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

2017-07-12 16:03:53时秀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预防性感染率肝硬化

时秀梅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 深圳 518172)



探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

时秀梅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 深圳 518172)

目的 探索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72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的发生,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再出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预防性;抗生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感染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一般发生在肝炎晚期,上消化道出血则是其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而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出血、腹水等使得患者在出现感染后的治疗难度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医院感染的概率[2],因此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感染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我院对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效降低了感染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②均有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③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原发疾病者;②合并精神疾病史、家族史患者[3]。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42~69岁,肝硬化病程为7个月至7年。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0~72岁,肝硬化病程为6个月至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疗法,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或奥曲肽静滴治疗,直到患者出血停止后48h停止用药。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若患者持续出血,则可行内镜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选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1g,1次/d。若对头孢曲松钠过敏则给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静滴0.4g,1次/d。连续应用抗生素7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入院后48h内出现感染的患者,符合下列任何一个表现的即认为出现院内感染:①体温>38℃;②白细胞计数>11×109/L;③血、尿、腹水的细菌培养为阳性,排除污染的情况;④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为肺部感染;⑤腹水常规白细胞>250μL,中性粒细胞>0.5)、再出血率(入院后72h内再次出血患者)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的对比行χ2检验,计量数据对比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再出血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感染率和再出血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再出血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6.2±4.3)d,对照组为(22.3±4.7)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都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而这两种并发症会相互影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肝硬化患者多伴有门静脉高压,进而形成大量的侧支循环和腹水,而亢进的脾功能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机体细胞免疫力降低。同时低蛋白血症、低补体血症又会导致体液免疫力降低。上述多种病理变化为细菌的滋生提供较好的条件,加上患者局部肠道黏膜水肿、缺血、缺氧状况会导致肝脏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在治疗中给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等药物使得胃肠道的血流量减少,胃黏膜屏障作用减弱,这就给病原菌的侵入提供较好条件。另外,还有许多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差,临床上需采取静脉插管、胃管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这些侵入性操作也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4]。若患者病情危重,需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肺部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就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当患者出现感染后,尤其是在出现腹腔感染后,其腹水增多,腹腔压力升高,导致门脉高压,从而引发曲张食管胃底静脉的再次出血,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认为,院内感染是导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次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引发再次出血的因素主要与细胞的级联反应有关;细胞在接触病原菌后,血管会释放出活性物质,从而影响到止血效果。而且感染后患者多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腹压升高,进而导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加重。正是因为如此,有学者研究指出,感染是导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5]。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的7d内是感染的高危期,在此期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仅有助于预防感染,同时也对控制出血、预防再出血具有积极意义。不少学者曾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短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降低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腹膜炎等感染的发病率[6]。刘莉等[7]研究指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发现感染率明显降低,而感染多发于呼吸系统,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同时还能降低再出血率。黄紫庆等[8]曾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年龄、肝功能分级、出血方式、白细胞计数等因素进行研究发现:Child Pugh分级高、白细胞计数高、呕血是引发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高危患者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再出血率明显更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指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有助于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感染部位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般为呼吸系统感染,在病原菌上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因此在选用抗生素时可以尽量选择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然后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合理调整抗生素用药方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9]。付万智等[10]研究指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再出血率、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及时采用敏感的抗生素,预防由感染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孙兰芳,陈家焱,曹小萌,等.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0):1072

[2]董伟,田道容,曾梅,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5):16

[3]王蕾,鲍中英,苑晓冬,等.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7):617

[4]李孝楼,陈明胜,甘巧蓉,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2):288

[5]秦建华.非降门静脉压药物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0):153

[6]周立平,刘尚忠.益生菌在使用抗生素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5

[7]刘莉,朱文艳,冯姝,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5):52

[8]黄紫庆,袁桂林,冷佳源,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8):982

[9]郝勇,谭萍,赵亚刚,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预防性抗菌治疗的前瞻性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1):29

[10]付万智,杨丽.抗菌药物用于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33

R57

B

2095-4646(2017)03-0208-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7.03.0208

2016-12-01)

猜你喜欢
预防性感染率肝硬化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环球时报(2022-04-07)2022-04-07 19:30:02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6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