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研究

2017-07-10 03:40刘东渝
科技风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东渝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身心成长。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深入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探讨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思想行为、心理特点都发生了变化,观念越来越开放、行为的自主性越来越明显,自我约束力明显下降。这些变化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多元价值观共同存在,繁杂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容易讓人在虚拟与现实生活中不一致,表现为思想道德分裂,思想行为异常,心理矛盾冲突,时间一长,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因此,加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活动呈现的特点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形成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

新媒体打破了“一对多”的传统传播方式,采取“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信息发布更加自由,渠道更加多变,来源更加丰富。网络具有的共享性,使大学生在网上非常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社会思潮、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不乏西方的腐朽价值观和社会思潮。

这些纷繁芜杂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一些缺乏政治敏感、判断是非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多元文化、腐朽思想的冲击和影响而迷失理想信念,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二)价值选择矛盾化,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在新媒体背景下,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加之缺乏有效的监控,网络信息十分繁杂,既有健康有益的信息,也充斥着欺诈,低俗、黄色等不良信息,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西方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等多种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交错显现,反映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对立与冲突。

(三)新媒体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的自觉性自律性较差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膨胀、繁杂多元,由于社会监管不到位,使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极端等不良信息内容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自觉性与自律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不可否认,大部分大学生具有抵御不良信息内容的自觉性,但是,当接触到不良信息内容时,自觉性被吞噬,自律性失去了抵制力,不知不觉的点击进入了含有不良信息内容的界面。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自我防线不攻自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牢固,不坚定,使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轻易的发生了动摇。

二、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虚拟空间的无约束感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

新媒体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拥有多重身份。与现实生活空间相比,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人的约束较少,使一些大学生不注重社会形象、违背道德品质、脱离人性本质、不顾民族与国家利益,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空间对大学生的约束力变小,时间一长,使大学生完全放低了自己的要求,似乎虚拟空间中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自己,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过程中掉以轻心,以一种毫不在意的态度来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与形式单一

有人说,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有利的手段,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更加绘声绘色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当前,我国利用新媒体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空间上,其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些教育工作者虽然尝试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内容上传到网络空间上,让学生在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到教育。但是,由于大多数教育网站都以工作宣传为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没有发挥教育作用。

(三)新媒体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新媒体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气势,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然而,很多高校都创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辅导员、德育教师也都开设了博客、微博,创建了QQ群、贴吧等,但是博客、微博更新速度慢,QQ群只用于传达消息,贴吧也是无法让学生持续关注,学生对高校运用新媒体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方式不认可,参与积极性极差。

新媒体技术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它能够使人们在网络上实现互动,却不能逼迫学生与教师就教育工作内容展开互动,再加上学生的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较差,导致教育工作效果不甚理想。

(四)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合力作用发挥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合力,才能取得教育工作的成功。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实现,畅通无阻、实时便捷。

当前,高校已经着手利用新媒体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但是家庭在这个教育问题上的意识还比较差,社会也将新媒体发展的重点放到搶占更多的客户,提升点击率上,将娱乐性强、趣味性强的栏目作为重点来策划,对于难度大、效果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不予理睬”。

新媒体环境下,只有学校在教育工作中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家庭与社会的配合明显不足,导致教育合力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五)新媒体自身的环境令人不安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虚拟性、自治性等特点,使多元文化思潮以及多类型价值观念通过新媒体技术传递到社会所有人面前,那些不健康的文化与不良价值观对人们的身心产生了伤害。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判断力、甄别能力都较差,泛滥的不良信息日以继夜的侵蚀着他们的身心,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阻碍,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受到了严重冲击。

三、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一)注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建构

新媒体环境下,完成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主体的建构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首先要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通过合理教育方法的运用,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自觉性与过硬的自律性,提升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不良文化思潮的抵制能力。

教育方法要保证灵活多样性,充分的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作用,合理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开辟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都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展开教育活动,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促使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使大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创建

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创建滞后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并且被成千上万的人使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却依然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上,并且不能够被广大师生认可。

创建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高校要重视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成立相关部门专门负责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工作进展,定期调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定期调查工作效果。

第二,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覆盖体系。发挥高校、学院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与班级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博客、微博、微信、QQ、贴吧等媒体技术切实的运用起来,实时更新教育信息,实时检查教育效果,制定教育工作实施策略,分工有序、积极主动的开展教育工作。

(三)培养大学生具备媒介信息的鉴别与运用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开放度增强,多元文化出现,各类大众传播媒体彼此融合,相互渗透,过度的追求娱乐性,以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身心体验,人们可以运用新媒体方便的进行互动与交流。新媒体环境下,资源丰富,可以给大学生提供生活与学习所需资料,沟通方便,有利于大学生交友与择业,先进创新,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同样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大学生过于关注娱乐性、趣味性节目,道德规范模糊,自我意识不足,容易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媒介信息鉴别与运动能力,才能发挥新媒体环境的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作用的发挥,这样就可以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目标的实现,提升工作效果。

首先,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媒介知识、媒介观念、媒介能力与媒介道德都渗透到课程里面去,让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新媒体,更理性、更科学的运用新媒体。

其次,培养大学生具备媒介素养自我教育意识,鼓励大学生组织参与校园媒体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媒介使用技术,更深入的了解大众传媒。

最后,社会要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创造优良的环境。加大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查处力度,净化新媒体环境,组建媒介素养教育社会组织,发挥普通民众的力量,促使新媒体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不良信息再次出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注重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

媒体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媒体更是可以将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社会知识与信息,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体通过社会舆论的营造,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走向与行为习惯。媒体通过公共议题设置,可以吸引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共同参与到工作中来。

与新媒体展开合作,共同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取得成功,首先要注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其次,促进大众媒介进行融合,各种媒体技术独立完成的信息传播工作整合成集约型的生产线,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的同时,可以保证媒体导向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再次,加强对传媒的监管,为了使传媒通过新闻传播活动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信息的传播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鼓励公众参与到媒体活动中,发挥公众的督促作用,使媒体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盛建军.新媒体时代交往实践观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2] 田永静.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0(5).

[3] 康树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14(1).

[4] 蒋宏大.互联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教育探索,2014(6).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