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霞+祁昌荣+冯廷敏
摘要:通过对临夏州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有利发展的政策环境、集体林地的巨大生产潜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和迫切的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林下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和发展前景,以推动全州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前景瞻望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8702
1 引言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复杂的地貌类型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和多种立地类型。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少雨,河谷平川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6.3 ℃,最高气温37.6 ℃,最低气温零下27.8 ℃,年平均降雨量537 mm,蒸发量1198~1745 mm,日照时数2423.0~2572.3 t,无霜期111~179 d。川塬山阴地区降水多,雨热同季,利于农作物、牧草和林木生长。经济作物主要有亚麻、甜菜、瓜果、花椒、皮胎果、核桃、杏、枣、药材等。
临夏州总面积8169 km2,耕地81.02万hm2,荒地17.8万hm2,林地 16.85万hm2,平均海拔2000m。据2010年完成的临夏州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显示,全州有林地达1.19万hm2,疏林地达0.14万hm2,灌木林地达0.55万hm2,这些森林资源为临夏州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资源保障。
2 临夏州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临夏州各级林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化领导,周密组织,广泛动员,扎实推进,大力开展以组建县级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林下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临夏州充分利用集体林地承包流转到户的有利契机,积极鼓励动员群众或林业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15年,全州林下经济发展总产值达到4.47亿元,参与农户7.44万户。其中林下种植业面积达到4.03万hm2,林下养殖业规模达到72.81万只(头),林产品采集加工利用面积达到0.02万hm2,培育林产品加工企业9个,利用集体林地发展森林旅游业0.06万hm2,建立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个。近几年,临夏州先后开展的《林药间作技术示范推广》和《高寒湿润半湿润区梨归蒜互作机理研究及无公害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总结出一系列林药间作技术,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皮胎果-牛蒡子间作技术、皮胎果-当归-蒜间作技术、核桃-冬花间作技术等技术规程十余项,为临夏州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
3 临夏州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夏州的林下经济尽管有了一定发展,林下经济发展规模也初见成效,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已初见端倪,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3.1 缺乏整体规划
个别县(市)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作为一项重要产业通盘考虑、统筹推进,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3.2 产业规模偏小
参与林下经济开发的农户总数不多,管理水平低下,产品深加工不足、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值总量偏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3.3 政策扶持不力
林下经济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由于缺少联动机制,得不到必要的项目和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种苗保障、加工销售、金融信贷等相关服务比较薄弱。
3.4 科技支撑不足
很多农户沿用传统的种养方式,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够,致使林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加工企业实力弱,加工转化率低,高附加值产品少,经营销售分散单一,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加、销利益连接机制。
3.5 基础设施滞后
普遍存在林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使林下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4 临夏州林下经济发展机遇和前景瞻望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植物和动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实现“兴林富民”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4.1 有利发展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纲领性文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全省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同时,围绕推进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合作社建设、家庭林场培育、县乡林业服务机构建设等重点工作,省上也都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办公厅2012年转发省林业厅等16个部门《关于促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对林下经济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贷款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流通便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給予政策扶持。
4.2 集体林地的巨大生产潜力
临夏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共勘界确权林地16.40万hm2,占应改林地面积的100%,其中家庭承包经营15.20万hm2,占勘界确权面积的92.65%,有22.36万户农户拿到了林权证,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十二五”期间,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以花椒、啤特果、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产业,林果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全州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
4.3 农民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
林下经济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许多林地土壤肥沃、林下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繁多、水气热条件优越、森林景观资源丰富,既能发展林菌、林药等种植业,又能发展林禽、林畜等养殖业,林下经济使这些资源潜力得以有效发挥,极大地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产业发展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依靠林地增收致富的愿望强烈,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
4.4 迫切的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污染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且呈急剧增长态势,“保护环境”和 “绿色消费”将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势,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为了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国家也大力倡导绿色食品消费、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同时,林下经济产品具有地方特色,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追求多样性产品消费的需要,更能满足人们对绿色和食品安全的心理需求。此外,人们对回归自然、亲近森林、走进郊野缓解精神压力的休闲方式更加向往,也对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5 结语
“十三五”期间,临夏州将在确保生态优良的前提下,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按照自然特征和区域特征,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为主要类型的林下经济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林下经济典型,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林下经济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林下生产经营格局,构建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为一体的林下经济产业链,进一步促进林业综合效益得到充分提高。
参考文献:
[1]农忠献.浅谈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2(5).
[2]魏吴琴,支 玲.我国林下经济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5(5):31~33.
[3]吴 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7).
[4]蒋卫民.发展林下经济好处多[J] .广西林业,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