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网红经济

2017-07-13 15:34赵琳琳
中国商论 2017年26期
关键词:网红经济政治经济学利弊

赵琳琳

摘 要:网红经济的产生是我国大众创业的良好范式,但这种新生的商业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弊端。为了促进网红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其契合中国市场经济的规则,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探究网红经济的利弊,为其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网红经济 政治经济学 利弊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b)-176-03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红人产业预计产值580亿元,已经趋同或超过一些知名企业、区县经济的年产值[1]。由此可见,网红经济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商业模式,它蕴含的商业创新思维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值都得我们去探究。

1 网红经济的概念界定及发展过程

1.1 概念界定

网红经济是依托“网红”这个新生群体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网红”即网络红人,是凭借自身某种特质并借助互联网平台进入网民视野而迅速博得广泛关注的个体,他们在积累一定的粉丝后,向粉丝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营销,当这种营销在线下产生持续性的经济效益时,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规模性的新型的商业模式,即成为网红经济。

1.2 发展状况

网红经济的发展过程与“网红”的阶段性成长是紧密相关的。第一,萌芽阶段。这一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痞子蔡、安妮宝贝、韩寒等网络写手,他们在各大论坛和文学网站上发表小说作品,依靠书籍出版的方式获取经济效益。第二,初始阶段。以恶搞图片和简短视频为主要内容的網络文化让“芙蓉姐姐”“凤姐”等人获得广泛关注度,在线上成功吸引公众注意力,在线下通过承接广告、商业活动实现变现。第三,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手机的普及催化产生,手机用户的迅速增加使得网民数量增长,粉丝群体扩大,这一时期的“网红”依托微博和微信这种用户量庞大的公众平台,以美食、音乐、时尚、直播等更多元化的方式吸引粉丝,最终以电商形式实现变现[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的网红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立足于中国长期改革实践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现代社会主义特点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原则[3]。

2.1 网红经济中的“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商品经济领域中人民是消费者,以人为本即以消费者为主。马克思将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需要某种商品是因为商品的有用性。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资源不断丰沛的实际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网红经济不仅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服务,也催生了新的消费方式,更符合当代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并且,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生产和消费相互依存,消费成为生产的动力,生产为消费刺激新的需求,网红经济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是符合这种关系的。从以上角度来看,网红经济的产生是合理的,既是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表现,也是生产关系的内在逻辑。但是,每种新生力量的产生必然有其弊端。网红经济的实质是“眼球经济”,粉丝就是其消费者,粉丝在“网红”的诱导下容易冲动消费,不利于消费者形成正确消费观念,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为了保证拥有足够量的粉丝人数,部分“网红”会不择手段,以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方式博得关注,他们以庸俗的语言和不得体的行为彰显自己的个性,却污染了网络环境,破坏了道德秩序[4]。这类“网红”对网红经济乃至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2.2 创新驱动下的网红经济

近年来,我国一直将创新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草根民众自主创业,更是大力推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创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基于这种经济大环境,以互联网为平台发展起来的网红经济也是“大众创业”思想的实践成果,尤其是在“网红”群体壮大,网红经济快速发展后,网红孵化公司应趋势而生,孵化公司的产生将零散的“网红”个体集中起来,形成了从包装到推广最终到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而产业链又是带动就业链发展的主要方式,孵化公司需要各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形成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孵化公司这种新型企业会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这对新知识、新技术人才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网红经济成为“大众创业”的新成果,但不可避免的也会犯错误,“网红”推崇的音乐、视频、美食、旅行、时尚等这些元素在时间推进过程中会出现创新能力衰弱的现象,原创设计的范围越来越小,所有可被“网红”们想到的元素被取之殆尽后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模仿、抄袭[5]。以电商服装为例,某个“网红”开设的原创品牌服装在得到良好经济效益后,就会出现各种模仿的同款,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这种创新断裂是网红经济未来走向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网红经济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种新经济形态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时,旧有的经济形态的发展状况让人堪忧,为了改变这种结构分化的局面,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成为我国改革的重要目标,旨在提高供给对大众需求多样性的适应能力,促进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的提高。孵化公司是新商业模式的网红经济发展至今的最大突破点,从个体力量到群体的融合,是产品和服务由单一供给向规模化供给的转变,孵化公司将原有的产品和服务放到了“生产流水线”上,不断增大投资规模,不仅能够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会促进投资水平的提高,使大众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得到满足。网红经济的产生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蕴含其中的文化成分、服务成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创造的经济产值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吸引了更多手中持有资金的投资者,让社会财富充分的流动起来,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形成一种良好的投资态势。尽管网红经济对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是对于文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却产生了滞后作用。网红经济中的部分产品与服务存在着同质化、庸俗化、扁平化的特征,制约了文化消费市场的健康运行。所以,从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来看,网红经济的供给测改革还存在着很大问题,要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从“网红”自身、孵化公司对产品和服务的定位上来考虑[6]。

2.4 网红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决定,对建立完善的社会经济体制具有指导作用,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在做出重大决定后逐渐放松对国有企业的关注度,将焦点逐渐转移到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不仅能够带动就业,还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个体经济、私有经济的网红经济在这种经济环境中受益。在进一步明确市场的重要作用后,政府放权将价格、供求、竞争的决定权都交给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作用,网红经济也因此有了更宽松的市场环境。网红经济作为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一种,与新时代信息传播的新媒介相结合,带动了传媒尤其是广告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成功经验。但是,在任何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都会出现反面的经验教训,网红经济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以下几点:(1)属于私有性质的“网红”个体和“网红”孵化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尤其是孵化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出现漏洞,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管;(2)网红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快速成长起来,容易激起年轻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对年轻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就业理念的形成起反作用[7];(3)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网红经济实质上就是“眼球经济”,眼球就是粉丝的注意力,而绝大多数的粉丝都不是铁杆的死忠粉丝,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这些忠诚度严重不足的粉丝,往往是被蝇头小利吸引而来的,粉丝坍塌会让网红经济失去生长空间,造成经济效益的坍塌[8]。

3 对中国网红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网红”自身素质要提高,严守社会道德底线

“网红”是网红经济的主体,他们是网红经济链条上的内容传播者,他们以自我呈现的方式向广大粉丝展示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靠独特的气质和生活方式吸引粉丝的注意力。但是,“网红”只依靠这些内容是无法夯实粉丝基础的,忠诚的粉丝不仅是被“网红”传播的内容所吸引,最终拼的是“网红”个人的人格魅力,毕竟所有粉丝都在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下生活,正确的价值观和高素质水平是留住粉丝最可靠的方式。首先,要改变为了成名不择手段的观念,摒弃掉恶俗、粗鄙的语言、视频等内容的传播,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公德、传统道德的要求,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展各种活动。其次,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要进入的领域,而且所选择的领域要对粉丝,也就是未来潜在的消费者有实际意义的,也必须是正当的,确定好方向后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当然最好也包括各种专业技能的掌握。粉丝会根据网红所传播的内容进行文化资本的积累,由此形成自己的某种文化偏好和倾向[9]。这对于形成大众文化十分重要,由文化出发对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能够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提供正能量的引導,使网红经济的发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3.2 保持创新的持续性,重构粉丝品牌社群

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将“网红”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颜值型”,这类“网红”的成名完全依靠自身姣好的面容,和让人羡慕的生活方式;另一种属于“才艺型”,这种类型的“网红”以自身拥有的某种才艺博得关注度,他们带给粉丝更多的是文化形式的内容。以上两种类型的网红在创新持久性上有明显区别,“颜值型”的周期很短,容颜会随着时间改变,大众也会审美疲劳,而“才艺型”的周期较长一些,他们可以用人格魅力吸引铁粉,但是无论是哪一类型的“网红”,要想让自己的经济效益能够持续下去,必须不断创新,紧紧的贴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揣摩不同时期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物质需要,避免传播内容的单一性,同质化[10]。此外,网红经济的核心是粉丝,网红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构建粉丝的品牌社群。粉丝都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个体,容易被小利趋势,而像苹果的果粉、小米的米粉这些忠诚的粉丝是依靠品牌的力量夯实的,“网红”自身要创建自有品牌,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将个体的粉丝构建成一个社群,他们有对品牌有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爱好兴趣,这样的粉丝力量是坚不可摧的[11]。

3.3 合理使用孵化公司,提高内容的质量

网红经济的成功,是对长尾理论最好的实践证明。长尾规则可以降低网红经济的营销成本,也满足大众对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但是,孵化公司的产生对网红经济来说也有着冲击作用。孵化公司批量孵化“网红”实际上是提高了生产成本,在与“网红”自我成长起来的周期一致情况下,孵化公司本身就失去了优势,如果类似流水线一样生产“网红”,精力过于集中在“网红”的数量,会忽视内容的延伸和创新,所以要合理的建立孵化公司,控制孵化的“网红”的数量,把资金和技术应用到如何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上。网红经济的未来还是靠内容取胜的“,网红”的孵化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延续内容新鲜度、提高内容质量上,每个“网红”需要独特的定位,从最初走进大众的视野到最终以何种营销模式赢得消费者,整个过程都需要有明确计划,招募各种技术人才,靠团队的合作力量为每个“网红”打造可持续性的、高水平的内容。个体“网红”与日益增多的孵化团队竞争时,内容仍然是唯一的出路,内容的创新和对人格魅力诠释是制胜的关键,即使没有参与到孵化公司的安排中也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12]。

参考文献

[1] 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第一财经数据中心,2016-5-23.

[2] 尹许可,王肖华,龚佃选.浅析网红经济的运营与发展[J].现代商业,2017(01).

[3] 逄锦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05).

[4] 王卫兵.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伦理反思及规范引导[J].求实, 2016(08).

[5] 冷悦.“网红经济”——美丽的泡沫还是未来的走向[J].经济师, 2016(07).

[6] 蔡晓璐.三问“网红经济”[J].艺术评论,2016(07).

[7] 王卫兵.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伦理反思及规范引导[J].求实, 2016(08).

[8] 陈禹安.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4.

[9] 王佳.网红流量变现的内在机理探析——基于文化资本与心理诉求的双维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6(16).

[10] 黄立志,梁霄.当前我国网红经济现象式微[J].中国商论,2016(20).

[11] 叶开.粉丝经济[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12] 肖赞军,张惠.网红经济热潮的冷思考[J].中国报业,2016(17).

猜你喜欢
网红经济政治经济学利弊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财政杠杆作用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的利弊反思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网红经济”的阴影
“网红经济”是种社会病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
《导言》和《序言》的区别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版座谈会综述
自学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