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 慕德春 (辽宁师范大学 116000)
浅析秋瑾书法作品的艺术精神
张小丽 慕德春 (辽宁师范大学 116000)
以往对秋瑾的研究,大多都是对秋瑾的革命精神或她的人格进行评价,却很少有关于秋瑾的书法艺术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秋瑾的书法作品进行赏析,阐述秋瑾书法的艺术精神和艺术价值。
秋瑾;书法;鉴湖女俠
秋瑾,是家喻户晓的民国时期的革命志士,巾帼英雄,提起“鉴湖女俠”可以说无人不知。以往对于秋瑾的研究,大多都是评论她的革命精神或去赞美她的人格,却很少有关于秋瑾的书法艺术的研究,忽视了秋瑾作为书法家的艺术成就。下面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秋瑾的书法进行赏析。
秋瑾是著名的爱国女诗人、书法家。秋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可谓是一代中华奇女子。她的诗歌更接近内心最真切的独白,书法作品更多的是表现她的人品节操、文化涵养以及凌然正气等人格精神。书法艺术贵在人文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结合。所以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浅析秋瑾的书法艺术,从她的书法艺术中去探究发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探究艺术的本质。
秋瑾的人文精神的人,无疑是她的人品。对秋瑾的评价,南开大学文学院的乔以钢教授曾说:“秋瑾是中国妇女文学划时代蜕变的催生者和铺路人。在她的自我艺术形象身上,既有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心理因素,更有初步觉醒的近代女性的精神素质。”1这是对秋瑾人格和精神的评述,如果我们把她的这种精神与她的书法艺术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书法讲求人品、书品的结合,秋瑾便是一个把人生主张和人生态度融进了她的书法艺术之中的女书法家,她的书法艺术作品同时也彰显出一位有思想有抱负的革命女青年形象。欣赏她的书法作品,我们被她的书法艺术所感染的同时又被她的人文精神所震撼。她把书法艺术提升到道义、情仇与国恨的高度之上,她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为人称道的革命事迹,还在艺术上,她是人文精神与艺术精神结合的典范,启发了书法艺术的意义。今天我们虽然不能亲自感受秋瑾的所作所为,但目睹她留下的玑珠笔迹,那渗透纸笔的大彻大悟,那体现她的情感与精神的字里行间,都为秋瑾这两个字赋予了新的定义。
秋瑾的书法,是她精神和人格的体现。欣赏秋瑾的字如睹其人,落笔成章,意气风发。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她:“秋瑾姑娘很能干,有话当面说,语气很坚决,不转弯抹角,所以有不少人怕她。她爱唱歌,好合群,性格爽朗,而且善豪饮,讲话精辟,热心公益,所以很多人喜欢和她接近。虽然秋瑾姑娘生的秀气,但人品很高。”2这一段话基本上把秋瑾的性格、为人、品德、爱好都反映出来了。秋瑾的才华终究是与人品相融合的,秋瑾的人品毋庸置疑,但对她的丈夫的人品却另有说辞。以往很多文章中论述她与丈夫王廷钧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因为他们认为是不幸的婚姻才赋予她激昂的革命战斗力,但如果略加思考研究,其实则不然,对于这位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革命者来说似乎是受到了更多的宠爱。对她的宠爱一是来自于幸福美满的家庭,秋瑾自幼在书香门第的家庭中成长,母亲更是亲自教诲学习诗文词赋,使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二是来自于她的丈夫王廷钧的宠爱,文献记载都略少谈及秋瑾的婚后生活,大多也只是猜测,那么这也让秋瑾婚后的生活成为最有争议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看到的部分影视作品中是把秋瑾的丈夫写成淫坏之人,如果真是一位淫坏之人,在那个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年代里,婚后的秋瑾又如何能够东渡日本潜心求学,这很难让人理解。她的丈夫不是一个坏人,反而是一位有包容之人,无爱何来包容。事实上秋瑾一直是被宠爱的,她的婚前和婚后的生活都是宽松自由的,是备受宠爱的。无论是她的人身,还是她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难得的自由和开放。因此,她的内心才能燃烧一片炽热,由此秋瑾选择了离开故土留学日本潜心革命,她将一生的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国家,这就是儒家学说中所说的“大爱”。一生不羁的性格以及崇高爱国情怀让她在艺术的路途中才华迸溅,并洋洋洒洒地流露于她的书法作品之中。可以说没有秋瑾的自身的刚正不阿、心怀大爱的高尚品质,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宽松自由,以及家人的理解与爱护,就不可能造就秋瑾后来传奇的人生和优秀的书法艺术。
秋瑾的人文精神的文,她的诗歌最能代表她的文化涵养。我们从她的诗格可以了解诗人的性情和思想,诗歌是她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她的性情刚烈,她的梦想豁达,她那独立的思想和独具魅力的人格注定她的一生是反叛和不平凡的。秋瑾作为女人,虽然出身于传统官宦家庭,但是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理想,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她是新思想的先进代表。诗书本是相通的,分析秋瑾的诗词殊不像出自于一个女子的手笔,其诗词内容大多寄意向于刀剑,豪酒,尽情挥笔泼墨抒写侠义情怀,诗词作品中大多展示一个“仇”字。时代纷乱以及爱国情怀激起了秋瑾最软弱也最坚强的内心,她为自己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并寄诗词文采,渲染笔墨,把情怀融入诗句,把生命写进书法,有血有泪,有情有感。可以想象她在作诗的时候,内心必定是悲愤的,她把所思所想以及满腔愁绪和哀怨一股脑儿的寄予笔尖,同时也将书写时的豪情壮志,完全融进了书法作品的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以上从秋瑾的人文精神的角度讨论了秋瑾的书法艺术,通过评析,从她的诗文书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对生命的价值、人生的价值以及艺术的价值的真正理解,秋瑾的书法作品是她的人品节操、文化涵养、凌然正气、艺术精神的表现,并构建了完美的翰墨精神。秋瑾的艺术成就和其光彩传奇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当代书法艺术精神的表现。
注释:
1.乔以钢.秋瑾的自我艺术形象与中国古代妇女文学[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1):63-67.
2.马蹄疾.鲁迅生活中的女性[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98-110.
张小丽,辽师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