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霞
摘 要:当前,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本文基于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的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高职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专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建立一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会展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关键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高职院校 创新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a)-186-04
1 研究缘起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探索。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作为未来我国教育工作的方针[2]。改革主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3]这两个有关教学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过程范畴,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据市场的需求及创新型人才特点,为高职学生所构建的涵盖基础知识、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素质结构及专业应用能力的总体运行方式。主要包含学校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方面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采用的特定方式的概括。
在较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为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制定了完备的学生学习保障制度。以在大一实施的入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保障活动作为除正式授课之外的培养模式,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国内各高职院校纷纷向国外取经,不断摸索固定课程教学之外的辅助教学活动模式,并尝试以制度化落实。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如何?有无采用国外的教学模式创新传统教学?针对现有问题,今后如何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等,围绕这这些问题,本文展开了以下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并根据调研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2 问卷调查与分析
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结合前期的文献查阅和理论梳理,笔者构建了此次以江西青院为对象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主要从专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环境等三大方面进行考查。本次问卷发放主要以江西省内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14、15、16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0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4%,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达到96.6%。
2.2 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2.2.1 调查样本分析
对于回收的有效问卷,通过对第一部分即个人基本信息进行汇总,获得样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此次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各年级分配比例分别为26.4%、42.5%、31.1%,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年级的比例相近,因为采用网络问卷,故大三的毕业生实习并不受太大影响,而且调查专门针对会展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性别、学科和生源地来看,性别比例女生高于男生,生源地以农村学生居多,这也符合江西青院以文科为优势,以文创、服务为特色的实际情况。
2.2.2 会展专业在校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在分析之前,本文首先运用SPSS17.0对量表的信度进行了分析,经检验分析,量表的Cr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963>0.9(见表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根据表2所显示的结果,会展专业学生对各项变量的评分介于3分和4分之间,即符合程度介于基本符合和比较符合之间。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基础设施、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比较符合,而认为学校的创新环境最不符合,这说明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为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经过交叉变量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以及生源地的学生对测评中的不同变量指标表现出不同评价,如图1和图2所示。对专业基础设施配置的各项指标女生的评价普遍高于男生。从会展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析来看,各年级对专业基础实施设置的总体评价有一定差距,其中三年级由于是毕业班的缘故,就业压力较大,因此,仅对专业电子资源表现出极大需求。而一、二年级作为在校生,则对校内教学设施、专业图书资源有倾向性的需求,说明他们认为专业基础设施的配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2.3 学生对会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了解各項指标的意义,问卷的第三部分设置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多选题,了解学生对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1)影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这部分选取了4项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影响的因素,采取里克特量表法进行量化测量,分别为很不重要、不太重要、无所谓、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量化为1分~5分。经SPSS17.0检测分析(见表4),各变量的均值都高于4分,表明学生认为这4项变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比较重要,其中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两项变量评分高于4.4分,显示其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2)对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意见
就“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问题的回答时(见表5),所有选项中从高到低学生的选择依次是:创新思维(95.9%)、Team協作精神(92.7%)、实践能力(90.9%)、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85.6%)、个人表达能力(84.8%)、理论探究(80.2%);对于“本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看法时,有超过五成的学生选择了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和多种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对于创新式思维和多种综合能力的现实诉求无疑将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下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了第一手的、现实的参考资料。
对于“究竟哪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回答时(见表6),选择校外实践选项的占57.6%,选择情境模拟的占25.5%,只有12.3%和4.7%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可见,学生对校外实践的教学诉求比较强烈,同时也要求本专业在今后的教学安排中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
专门针对教师授课的建议(见表7),有45.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更注重教授研究方法,但是,还有33.2%的学生建议教师授课应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则高达71.2%,而注重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建设的仅占22.3%和30.1%。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传统思维仍居主流,即过于偏重传统理论知识讲授,学生的新诉求迫使我们专业教师需要进一步及时调整现有的部分传统教学方式;而陆续增加满足学生亟需的诸如情景模拟、案例教学、项目模块化等教学手段应该扩大其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这些创新将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且经过多次检验,效果显著。
3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从地方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看,结合自身特色,适时引入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塑造专业品牌、增强自身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3.1 创新学院的教育文化氛围
学校是传道解惑、追求创新科学知识的场所,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可以看到,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有所区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部分负面影响,例如经学和中庸文化中就不鼓励冒尖,往往会造成人们不敢超越、止步不前。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传统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打下扎实的根基,但是相对来说在进行科学创新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4],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从学院的文化氛围营造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实现在一个宽松、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中引导学生突破传统腐朽文化桎梏的束缚,勇于追求真理,形成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造价值。
3.2 创新教师人才队伍
创新专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建设。内部需要积极开展教研室为主的教研活动,由学科负责人定期说专业,任课教师说授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据说课内容、教学方式,由教研室其他老师共同研究,讨论教学问题,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外部建设就是“走出去,请进来”。由于会展专业还是比较年轻的专业,教师梯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需要通过教师参加说课比赛、组织学生参赛、参加专业年会、论坛,以及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外校知名学者开设讲座等形式,以“一对一”师徒制的模式让年轻教师“拜师学艺”,尽快形成本专业独具特色的优秀教师人才梯队。
3.3 创新学院教学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德国的创新教育早期就提出“通过研究、教学和学习,以培植和发展科学及艺术,并为大学生从事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或艺术创造能力的职业作职业准备”[5]。其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必须进一步推动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教学设计与政府、产业、行业协会的发展有机融合,借助行业发展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其优质资源和环境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积极探索以创新为引领的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比如在通识课程系列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面向学生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结合会展专业,设置诸如会展项目管理的创业类模块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理论和实践环节;努力尝试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相一致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学生变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的获取知识。尤其在高职院校,应着力探索以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为目标,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体验今后专业的工作情境而成立工作坊”[6]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以服务过程为导向来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以突出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协作性。
参考文献
[1] 张大良.厚植英才成长土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华网[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7-02/16/ c_129482382.htm,2017-2-16.
[2] 陈晓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 周瑛.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与体系构建[D].西安理工大学,2005.
[4] 陈厚丰,谢再银.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高教,1994(3).
[5] Sternberg R J. Successful intelligence[M].New York,1996.
[6] 吉本圭一 2006「インタ ンシップ制度の多 な展 とインタ ンシップ研究」『インタ ンシップ研究年 』第9号pp.17-24.
①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江西省级教改课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JXJG-15-76-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