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力 浙江理工大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下,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源泉。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思想。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可见我国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直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自创新的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对创新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全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从2004年的1966亿到2015年的14169,增长了6倍之多。随着科技创新投入增加,所带来的创新产出也是相当可观的。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2004年仅为15万件,到2015年达到159万件。但是更深入的分析来看,以2015年为例,研发资金2090亿中,只有5%用于基础研究,10.8%用于应用科学研究,而84.2%的资金都投向了已有技术的商业开发。中国专利的价值不高,在2015年,中国专利创造的收入为17.5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在2012年专利创造的收入为1152亿美元。美国经济的规模为中国的六倍,但是专利创收率在中国的100倍以上。由此来看,中国的创新效率与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而是要更关注创新资源产生的效率。
关于创新过程的研究早期绝大多数都遵循“线性模型”,即将创新看作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单一过程,而不去考虑中间的运行机理,即所谓的“黑箱”。但是创新活动从创新的构想、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就有必要对创新进行分阶段的研究。“链式模型”由Kline(1985)提出,链式模型将创新分为不同阶段,即构思阶段、技术开发阶段、生产开发阶段、市场开发阶段,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牛津创新手册》将创新过程分为三个互相有重叠的阶段,分别是知识的生产阶段、知识转化为制品阶段、制品与市场不断匹配阶段。以上是对于创新过程的理论划分,但是在实证上不论是对于创新阶段的划分还是每个阶段指标的选取都存在不小的困难,所以创新两阶段或三阶段的实证研究并不是很多,而且不同学者对于指标等方面也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由于分解研究创新有助于打开“黑箱”,从而找到影响创新效率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在链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创新过程的特点,并考虑到指标的合理性,将创新分为创新研发与创新应用两个阶段。
创新研发阶段。R&D的研发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基础研究是为了新知识的发现而进行的原理性的探索,应用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有目的和有方向性的去获取知识,而实验发展则是研究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从而获得效益。目前在我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承担这三项的研发,但侧重有所不同。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企业主要进行的是实验发展,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较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由高校和研究机构承担。这与我国目前阶段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还不够完善有关,目前我国企业研发能力还比较弱,研发资源等还是大部分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中,企业主动创新意识不够,重引进而轻吸收,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创新应用阶段。创新研发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实际上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的收益。这些成果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必须经过二次开发,通过技术市场的转让,由企业挖掘其潜在价值,将知识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实生产力,这个阶段称为创新应用阶段。该阶段主要的承担者是企业,因为企业天然有着代表市场的属性,所以这个阶段的创新要以企业为主,高校和研究机构起到辅助作用。但是普遍认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距离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不完善,造成高校和研究机构所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部分企业愿意产品化的成果可能由于转化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而失去其时效性,另一方面技术中介市场的不完善,中介市场是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桥梁,而目前我国的相关科技成果洽谈会、交易会起到的效果并不显著。
创新研发和创新应用是两个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过程。创新研发阶段利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等资源产生出大量论文、专利等知识形态的研究成果,为创新应用阶段奠定基础。创新应用阶段再利用这些成果去开发产品,实现真正的收益。两个过程都非常重要,一方面,如果只注重创新的研发而忽视创新的应用会导致研究的成果太过理论性,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造成研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如果只强调创新的应用而不进行创新的研发到导致理论研究的薄弱,自主创新能力的下降,长久来看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只有同时重视两个创新的阶段,提升两个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效率,才能使得整个创新过程的效率达到最佳。
[1]Kline(1985).Research,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Models and Reality,Report INN-1,March 1985,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Stanford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