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分析当前网络人才需求状况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定位及特色,对应“三级网络人才”培养提出“三级教学模式”,并探讨“三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和实施成效。
【关键词】“三级网络人才” “三级教学模式”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66-03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目前90%的企业网络工程师系统的专业技能不完备,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传统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由于技能单一、更新速度滞后,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当前全国党政机关、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局域网整体应用系统建设正在进入高增长期,预计年均增长将超过34%。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100万-2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50万。新型网络人才的培养储备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培养出与市场需求接轨的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及“三级教学模式”概述
一直以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但近年来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本科教育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IT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引起的关注不够。比如,山东科技大学的季惠群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本科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提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北京交通大学的刘拓等在《突破旧模式 探索本科人才多元化培养新方案》中,提出从英语、数学、计算机三门公共基础课入手进行改革,开展“分级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保定市职教中心实施的“文化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究与实验”,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这些研究成果的启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培养“三级网络人才”(即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三个不同层次的网络急需人才)的“三级教学模式”。“三级教学模式”是一个逻辑化的有机整体,是衔接有序、分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按照市场对网络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培养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三个不同层次的网络急需人才,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二、“三级网络人才”的能力需求
由于学生的潜质不同,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各异,网络应用层、管理层和开发层的人才需求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人才素质要求也存在差异。以这一认识为基础,本文以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层次的网络人才培养,提出“三级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三级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三级网络人才”是指按实际工作岗位对网络工作者的技能要求,把岗位需求人才按技能从低到高分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三级。根据长期的实践观察及调研,其社会需求量呈金字塔型,即越基础性的技能人才需求量越大,且向越高层次的技能人才递减,如图1所示。
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三级网络人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分别如下:网络管理员要具备小型网络的设计、实施以及维护的能力,对网络设备及其原理和实用技术有基础性的认识,有能力对网络的常见故障进行定位和排除。网络工程师要具备中型网络的设计、实施以及维护的能力,对高级交换网络设备及其原理和实用技术有较系统的认识,对路由设备及其原理和实用技术有较系统的认识,有能力对网络的一般性技术类软硬件故障进行定位和排除。高级网络工程师要具备大、中型企业网络、城域网的设计、实施以及维护的能力,有对主流交换机、路由器、VPN、VOIP、防火墙等设备和网管系统的配置和管理能力,有能力对网络的技术类软硬件故障进行定位和排除。
三、“三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为了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出合格的“三级网络人才”,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网络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课堂理论说教,实践性教学基本流于形式,大多为分散的知识,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反复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和研究,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进行研讨,进一步分析和讨论教学的实施方式,提出三级技能递进式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反复改进,不断丰富,形成了“三级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三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级:网络管理员培养。对于网络管理员级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这一培养目标,通过与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整合网络类核心课程,开发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材、教学课件。教材编写注重实际操作,理论简单易懂,以实际案例引导教学,凸显“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小项目的驱动,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教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不仅易于提高学习能力,而且容易产生成就感,更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会到学习之乐。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简单有效,易于实施,能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
第二级:网络工程师培养。对于网络工程师级人才的培养,采取项目驱动方式来完成,其教学模式为“教学工作室制”。“教学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典型网络项目为驱动,以各个工作任务为引领来构建教学内容,典型网络项目取材于企业的实际项目或将企业实际项目进行适当调整而成,学生在专业老师或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一个个项目的完整训练,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教學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项目化递进式教学模式改革,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办学优势,构建“教学工作室”平台,不断优化项目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把理论寓于实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与实践创作、科学研究的同步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注重其个性施展、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
第三级:高级网络工程师培养。对于高级网络工程师级人才的培养,必须采取深度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来完成。在前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讲座、课外培训、技能竞赛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以项目应用开发、课题研究等方式完成这一目标的培养。条件成熟后,引入培训企业,运用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培训机构的优势资源和学校的优质环境,拓展学生的个性空間和专业技能,完成CCNP/CCSP/CCIE或HCNP/HCIE等认证考试。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让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职业培训,1年以后学生通过全国统一的行业考试,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再顺利进入企业工作。通过“校企合作”这一平台,学生能够到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完善的企业进行实习,在实践中通过专业老师和企业师傅手把手地传授,完成教学到就业“零距离”接轨,同时实施个性教学,有效地培养出高级网络工程师一类的高技能型人才。
四、“三级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
在实际操作中,所有同一年级进校的学生实际上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实施第一级教学模式;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网络管理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主动性和差异性也体现出来,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求知欲望和掌握更高层次技能的能力,于是以第二课堂的方式组织这部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施第二级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工作室”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论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还是动手操作的技能都有了很大提升,在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校企合作实习过程中,表现出色,更容易得到老师和企业师傅的关注和“一对一”的帮助,有助于他们在实施第三级的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通过行业认证考试,迈向高级网络工程师平台,从而在就业中获得企业的青睐。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三级教学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实效,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从2012年项目实施开始,该校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讯方班获得HCNA证书(华为网络工程师)人数过半,已经有三届学生顺利毕业,用工企业普遍反映学生能力明显比过去学生强,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有明显的优势,深受企业的欢迎。
第二,“教学工作室”建成后,依托这一平台,该校每年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都包揽本专业所有竞赛项目的一等奖,并每年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在全国技能大赛的准备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利用这一平台来训练完成大赛项目。近年来该校参加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分别获得过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参加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分别获得过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最差也是全国三等奖。“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大幅提升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素质,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网络行业人才。实践证明,“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应用型学科和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
第三,自从校企合作的讯方班平台建立后,校企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得到有效加强。过去,对于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一个班都安排在同一个企业进行实习,只能一个单位1-2名学生分散安排,实习往往流于形式;现在,由讯方公司专业打理实习,对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进行管理,吃住在企业,按企业新员工标准进行培训,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考证——HCNA证书(华为网络工程师),部分学生取得HCNP证书,实习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机会。
综上所述,培养高技能的网络人才,必须有恰当的培养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刻板机械而缺乏针对性。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适合社会需求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等网络三级人才的培养方案,并对以“教、学、做”一体、“教学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为核心的“三级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网络人才培养的固定模式,开发出逐级上升的系统教材,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网络人才进行培养,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为职业教育网络技能型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具备了在同行中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之武.“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意义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赵苏阳.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3]孔伟.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4(13)
[4]杨帅.基于校企合作机制的双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 河南教育:职成教(下),2014(1)
【作者简介】伍玉秀(1967— ),女,广西全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云计算。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