是对于寄宿制高中的学生们来讲,学会理财,丰富自己的理财经验更为重要。近日,中山纪念中学两位同学对寄宿制学生做了相关调查,得出《寄宿制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基于中山纪念中学的调查》这项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大多数高中寄宿生几乎没有理财习惯。53.98%的学生每月没有记账理财;24.43%的学生偶尔记账;12.50%有时记账;仅有不到一成,约9.09%的学生每月记账。约51%的学生认为记账理财没有必要。处在高中年龄阶段的高中生在实践经历缺乏的情况下上尚未形成完备的理性思考的思维体系,因此在思考问题方面有欠成熟,在理财方面更是缺乏缜密的分析和规划。笔者认为,这是造成高中生在理财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主要内在原因。
素质教育的呼声尽管兴起多年,但是在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大背景下,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学生生活素质能力方面依旧不完善。关注培养高中生理财能力的家庭十分稀少,而学校针对理财能力的培养更是缺乏。据首届“广东青少年金融素养研讨会”中发布的《2017广东青少年金融素养白皮书》显示:有79%高中生表示从父母处获取理财知识,父母的作为对于学生养成金融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和家庭方面教育环境的缺失也是导致青少年在理财方面存在问题的一大原因。
存在问题:在上文所提到的《寄宿制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基于中山纪念中学的调查》中,两位同学还发现:学生对生活开支没规划,花钱无计划。每月生活费际超支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85%,有结余的学生仅11%。很少有同学考虑到下个月可能会发生的急需用钱的临时意外情况,也很少有同学具有储蓄意识,为自己迫切想要实现的大目标进行资金积累。
解决建议: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针对高中生理财给出适合可行的理财建议,对高中生日常的理财进行相应的指导,为之提供相关氛围,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储蓄的思想,以备生活中出现的不时之需或是意外情况。
存在问题:由于思考问题的不成熟以及高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高中生很容易跟随社会意识流进行行为选择,因此在高中生群体中,“月光族”也日渐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而高中生的支出比例也因为受从众心理影响而有很高的相似性。因此高中生中盲目冲动消费的行为屡见不鲜。
解决建议:鉴于社会意识流对高中生人格的形成以及行为的指导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引导社会意识流来使之对高中生理财意识加以正确的引导。使高中生能够逐渐养成科学理财的习惯。
存在问题:很多高中生在日常消费时缺乏对自身经济情况的充分考虑,忽略了家庭经济水平与所购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这样的习惯不仅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解决建议: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家庭教育出发,家长要对高中生的理财观念进行正向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和节约意识,高中生也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主培养自己货币三家,鉴别商品实用性的能力。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质,也是我们高中生需要恪守与发扬的精神,因此我们在对自己储蓄之外的资金进行消费规划时,要融入勤俭节约的品质,在消费时不盲目冲动,注重比价,争取买到物美价廉,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商品。
对于高中生而言,消费和储蓄是同等重要的两方面,消费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规划,而理财也需要我们在斟酌理财信息以后再进行选择。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可以在斟酌自己每月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月度规划,合理分配消费与储蓄的资金,使自己的资金管理更加的有条不紊。
尽管学校和家庭的理财能力培养有所欠缺,但是我们可以自行学习有关的理财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上网查询和阅读财经杂志等方式,积极了解,询问长辈,学习他人高效科学的理财方式,为己所用。
理财能力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利器,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高中生而言这一技能更是必需,因此笔者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让高中生更清晰直观的意识到自己在理财方面的问题所在并根据自己情况加以改正,争取避免高中生在理财方面容易陷入的误区。
[1]徐佳艺.浅析高中生理财现状与消费心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
[2]王璨.高中生理财和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视野.2016(22):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