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有效针对城郊民办初中“学困生”进行数学教学

2017-07-12 11:37李杰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学困生初中生

李杰

摘 要:城郊民办学校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作为这里面的学困生,能否学好初中数学俨然已经成为当下初中生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上更加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虑个别差异,关注个性,关爱心灵,注意分层教学,更要注意学校、家庭、社会这几方面的配合。

关键词:城郊中学 初中生 数学教学 学困生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04-02

1 城郊民办初中的特点

处于城郊的民办学校,不具有市区中心学校悠久的历史,也不及硬件条件优越的私立名校。在生源上处于劣势,在资源配备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众说周知,民办学校的优势除了硬件条件相对较好,师资配备更加合理,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更个性化的教育之外,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不受户口所在地的限制,这对于不在成都区域范围内又需要接受中学教育的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2 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那么何为学困生呢?当前研究认为,学困生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综合症”。它是学生自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来自于学生自身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学困生的主要特点是:对学习无兴趣,学习动力低下,学习品质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踏实,不勤奋,学习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较低等

城郊民办初中的孩子,家境还算比较优越,但不少孩子缺乏应有的拼搏与责任。父母从省内其他州市来蓉做生意的占了不小的比例,單亲家庭,托管家庭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学生基础拔尖的很少,大部分处于中等及以下。城郊的学生受到城镇文化长期熏陶,通常较有灵气,活泼好动,信息来源广,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由于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加上家长忙于生计疏于管理,缺乏应有的教育知识,不能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的细微变化,容易造成教育失当,使孩子形成许多学习上的不好习惯。再加上学生小学基础较为薄弱,得不到应有的疏导与帮助,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下,部分老师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大量布置作业,学生负担过重,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变成学困生。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的那份情感,往往具有较大的分歧。有些孩子至始至终都非常喜欢数学,可能源于以往积累的数学给予他们的那份快乐与成就。而还是有不少的孩子,畏惧于数学的难想、难算、难突破。这往往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分化。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转变孩子们对数学难的看法,既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也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3 转变学困生的策略

3.1 走进学生心灵

家长需要做的是在生活上更加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安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与期待,这可能需要改变家长的生活节奏与安排。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互动交流,研究表明,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能有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与鼓励,从家庭环境这方面进行改进。特别是在单亲家庭,组合家庭,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更加重要。

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需要做的就比较的多一些,首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困生的家庭背景,有没有特殊生活经历。然后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渐渐走进孩子的心灵。比如课堂上一次不经意的肯定,作业本上一个不起眼的笑脸或者加油,考试进步时并不特意的表扬,甚至利用网络的交流等等,都将促使你与孩子们走的更近。“信其师,听其言”,这就在心理上与学困生建立的良好的基础。

3.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案例:在讲平方差公式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把去福建永定土楼的照片放到屏幕上,特意讲了以下客家族的风土人情,还讲了美国间谍误把土楼当作军事设施的故事,孩子们非常愿意听,在听的最兴浓时,把话题 转到了如何计算土楼的占地面积问题,进而引入平法差公式来简便运算,后来又进行分组剪纸验证。我发现那些所谓的学困生和其他同学一样,自信满满,异常踊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3.3 自我演绎,生动逼真

比如,在初一学习圆柱体展开图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物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从A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想,蚂蚁怎么走最近?这是一道关于最短路径问题,如果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我常常把自己比喻成题目中的主人公,曾经当过小明,当过出租车司机,当过一艘船,当过台风等等,这次是一只好吃的、快饿得不行了的蚂蚁,同学们往往会忍不住的笑,我就哀求着说到“请你们帮帮我找到最快的取食路径吧。”听到这么悲悯的求救,哪个学生还不想想办法。“老师,你说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你怎么不直接飞过去?”“不行,蚂蚁会飞吗?这可是石凳啊。你也不怕撞死老师。”“那你就沿着边缘爬过去吗”“嗯,这个可以有,具体怎么个爬法呢?”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把孩子们引向可行的、最佳的方案。最后还不忘做了一个装作吃到美食的夸张表情来感谢同学们的帮助。这既是师生互动,又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3.4 巧用比喻,形象直观

初中的数学讲究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孩子数形结合,逻辑抽象能力的考察也在逐渐提高。当孩子们很难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的时候,用一些直观的贴近生活的比喻让孩子们明白其中的奥秘,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一个概念的认识。既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智慧。

比如,在初三学习分段函数求最值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当25≦x≦30时,二次函数为W=-x2+60x-925,当30

我是这样处理的,对孩子们说分段函数就像5、6两个班级一样,我们要去求整个分段函数的最大值,就相当于求5班、6班两个班中个字最高的那个,现在没法把两个班放在一起排队比较,那我们可不可以按照规则先把5班最高的找出来,再按照规则把6班最高的找出来,最后这两个高个子进行最后的pk,谁赢了谁就是两个班中最高的。相信这样的比喻谁都听的懂,孩子们就像打开了思维的水闸一样,纷纷尝试,效果當然十分的明显。

3.5 弄清概念,对比学习

前不久刚学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刚开始对于公式的来由以及公式的简单应用,孩子们都表现的不错。但随着公式的逆用以及两个公式的综合应用,不少孩子已经出现混淆公式现象,甚至出现自己创造法则。针对这些问题,我的策略是,再次梳理两个公式的结构和使用前提,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没有学的公式和法则绝不可轻易使用。除此之外,对比学习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比如计算,到底是用平方差公式的逆用还是用完全平方公式?学生们很困惑,其实两个方法都用,比较比较那个好就一目了然,最后发现,两种方法差距并不大,至少都适用,关键看自己熟悉那个公式。而在计算时,学生往往误认为和前一个题一样,其实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两者关系与区别,我特意把两个题写在黑板的左右对比讲解。大家发现,直接是不能用平方差公式的逆用的,因为没有的结构,但如果用完全平方公式分别展开后,为是可以用平方差公式的,之后还是不得不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相对麻烦。但学生如果能先用积得乘方公式的逆用把式子变为,再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即可,相对来说更为简单。这样两个相似题有对比,同一个题不同方法有对比,公式使用之间也有对比。在对比中找到公式使用的条件和范围,在对比中熟练掌握公式的应用,学生也将大有收获。

3.6 小组责任制

每个小组有7名同学,其中优中差的比例是2:4:1,全班共5个小组。每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每次的作业,考试,清洁,纪律等等各项指标,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将会得到大奖。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小组根本不会去重视那个学困生,总以为是累赘,要么讨好学霸,要么全部交给学霸,而学困生自己也破罐子破摔,要么很愧疚,要么更加肆无忌惮。可是众所周知的“木桶原理”,这个想法的小组在第一次评比时纷纷失利。

后来大家发现,让学霸进步的空间并不太大,让自己成为学霸也太难了,而集体帮助学困生进步,那是相当的有前景。在一次自习课的时候,我发现不少小组的成员主动给学困生补习功课,小组讨论也绝不落下一个成员。当有小组成员上课不积极,自习讲话玩闹时,总是毫不留情地站出来,给予最严重的“警告”。当然,此时学困生显然已经知道了大家对自己的改变,内心也开始接纳所在小组,主动的接受大家的帮助,渐渐的那些个坏毛病也消逝不见了,自己也渐渐开始努力了,成绩能不提上去都难。显然,集体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最后的评比虽然也有输赢,但最大的受益者,除了班级整体的进步之外,学困生看到了进步,提升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3.7 联系实际,突出应用

最近孩子们在学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对于乘方的那种变化规律感受不是那么真切,即使你举例说把一张纸对折20次能比楼房还高,他们仍旧觉得不现实,不可能去做这个实验。那怎么形容更为真切、恰当、接地气呢?我一直有一个针对数学作业的奖励政策,我给每个孩子的作业都会打等级的,有A+,A,A-,B+,B,B-,C+,C,C-共9个等级,凡是得了3个A+的就可以来领一次文具奖品。有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问我,“老师,平时我的作业几乎都是B,最好的一次得了A-,那我是不是永远得不到奖品了呢?”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保住孩子对进步的希望,我修改了规则,以后 3个A换一个A+,3个A-换一个A,3个B+换一个A-,以此类推。其实这其中就包含了乘方的计算。这个孩子异常的高兴,至少有获奖的机会了。但当他运用乘方的运行法则算出要243个B才能获得奖品时,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这样下去怎么行,光得B那得猴年马月才能得奖了。大家可能都会猜到后来会怎么样?这个孩子非常用功,为了早一天获得奖品,他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作业等级,你说他的成绩能提不上来吗?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学困生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