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线木偶戏及其特殊的舞台美术

2017-07-12 13:54陈淑英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362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提线木偶台面木偶戏

陈淑英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 362000)

浅谈提线木偶戏及其特殊的舞台美术

陈淑英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 362000)

舞台美术设计在一出戏中,始终是贯穿和渗透在整个舞台艺术之中。对于传统戏曲舞台而言,虚拟性是作为一个美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舞台美术设计的时候,必须重视虚实关系的处理。戏剧舞台设计本身便是通过布景给虚拟戏剧提供服务,舞台的空间以及布局本身便有明显的假定性,,一个景片或景块就可以是墙、门、山等等,这都是简单的实的营造,而舞台上空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百宝囊,是观众无限遐想的发源地。我们可以说进行舞台设计便是利用布景规划来对舞台空间进行经营,进行舞台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布空。

木偶戏;舞台表演

戏曲舞台美术历来有关于“四个统一”说法,一是似于不似的统一,二是神似与形似的统一,三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四是有限空间与无限空间的统一。再处理空间的时候,将虚拟艺术手法运用进去,能够将观众本身的想象力很好的调动起来,让舞台环境更加的丰富。这个时候的舞台美术,既讲生活真实,又重艺术加工、提炼,讲艺术夸张。

木偶戏表演的时候具有“以物象人”的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木偶舞台所具备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统的傀儡戏舞台在较长时间中一直承袭的是戏曲舞美的特征,甚至和戏曲在一个场所中演出。早期提线木偶的舞台一般都是露天的,并且背部有帷幕,从而将操纵者遮挡住,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木偶本是一种艺术载体,木偶艺术往往能够表现出其它戏剧形式无法表达的艺术效果,因为木偶本身便具有夸张、抽象、隐喻以及幻象等一系列的特征,这也让木偶艺术能够很好的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虚幻和真实的表达,不但能够将木偶戏表象表现出来,还能够深入到人的意识中去,给演员提供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这一时期的木偶表演,舞台美术除了木偶表演所需要的道具大多数就是一块帷幕而已。很多舞台场景带有虚拟性和想象性。

“八卦棚”为传统提线木偶戏演出的舞台形式。台面离地约1.6m,面积约6m2,呈正方形。舞台四角,各竖一根高出台面约3m的立柱。顶部用十根竹竿系扎成“八卦”图形。台左、右、后三面,用布帘遮围。正上方悬挂一幅横眉,称“大眉”。上饰绘图案及“倾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的对联与“内帘四美”的横批。“大眉”内侧下沿,另挂一幅“小人眉”,用于遮掩演师面部及挂放演出剧本(“簿”)。台面正前方的台沿内约0.8m处,居中横放一道高约1m,宽约1.5m的彩屏,称“低屏仔”。用以遮挡演师下肢,并作为木偶戏演出的背景。“低屏仔”前,即是传统提线木偶戏“倾则千里,转瞬古今”充满假定性的演出空间。

50年代初期,出现了阶式平面舞台,这是一种封闭型舞台结构,形式是其木偶表演区离剧场舞台面约0.7m,深约0.6m,宽约5m,这种舞台的出现呈现这一时期空间结构所生变化。空间结构上有一定宽度与深度,舞台背景就出现了,替代了长期以来木偶戏舞台背景的假定性。

1960年至今一直所采用的“天桥高台式立体舞台”,这种舞台高度增至3.8m,深度增至8.5m,宽度增至7m。舞台画面的绝对2.8m,宽度6m以上。提线木偶悬丝相应加长至3.6m左右,为传统木偶的3倍。它具有“天桥”与“地台”,两大表演区域,具有近、中、远三度景区,便于灯光、烟火及软、硬景等艺术手段的施展。是一种可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及人偶表演于一炉的大型综合式演出舞台。它的出现,标志着泉州木偶艺术,综合表演能力的极大丰富和提高,引发了木偶形象构造、操弄技艺、表演手段等方面一系列的革新与创造。

这种高台的出现是偶戏的又一大创新。台面增大增深增高,线也放长了,这时候的舞台美术就大有作为了,背景及道具从不同的空间、位置都可以来增加一出戏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但是这种高台的舞台美术需要注意什么呢?所有舞台上的道具都要有一定的尺寸。木偶形象总体高度在67~78CM之间,木偶所需要的道具的尺寸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才符合木偶表演可操作性与画面的协调性。比如大型木偶戏《卢俊义》其中有一个情节,燕青在被纵家丁围攻时跳到围墙上面,这块围墙从形象来考虑可大可小,但是要用做道具配合木偶表演,这个尺寸的大小可要慎重,总台面高3.8米,木偶形象尺寸78CM,木偶站在上面又要表演,所以尺寸是分毫不能差的。另一方面,提线木偶不同于别的木偶戏,靠几十条线灵活自如操纵木偶,,除了演员要有娴熟的技术,这时候的舞台美术除了能起到一定烘托作用,在造型跟材料上面也要考究,所有的道具不可以出现缠线造型,材料要轻便。

舞台不纯碎是一门艺术,它也是要为戏剧表演服务。

七、八十年代后,我国木偶戏的变革比较明显,民族传统和现代观念也给木偶戏表现形式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和探索的不断进行也将木偶戏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很好的发挥了出来。木偶戏已经从以往的模拟自然形态和受到戏曲的影响逐步的转向到了具有木偶戏特征的假定的木偶动作,在假定的环境中将二者统一在一起的境界。运用舞台空间方面也打破了以往传统舞台的束缚,若是有需要,操演者的遮挡物甚至可以去掉,并且和木偶一起在舞台上表演,甚至走到舞台之外去。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黑丝绒木偶”的使用,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无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同时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个时期的舞台美术自然也是形式和风格多样化,各具特色。

舞台形式与表演空间、上下场方法及表演技巧、表现手段的运用息息相关。一种新的舞台形式出现,都带来艺术表现方法、手段、技巧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创新,也带来演出面貌、审美感受的一系列变化。

泉州提线木偶戏历经世代传承,特别是泉州市木偶剧团建团48年来的艺术改革与创新,相继出现了“八卦棚”、“阶式平台舞台”、“天桥高台式立体舞台”,提线木偶戏技术高超,老一辈们创造的精湛技术,下一代们也在不断更新创新中,舞台美术同样需要不断更新创新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提线木偶台面木偶戏
传统戏剧——木偶戏
数不清丝线的提线木偶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发展思考
湖南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木偶头
木偶戏
苏轼和他的超然台、乌台、啸台
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式探微
高频电液振动台用台面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一天早晨
台面都上不了,怎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