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兰(永安市燕江小学,福建永安366099)
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杨瑞兰
(永安市燕江小学,福建永安366099)
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交流,倾听与表达是交流的基础。“倾听”是学生获取信心、习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表达”是用语言表示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倾听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课堂上学生做到愉快倾听,才能乐于表达,做到认真倾听,才能善于表达;教师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敢于表达,做到善于倾听,有效表达。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做到真正主动参与,构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数学课堂;学生;倾听与表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认真倾听、合作交流、清晰表达”等学习方法与方式,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学段都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表达与倾听的意识,认为回答问题是说给老师听,同学发言与自己无关,造成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课堂因为没有了学生的主动倾听与表达而成为被动的课堂。听、说在教学活动中是交互进行、紧密相连的,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真正主动参与、能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倾听,乐于表达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不但便于获取知识,而且容易形成良好习惯,从而将好习惯迁移使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因而我们在课堂上应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乐于倾听并愉快地倾听。例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一课时,教师们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先让学生欣赏“家乡风景区桃源洞”及“我的校园”的风光图片,再让学生猜测“桃源洞有多高?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继而进一步大胆猜测“如果一亿张纸叠起来,它的厚度会有多高?有我们的教学楼高吗?有桃源洞高吗?还是说可能还更高?”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被深深地吸引着,个个都愉快专注地倾听,积极地思考,从而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2.营造自主合作的氛围,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善于表达
除了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能愉快倾听,乐于表达外,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创设良好的倾听与表达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自主的课堂中使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进而让学生能善于倾听和表达。在课堂中应该多给学生同桌合作交流、4人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生生互动中得到同伴的互助。在小范围的生生交流中,学生更容易做到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机会多了,学生自然就善于倾听和表达了。
3.尊重关爱学生,让学生敢于表达
学生善于倾听与表达,离不开教师的尊重与激励。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所以在课堂“听”的教育中,教师要适时使用赞扬的语言创设激励性情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例如:“你听得那么认真,懂得尊重他人,别人也会很尊重你的发言的。”“你听得真认真,能把不同点都分析出来,真棒!”“你善于倾听,善于向他人学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人的错误,帮了他的大忙。”这样的尊重与激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倾听,同时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除了语言,教师还可以给学生适时的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一个拥抱等关爱的行为,为学生创造温暖心灵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来说这也许是终生难忘的教诲,学生面对震撼心灵的教育又怎能不倾听,怎会不敢于表达呢?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是为了让学生乐于倾听与表达。真正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做到有效的表达,必须要教给学生倾听与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
1.制定规范的倾听和表达的要求,让学生长期遵循,形成习惯
对于如何倾听、如何表达,教师们在课堂中时时都在提醒学生该如何做,可随机性较大,没有系统完整的要求,往往学生今天接受了明天又忘了,今天做对了明天又不对了,教师常因此而气馁。其实教师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出一套较完整且实用的规范或要求,印发给班级学生,在组织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分层次分时间段要求学生逐条做到。这样学生该如何善于倾听,该如何有效表达就心中有数,做到有法可依了。例如笔者在今年教学的班级中,就制定了如下的倾听与表达要求:
2.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善于倾听,有效表达
有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只是让师生有法可依,而要真正达到要求,及时的跟踪与评价更为重要。跟踪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状态,评价可以不断激励学生及时跟进,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善于倾听,有效表达。
(1)评价表
当教师们制定出了一套完整且实用的规范和要求后,应当结合所制定的内容,设计出一份相应的评价表,分时段及时对学生的课堂倾听与表达情况进行评价,以便时时督促学生按要求做到,同时通过评价来不断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例如结合笔者所在班级制定的规范要求,笔者制定了如下评价表:
(2)及时多元的评价
评价表制定好后,教师一定要记得及时做好评价工作,在时间上,教师们可以先采用一周评一次,待半个学期后,采用两周评一次,一个学期后采用一个月评一次;在方式上,可以采用先自评,再同桌互评的方式进行,一个月后进行小组评,期末教师评。在每一次的评价中,教师还应做到及时表扬好的、进步大的学生,及时树立好的榜样,不断激励学生进步。在每次课中,也要紧密结合评价内容,适时表扬鼓励获得点滴进步的学生,使学生时时处处不断督促自己学会倾听与表达。通过多方多元的评价与激励,不断促进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有效达成,从而形成高效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与表达习惯。
3.利用同伴互助,促进倾听、表达能力的提升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同伴互助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当我们制定好要求与规范,设计好评价制度后,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得到同伴的互助。如同桌互助、4人小组互助、优生与学困生之间互助、程度相当学生之间的互助等。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个主题供分组讨论,然后4人小组交流。先让本周评价得“优”的同学发言,再依次按不同程度的学生顺序发言,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得到很好的同伴互助,同时让发言的同学谈谈大家倾听时自己的感受,让倾听的同学谈谈听时的感受,从而更加理解他人,学会主动倾听,也更加明确要如何在善于倾听的同时做到有效表达。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和引导者,要学生做到善于倾听、有效表达,教师首先要做到善于倾听、有效表达,让学生有样可学。
1.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当学生发言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不管是好生还是差生,无论是答对或答错,不管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应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表达的优点,困惑的焦点、理解的难点等。教师还应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丰富的表情动作)表现出对讲话学生及其所讲内容浓厚的、始终如一的兴趣。这样表达的学生才会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倾听的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倾听。
2.察言观色,适时引导,听出“言外之意”
在课堂中,学生们有时会因为表达能力的差异或其他顾虑,而有意无意地漏掉或掩盖部分内容和某些实质性的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倾听中认真揣摸和分析学生表达的实质,推断出学生的未尽之意,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要把学生所讲的内容和意思真正听明白,并适时鼓励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孩子理清要表达的思路。这样,学生会因为老师善意、会心的理解而倍感高兴。老师的专注倾听,既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关注,又让其可以畅所欲言。为全体学生创建了一个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有效倾听与表达起到一个很好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3.完整、准确表达,给学生示范引领
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信息发出者,在课堂中应该做到恰当、完整、丰富的表达,为学生的有效表达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单位换算时,在引导学生说出“23克=()千克”的思考过程时,就应当完整叙述为“23克=0.023千克。因为:“克”转化为“千克”是“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所以要用除法;1千克=1000克,所以要用23÷1000;除以1000,就是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所以23÷1000=0.023;所以23克=0.023千克。
通过这样的示范与引导,让学生很直观地明确,该如何完整有效地表达出该题中的3个知识点及思考过程。既锻炼了表达力,又训练了思维力。教师如果能持之以恒,学生定能给出惊喜。
倾听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课堂上学生做到愉快倾听,才能乐于表达,做到认真倾听,才能善于表达;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有样可学,关爱学生,才会敢于表达;教师教给学生倾听与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样可学,才可做到善于倾听,有效表达。
[1]徐冰艳,吴刚,高文.构建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