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的结构思路备考复习方法探究

2017-07-10 18:07彭毅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名誉议论文文体

彭毅

现阶段,高考作文命题以新材料作文或者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为主要写作方向,所写内容和范围表现的文章立意指向必须紧扣材料。如何紧扣材料选择适合的立意,并围绕中心完整而深入地论证,这是写作议论文关键的一环。很多学生写议论文没有严密的逻辑思路,主观随意性较大,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或千篇一律硬套用某种模式,不会灵活选用多样化的结构思路,导致写作议论文出现不合常规、不合文体的问题。学生不会灵活应用议论文体结构思路的一些方法,主要是没有深入思考议论性文章展开思路的过程,没有整体的篇章层次感,缺乏内在分析说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高三备考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思路的方法,是提高写作议论水平的关键性要素。

立意是构思阶段的首要行为,而立意之思维则是一种逻辑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要体现论证说理的结构思路,就必须重视议论性立意思维训练,强化分析说理能力,透过材料现象把握事物本质,才能引导人们认识规律,达到写作文体要求。材料作文思维立意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挖掘符合题意的思维倾向,从这个思维倾向出发,探寻思维轨迹,整体构思文章写作结构思路,注意前后的相互关联,勾连内在的衔接点,全面深入展开分析和论证,考虑符合逻辑的材料组合,一步步展开并做辩证性的批判分析,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客观表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强化对观点的论证,处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反映深刻的理性思辨色彩,提高分析说理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文体意识和写作风范。因此,摒弃空泛和虚假,立足有理有据的深沉与大气的文风,这是议论文写作返璞归真之路。

思维的角度往往决定着文章的结構模式。可以从这些不同的思维角度明确写作的结构思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和论证,从材料中不同的人和物进行审视,把握立意方向,拟定结构思路;从一事多因的材料中寻找角度,分析原因,确定立意;从正面、反面、侧面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应用发散思维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并筛选;从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的角度反弹琵琶,采用联想和想象求异、质疑解疑求异、否定批判求异、假设推论求异、引申发挥求异等等。对于有深刻寓意的材料,可采取联想思考,分析寓意,亦可以寻找材料中心词句扣题发挥,还可以抓住多则材料寻求贯穿其中的思想聚光点来立意构思,因为只有准确立意才是拟写文章结构思路的基础,才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论证。文章的思路顺序必须紧扣材料中心这个基础,思维推动行文的展开。在整个议论分析中都必须观照材料中心,两者紧密联系,才能促进思维的互动和延伸。只有在准确把握立意的基础上,才能自然地把思路扩散开来,才有选择和比较,才能“天地宽裕”“游刃有余”。看看以下两则材料的立意思维方式和结构层次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有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生命的定格,也是美好的停留;也有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无奈的奢望,也是一种懦弱的逃避。

上述说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文体不限,字数800字左右。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人生只像初见一样。这个句子本身并不是一个观点,只是一个假设的前提,后面的内容需要我们补充:人们为何会这样感慨?发出这样感慨的人有着怎样的心态?要特别注意“如”和“只”这两个关键词。

材料中,有人肯定这种心态,认为怀念初见是因为初见是生命最美瞬间的定格,最美的停留。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提炼:那些怀念初见的人,拥有怎样值得我们肯定的心态?因为他们懂得珍惜;因为他们向往并追求美好;因为他们怀有一颗初心(好奇之心、热爱之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尝试追问,只停留在感叹人生的美好,感叹现实的残酷无情,文章立意就会肤浅。有人否定这种心态,认为这是一种无奈的奢望,也是懦弱的逃避,我们还需要深度追问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人生不可能只如初见,所以,想回到初见的状态是一种无奈的奢望,是苛求完美,一味地沉溺于对初见的怀念,是不能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表现,是懦弱地逃避,既然如此,面对初见的美好与再见的失望,我们该怎样做,由此思考,就可打开文章的另一写作思路。

2.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清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要求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这个作文题属于观点型试题,命题者在材料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观点:“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简单而言就是“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可以选择一种观点并加以阐释,拟写如下结构思路:一般的思维路径是“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怎样做到“文如其人”?如果“文不如其人”我们该怎么办?顺着这样的思维路径就能勾连全篇写出一篇作文。

常见的结构模式还有:

模式一:对比结构,即先提出观点,比如“文如其人”,然后列举人格卑劣之人,其文格调亦低下的事例并加以分析;再列举格调高的文章背后总是站立着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的事例加以分析,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模式二:条件式结构,即先提出观点,比如“文如其人”,然后分析,要真正做到“文如其人”是有条件的,列出几个条件并加以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模式三:假设式结构,即先提出观点,比如“文如其人”,然后用假设分析证明“文如其人”最后得出结论。

议论说理文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殊的结构,如多方论证式结构(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法、归纳法、归谬法等)、起承转合式结构等。指导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选择,要求学生学会写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然后再尝试学习议论文的其他特殊结构,最后达到灵活自由地使用这些结构。

不管应用什么样的结构思路,都必须紧扣原材料观点分析论证,并在写作初始就亮明观点:或简述材料,明确观点;或名言开篇,引出论点;或开篇发问,摄人心魂;或对比说明,引出中心;或引入故事,吸引眼球;或开门见山,表明观点;或总结材料,引出下文;或评述材料,表明立场;或类比设想,排比开篇。总之,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开篇,都必须从材料中明确观点,这样才能展开构思,凸显立旨。否则,所写内容与材料中心两张皮,必将导致观点不清、结构混乱、思路不明。开篇的写法构成了文章逻辑思路展开的集中点,若开篇偏离原材料或叙述冗长迟迟没有抛出符合题意的观点或另起炉灶,均会导致离题跑题。因此,议论性文体开篇既是一种思维训练,也是行文思路得以展开和发挥的关键,必须加强指导、强化训练。开篇入题应简洁、明确,符合原材料意旨。如下面这个材料作文:

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生命也就完了。”泰戈尔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的泡沫”。

要求: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则名言都是以“名誉”为中心话题。在莎士比亚看来,名誉与生命一样重要,而在泰戈尔看来,名誉则如泡沫一样毫无用处。两个人对“名誉”的认识看似截然不同,其实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莎士比亚的名言告诉我们,如果名誉是靠自己的实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是实至名归的,那么就应该无比珍惜;泰戈尔的名言告诉我们,名誉是身外之物,只有做好实实在在的自己,才能收获最有价值的人生。两个人探讨的都是“名与实”的关系。因此,写作这一话题时,只需围绕“名与实”来构思立意,运用客观辩证的思维,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即可。一考生在《实至处,名必归》一文中这样开篇:

莎士比亚珍惜名誉,是因为他能够清楚地分辨名与实的关系;泰戈尔将名誉当作泡沫,是因为他能够清楚地分辨名与实的关系。名誉,靠实力争得,就要珍惜;名誉,若刻意追求,于己无益。

文章开篇围绕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以客观辩证的认识,表达对话题的深刻思考。能综合思考材料,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从两者对比中点明题意,亮出观点,明确珍惜名誉的重要性以及刻意追求名誉的不可取,两者之间构成了辩证性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后面论证为什么必须珍惜名誉以及刻意追求名誉的弊端树立了鲜明的论点。

文章是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反映。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不能忽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反映到文章结构上,就需要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安排结构。因而,作者在表现客观事物和主观思想时,势必要有基本的“格局”。当然,考试作文要有“格局”,但不是说文章结构、思路千篇一律,或者套用一种模式。模式化作文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应该摒弃。议论性文章结构思路多样化,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表现,是作者創造力和严密思路的综合反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与作者思路和创造力不同,也就带来文章结构的多样性。探寻高考作文议论文体结构思路写法,对于指导学生提高议论分析说理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550700)

猜你喜欢
名誉议论文文体
议论文阅读专练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为名誉和土地而请愿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谁是“名誉镇长”
孔雀爱羽
两亲家之间的名誉权之争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