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琴 (集宁师范学院 012000)
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趋势
高雅琴 (集宁师范学院 012000)
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大脑的开发离不开音乐的存在,音乐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开发孩子潜在特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音乐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幼儿音乐教育的随意性而导致的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等,这些问题是不仅无法很好的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更影响了幼儿在音乐教学中的课堂体验,以至无法更好的开发幼儿的潜质。本文通过浅析当代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探讨和分析改进幼儿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使音乐教育更加适合幼儿心智的发展和需要,更好的实现幼儿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现状;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家长以及社会,对幼儿的教育的越发的重视,在现在幼儿教学中,不仅要为幼儿提供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除了最基本的文化课程外,更是增设了音乐、绘画、朗诵、珠心算、口才等开发表演能力和兴趣爱好的课程。而音乐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特别。因为,音乐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开发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更是陶冶幼儿情操,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良好性格的最佳方法。
但是,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选择怎样的音乐,如何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怎样更好的开发幼儿的音乐情趣,成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难题。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音乐学习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在固定的音乐教学模式中,采用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如韵律操、学唱歌等,在幼儿对所学音乐还懵懵懂懂的情况下,盲目的、一知半解的学习和理解音乐,这使得音乐教学不再是一种兴趣,而成为了一种模式。
为了更好的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更好的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我们必须先对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针对性的寻找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和成长需要的有意义的音乐课程。
根据目前全国大多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情况分析来看,我国的幼儿教学依旧采用的是分科教学的模式。分科教学模式,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文化课教育过程中,分科教学的优点,例如系统的科学知识,层次分明的课堂结构,对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记忆作用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的教育。但是对于幼儿的教育,尤其是对幼儿艺术课的传授,这种模式就显得过于拘泥于形式,而忽视了教育的原本意义了。
1.教育模式程式化
音乐教育,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音乐教育是不同与数学、语文等以传授确定的知识为主的教育,同时也不同与以散发性思维和想象力为主的绘画教育,音乐教育,是一项需要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的课程,它需要幼儿通过歌唱、跳舞、玩耍、敲打乐器等多种方式,通过幼儿用肢体语言自发的表现其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幼儿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从而帮助幼儿获得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继而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力和创造力。因此,幼儿的音乐教育,需要老师采用创造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调动幼儿对音乐的喜爱,让幼儿积极的动起来,积极的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让幼把身心渐渐的投入到音乐当中去,而不是在固定在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中。
2.教师音乐素养的局限性
对于幼儿的音乐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些基本的音乐素养,其中包括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相应的音乐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力,以及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音乐的情感。然而,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虽然与过去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和进步,教育者的水准也提高了很多,然而,对于音乐教育,更多的音乐教育者都只是把它当做诸多课程中的一门来对待。不仅没有以上谈到的这些基本的音乐素养,更多的是在按照程固定的步骤开展音乐教育。教育者会通过让幼儿闭目聆听,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去感受音乐,但是,教育者本身却不会真实的去感受音乐,而是照本宣科的,用已经准备好的答案去和幼儿交流沟通其对音乐的感受。幼儿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成为了教育的手段,而不是培养和健全幼儿人格的教育目的
1.改变程式化的教育模式,采用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教育模式
虽然我国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已经改进了许多,但是,教育模式的程式化,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仍旧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一大问题。除了采用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例如,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幼儿选择,让幼儿在敲敲打打、唱唱跳跳的过程中,愉快的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在玩耍中学习,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儿童的天性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发自内心的喜爱音乐。
在丰富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不拘泥于课本和教程,选取一些民族的、国内外的优秀曲目,从乡土教材到世界名曲,教师都可以根据幼儿现阶段的心理发育程度有选择的挑选一些曲目,以音乐鉴赏的形势,让幼儿自由的发挥其感知力和想象力,更好的帮助幼儿的兴趣开发。
2.重视培养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
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幼儿教师的个人素养对于幼儿的成长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对于改善幼儿音乐教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对音乐的全部感受和认知都会直接作用到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教师音乐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对音乐的热情和对音乐的表演力。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音乐的热爱和表演力,不仅可以感染和带动幼儿,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喜爱,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为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提供引导和开发的作用,无形中引导幼儿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更加深刻,表现也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幼儿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时期,而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不单单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幼儿的潜在兴趣、感知力和表演力,更重要的塑造幼儿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通过采用更加适合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教学方法和以提高教师音乐素养的手段帮助幼儿自主的、创造性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实现以音乐教育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1]魏敏.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趋势[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7年第3期
[2]黄婉真.幼儿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创新[J]通俗歌曲 2015(09)
[3]罗娜.浅谈幼儿的音乐教育[J].时代教育,2016(37)
[4]赵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9,(7).
[5]韩天寿,吴霞飞.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音乐教育,2010,(7).
[6]郑红双.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J].文理导航,2010,(15).
高雅琴(1973—06_08)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幼儿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