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舞剧《孔雀》表演中的动作与情感

2017-07-12 13:58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3410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杨丽萍舞剧孔雀

谢 丽 (赣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341000)

分析舞剧《孔雀》表演中的动作与情感

谢 丽 (赣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341000)

一、舞蹈表演中的动作与情感

(一)舞蹈表演中的动与情

通常我们所说的舞蹈动作,指的是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肢体性的动作、舞蹈姿态、技术技巧以及脚下步子四个方面,也就是必须要是一个运动中的状态,但是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舞蹈表演中,不仅仅只是运动着的才叫动作,只要是在舞蹈中用来传达情意的,比如舞者的“眼神”,也能称之为动作,这就在于舞者对它的把握,是否能让这个动作表达出它所传达的力量。舞蹈表演被视为一种身体的艺术,它需要舞者通过舞蹈动作来负荷思想、传达情感、塑造性格。这是舞蹈动作在舞蹈表演中作为基本要素之一存在的价值,外化的动作是舞蹈表演中重要的艺术特性。舞蹈表演必须要有动作作为载体,它是为舞蹈的存在而存在的,动作的停止就意味着舞蹈表演的结束。

情感在舞蹈表演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舞蹈动作是相辅相成的,通常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是需要借助动作来流露出来的,此时的情感一定是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心里没有,身上白走。”这句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这也是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一个只会精湛的技巧和准确到位的动作,没有思想,没有舞者情感的投入的舞蹈作品,只能博得观众对其技巧的赞叹,却进入不了观众的内心,无法使观众为之动容。但是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是需要舞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体验与感受储蓄起来的虚拟的动作,比如舞蹈《观灯》,一般看到这个作品的题目,第一想法就是以灯作为舞蹈中使用的道具,然而从头至尾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灯的存在,而是舞者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使得观众能够“看”到舞蹈演员眼里的灯、心里的灯,这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正是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特殊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却能够支配着人的各个方面,舞蹈也是这样,正因为有情感的存在,才能产生其他艺术所不及的价值,真实、淳朴、直接的情感,才能直抵人的心灵。

(二)舞蹈表演中动与情的关系

正因为舞蹈表演是一种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艺术,如果说动作技巧是舞蹈作品物质载体,那么情感就是舞蹈作品的灵魂,也是舞蹈演员的灵魂。我们通常评价一个舞蹈作品精彩与否,不只是单纯看演员的是否有高难度技巧动作的展示,高难度的动作技巧确实能够博得观众的喝彩,但是,舞蹈不是杂技,它是有生命的,不能靠单一的技巧动作来赢得一时的掌声,所以此时就需要内心情感的支持,来给予舞蹈作品以内在的力量,让观众通过舞蹈演员的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感受到舞蹈所要传达出来的情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当舞蹈将动作技巧与内心情感以独特的感情形式统一起来,它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就决定了舞蹈作品的成败。这就要求了在舞蹈表演中,动作与情感必须和谐统一,只有和谐的东西才能创造出美感。

在舞蹈表演中,动作与情感就像是鱼儿和水的关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比如在杨丽萍的《雀之灵》中,她将自己对孔雀的理解,融入到了腰、臂、腕、手指等技巧动作中,让人们感受到了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这就说明了,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以生命。舞蹈表演就是一个动作与情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周而复始的过程,没有动作就没有舞蹈的存在,没有情感的动作,舞蹈就失去了意义,缺失了价值。

(三)动作与情感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表达情感,并且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坚持技巧动作和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什么是动作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这就包括了技与艺的统一,形与神的兼备,虚与实的结合,表情与动作的配合这四个方面。比如在舞蹈作品《小小水兵》,它之所以能成为儿童舞蹈的经典,就在于它将小水兵这个角色的完美诠释,它通过舞蹈演员的跳跃、下后腰、翘腿晃动双脚等动作,来展现生活中水兵的形象,除此之外,通过舞蹈演员沐浴在晨光下的微笑惬意的面部表情以及面对大海时的深深留恋的情感,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些小水兵的朝气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和谐统一的动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才能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完成艺术和美感的传递,于技巧中表情感,于情感中展现技巧,才能呈现出高品质的舞蹈艺术作品,才能让欣赏着感受到独特的肢体语言,也就是舞蹈的特殊力量。其次,技巧动作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是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需求。如果舞蹈演员在表演中只是一味的追求技术技巧动作的高、精、尖,一味追求动作的新颖奇特,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那么舞蹈它所独有的魅力很难展现,反之,若在表演中单纯的追求情感的表达,而忽略了身体的肢体语言的展现,没有手、腿、腰等基本技巧动作的展现,那么舞蹈也无法体现出它的独特的舞台张力。所以,在训练舞蹈演员的时候,在技巧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内心情感的表达训练,才能在今后的表演中实现动作与情感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让舞蹈作品更具有说服力,才能塑造出有灵魂的舞蹈,才能让舞者和观众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舞剧作品《孔雀》中的“动作”与“情感”的巧妙运用

(一)概述舞剧《孔雀》

作为舞剧《孔雀》的编导和主演的杨丽萍,已然成为“孔雀”这个形象的代名词,她所塑造出来的孔雀的舞台形象,能够让人从内心深处记住这个有灵性的、高贵的“孔雀”。从最初在《孔雀公主》中的第一次亮相、到春晚上一段《雀之灵》的完美演出,再到《雀之恋》的超凡脱俗的表现,每一个作品都是展现出不一样的孔雀形象,讲诉了一段不同的故事,杨丽萍以独特的舞蹈语言和不同阶段的生命之美,赋予了她所演绎出的孔雀以不同的神采和韵味。而她创作的舞剧作品《孔雀》,是她这几十年来对孔雀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她利用舞剧的形式,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不同的孔雀形象,而是通过孔雀流露出生命的哲学,对万事万物的探讨,直击人的灵魂,这是对生命的感悟,对人性的解读,一种无声的力量。正如杨丽萍本人所说:“孔雀是会让人感觉奇妙的舞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生命、成长、人性和爱的故事。它在我身体里涌动、流淌,有感而发地表现出来。”1

舞剧《孔雀》的故事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与之前的作品 不同的是,剧中的“孔雀”,不仅仅是鸟,它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它讲述了孔雀萨朵和嘎雅的相识和情愫,它们互相爱慕着对方,却被乌鸦路斑因为自己的贪恋和占有欲活活分开,将萨朵关进铁笼中,在这场迷恋与选择的对峙中,孔雀嘎雅用自己身上美丽的羽毛来守护了这份爱情,但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路斑披上了不属于自己的羽毛,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萨朵获得了自由,经历了爱恨情仇和生命无常的她在最后与神灵的对话中化解了悲痛与仇恨,归于宁静,用爱与善良来包容这个世界的险恶与丑陋。舞剧分为春、夏、秋、冬四幕,代表了一个年轮,通过舞剧的形式,对时光的飞逝,生命的脆弱,灵魂的善恶展开深刻的探索,和世间的万事万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剧中有孔雀、乌鸦、神灵、时间这四个主要的角色,每个角色代表了人性里不同的层面——神灵的光明和觉知,孔雀的奉献和牺牲,乌鸦的恐惧和贪执,除了美好的体现,人性的弱点也一次次随着舞剧中剧情的发展,角色情感的纠结中暴露出来,但是生活终归是美好的,爱和奉献最终让剧中人在四季轮回中找到了生命的答案。这不仅仅是一个讲述孔雀和乌鸦的故事,更是关于人性的寓言。于平也曾谈到,他更倾向于将舞剧《孔雀》的4幕戏-春、夏、秋、冬称为雀之灵、雀之恋、雀之哀和雀之殇,从“雀之灵”到“雀之殇”,这场生命的轮回,或许就是杨丽萍本人对生命真谛的理解和讲诉。

(二)以情带舞,以舞传情的情感共鸣

以情带舞,是舞蹈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舞蹈艺术不仅仅是身体的艺术,更是表情的艺术,无论舞蹈演员如何进行表演,她所要传达出的喜怒哀乐、舞蹈作品的思想与情感,都是通过面部表情和神情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将内心情感的波动外化成外在情绪,用情绪来带动舞蹈的流动,在舞蹈作品的演绎中不停地表达自身的情感,才能与舞蹈作品相互交融,让观众与舞蹈演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舞蹈没有语言,在舞剧《孔雀》中,孔雀萨朵在晨霭中诞生、蜕变,展现着生命的美好与神奇,嘎雅看见孔雀中最美的萨朵,爱上了她的美丽和纯洁,此时,美好的情愫渲染了整个舞台,让人为之向往。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遭人嫉妒,乌鸦路斑将萨朵关在一个大笼子中,将这对爱人活活拆散,但是爱情会让人变得勇敢,嘎雅为了救出被乌鸦路斑困住的萨朵,决定用自己的羽衣给贪婪的乌鸦,来换取爱人的自由,没有了羽衣的嘎雅暴露在阳光中,从心底中透出了绝望,眼神的无助、惊恐,扭动着身体,代表害怕与恐惧,因为爱情,他选择了奉献和牺牲。萨朵万分悲痛,对生命的轮回,生与死感到痛恨,于是她一层层褪去了束缚自己灵魂的华丽羽衣,最终倒在雪白的冬天中,希望接受灵魂的洗礼,归于自然,归于平静。孔雀萨朵从万物生灵的喜悦,与嘎雅相恋的甜蜜,对乌鸦路斑的憎恨,到嘎雅死后的悲痛,最后选择归于平静的一系列的情感将舞剧变得牵动人心,令人为之心胸荡然。杨丽萍在舞剧中足足跳了40分钟,从美轮美奂的《雀之灵》,到缠绵甜蜜的《雀之恋》,最后在时间的流逝中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即便是同样的动作,她的表演都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因为她在用自己的灵魂舞动,丰富饱满的情感给舞蹈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内心依据,充满韵味和力道的动作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情。这就是情舞交融的情感共鸣,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灵魂的洗礼,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舞台上的世界。

(三)动而合度,形神兼备的动作艺术

作为舞蹈艺术最重要的特性,动作的展现在一个舞蹈作品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舞蹈作品存在的客观条件。凡舞必动,不动不能成为舞。但是不是所有的动作都能能称之为舞,舞蹈是审美的艺术,不代表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美轮美奂的,一个只有外在美的舞蹈作品也是没有生命的,只有从舞蹈的内在思想派生出来的动作才能真正为观众所接受,无论美与丑,只要是和谐的,那都是一种舞蹈美。什么是舞蹈美?就是在舞蹈表演中,既“动”又“合度”方能产生舞蹈美,在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上,舞蹈动作不能凌驾于内容之上,要有其存在的价值,正确处理好形似与神似的关系,舞蹈表演不仅要有样子,还要有神态,才能称之为动作艺术。

舞剧《孔雀》中有五个角色,代表光明与贞洁的女孔雀萨朵,代表爱和奉献的男孔雀嘎雅,代表欲望与恐惧的乌鸦,代表恒古不变的时间和代表关注,却不会为谁做什么的神灵。2它们有各自的标志性动作,例如小彩旗饰演的永恒而冷峻的时间,从序幕一直旋转到舞剧结束,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变换下,时间的旋转速度和姿态都不一样,它没有言语没有表情,冷眼的看着世间的爱恨情仇和生命无常,但它从来不会为谁而停下。用旋转代表时间,我们惊叹于小彩旗可以不停地旋转达到近两个小时,并且整场演出只有一个动作,但是却给人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这也许是杨丽萍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从未停止,不停向前。时间是无形的存在,而我们在舞剧中,在她的不停旋转中似乎真的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这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动作和姿态却能非常准确展露此时此刻舞中人物的感情状态,这些动作姿态看上去似不合理,但却合情,似不合生活之理,但却合艺术之理,动而合度,形变而神真,实际上是形神兼备,所以观众们才能从情感上接受了它们,并且为之惊叹与动容。再如主宰万物的神灵,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间让人感到平静而富有力量,在最后一幕与悲痛的萨朵对话时,让她觉察生命的真相化解悲愤,归于宁静,也让观众看到了生命的真谛,感受到心灵的洗礼,这是由内而外展现出来的力量。精准的动作姿态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才能真正抒发人物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舞剧主题,让观众感觉到似乎真的有神灵的存在。

三、舞剧作品《孔雀》在“动”与“情”中的艺术传递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不是技艺,他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在舞蹈表演中,要想准确地把握和体现舞蹈的特点、风格、韵律、节奏的能力和生动的创造舞蹈形象的本领,就必须正确的处理好动作与情感的关系,拿捏好两者之间的度,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高层次的舞蹈艺术技巧,而且掌握这些技巧也绝对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磨练之后才能见其功力,得其真谛,才能在风格、韵律、人物情态的细腻刻画上达到性格化的高度,才能游刃有余的向观众传情达意,感染他人。

在这场关于人性的寓言的故事中,杨丽萍在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同样美的光彩,透过美的外表去揭示灵魂的纠结和挣扎,但是在舞剧中,饰演萨朵的杨丽萍,将自己对孔雀的理解,将自己对生命的了解融入到手指、腕、臂、腰等技巧动作中,让我们不仅仅只看到了一只光鲜亮丽的的孔雀,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的发展中还感受到她美的挣扎,美的纠结,美的磨难,美的历险,最终历经劫波,在与神灵的对话中,慢慢褪去自己的羽毛,才是美的回归。在五个角色构成的舞剧《孔雀》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角色表现出的爱与恨,罪与罚,迷恋与迷失,嫉妒与虚荣,宽恕与忏悔,觉知与释然,从而引发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叩问。所以,一个真正好的作品,不仅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盛宴,情感上的波动,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在动作与情感的相互碰撞火花中,达到感情的传达,精神上的表示,这是一种超越物质的享有,是“动作”与“情感”完美融合的艺术结晶。

注释:

1.赵燕.《杨丽萍40年舞台生涯巅峰巨作舞剧孔雀》.都市报数字报,2012年10月8日第3版.

2.霍容.《舞剧《孔雀》视觉的感动与自由》.香港文汇报,2014年1月4日第2版.

猜你喜欢
杨丽萍舞剧孔雀
百科全书舞剧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舞剧《瑞鹤图》剧照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孔雀1
孔雀
杨丽萍的“舞”侠世界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杨丽萍的“苦”与“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