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冬民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的兴起,孔子学院抢抓机遇,快速布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闪亮品牌。全球孔子学院开展了大量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中国书法日益成为最具特色的亮点版块,受到国外各階层学员和受众的广泛欢迎。总体而言,孔子学院的书法教学和文化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普及传播为主,在书法师资选拔培训、书法教材开发利用、书法活动策划和开展等方面亟待提高。通过对孔子学院书法教学和传播活动进行梳理研究,有益于总结经验,更好地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从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中国书法;海外教学;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截至2015年底,已在全球134国建立孔子学院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1000个,形成了广覆盖的规模布局。12年来,累计注册学员500多万人,举办中华文化交流活动10万多场,受众6000万人。
孔子学院作为综合文化交流平台,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①
中国书法是孔子学院百花园中最亮丽的风景之一,以其特有的笔情墨意与戏曲、舞蹈、武术、中医、茶艺、美食等,受到孔子学院外国学员的热烈欢迎,成为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通道。书法活动贯穿于孔子学院教师的选拔培训、日常教学、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梳理孔子学院的书法教学和活动现状,有助于为孔子学院开展其他艺术门类活动乃至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
一、书法教师岗位需求及选拔培训
具有书法特长的汉语教师受到孔子学院外国学员的欢迎,孔子学院总部在进行教师招聘时,根据外方和岗位实际需求,在招聘条件中对“书法”等特长素质进行了明确说明和规定。
(一)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岗位需求
以《2016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外派教师招聘简章》为例,2016年共招聘教师岗位1189人(汉语教师主要来源为国内大中小学在职教师),以604组发布岗位需求,其中提及书法特长要求的有320处,占总数的54%。从区域来看,各大洲对书法需求的占比(书法需求岗位占本洲总岗位比例)依次为大洋洲75%、欧洲58%、非洲58%、美洲52%、亚洲46%。
(二)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岗位需求
以《2016年汉语教师志愿者报名的通知》为例,2016年共需志愿者岗位4902人(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国内大学在校学生为主),以532组发布岗位需求,其中提及书法特长要求的有382处,占总数的72%。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法特长需求比例最高,其他分别为:民族乐器372处,占70%;舞蹈360处,占68%;武术319处,占60%;绘画304处,占57%;摄影247处,占46%。
(三)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培训要求
在2014年发布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大纲》中,“培训课程与课时”部分明确要求包括“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等四个模块,总计300课时,中华才艺占24课时;“课程大纲”部分指出,中华才艺可从中国结、国画、书法、剪纸、太极、武术、中国舞蹈等课程中选修三门。总部定期在北京、上海、大连、厦门等师资培训基地开展教师赴任前培训,从本地高校邀请书法专业学者和书法家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派出人员掌握基础书法技法,赴任后可以开设初级的文房四宝鉴赏和书法体验课程。
目前,书法专业人才的占比不高,2015年孔子学院总部向125国派出汉语教师2372人,其中以汉语教学为主的师资为2279人,占96%,武术、艺术(音乐、书画、舞蹈)、职业技术和中医类教师为93人,仅占4%。师资专业结构最高的三类为外语类36%、中文28%、汉语国际教育18%,艺术类专业比例仅占2.4%。
二、中外合作机构书法支撑能力
(一)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
2008年以来,孔子学院总部根据语言教学和文化推广需求,在部分特色高校和省教育厅等设立了一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截止到2015年底共36所,其中高校基地32所,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基地4所,比如,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少林武术基地(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2009年),湖北经济学院中华饮食文化培训基地(2012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修与体验基地(2012年),首都体育学院武术培训与研究基地(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师资培训基地(201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基地(2014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传播基地(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孔子学院中华美术传播与体验基地(2015年)。
目前,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已经覆盖了中医、武术、音乐、美食、茶等门类,并已在中国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中华美术传播与体验基地,可以重点向孔子学院传播中国画、书法、建筑、雕塑、设计等艺术,充分发挥名校名师资源优势。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科学教育体系,王镛、邱振中等名师招收书画印创作研究、书画比较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副院长徐冰先生作为蜚声国际的当代艺术家,多部代表作以文字、书法为主题,如《天书》《新英文书法》《地书》和《汉字的性格》等,让西方观众通过书法的载体领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魅力。
(二)中方院校开设书法专业情况
据中国文联发布的《201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未提及此数据),截至2014年,高等书法教育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已达107所,其中本科院校89所,具有书法硕士研究生点的院校50所,具有书法博士研究生点的院校15所,每年培养书法专业人才数千名,为中国书法的技艺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参与承办孔子学院的国内高校达210多所,其中承办数量前3位的高校为北京外国语大学(21所)、北京语言大学(17所)、厦门大学(16所)。在这其中,既开设书法专业也承办孔子学院的高校有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等46所院校。
(三)外方院校书法支撑能力
当代以来,在林语堂、蒋彝、王方宇、张充和、方闻、傅申、熊秉明、毕来德、雷德侯、柯乃柏、白谦慎等中外书家和学者的努力下,中国书法在西方的传播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1]。目前,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200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2009年)、美國哥伦比亚大学(2009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2014年)、英国伦敦大学(2005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2009年)、德国海德堡大学(2006年)、瑞士日内瓦大学(2010年)等已经建立了孔子学院,为孔子学院的书法教学和文化活动本土化、高端化、学术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孔子学院大力实施的“孔子新汉学计划”,可以加大对书法篆刻等传统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海外书法研究水平,培养更多通晓中国书法的汉学家。
三、孔子学院举办的书法活动
孔子学院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数万场,受众上千万人,书法教学和活动成为最受各国学生欢迎的项目之一。孔子学院总部曾于2009年拍摄八集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2012年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企盼和平”书画展,并发掘了潘基文、诗琳通等一大批外国政要书法爱好者,对中国书法海外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助推作用。在此,我们以2015年欧洲地区孔子学院交流材料(年度总结)为例②,通过各孔子学院开展书法教学和组织开展的各项书法活动为例,透视全球孔子学院书法教学和文化活动的现状及特点(见表1)。
由表1可见:
?誗2015年欧洲155个孔子学院的年度交流材料中,明确举办书法相关教学和文化活动的孔子学院共有107家,占69%。其中,开设书法课程占41%,举办书法体验活动占40%,举办书法展览和赛事占13%,举办书法讲座占6%。
?誗开设书法课程和举办书法体验活动是主要形式,讲座、展览、赛事相对较少。书法课程主要是选修课,面向社区和中小学校等各个层次;书法活动以体验为主,受众面大但相对层次较低。
?誗书法展览(共8场)的层次和水平较高,比如2015年9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汉字与书法:历史与演变”书法作品国际巡展,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字博物馆、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的书法家言恭达、韦斯琴、胡秋萍、聂成文、刘颜涛等代表中国书法较高水准的书家进行了现场创作。汉字与书法国际巡展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了热烈反响。
孔子学院的书法教学和活动等,立足本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针对中小学生的入门体验课程,也有针对成人的专业展览;既有面向大中小学生和广大社区民众的选修课程,也有针对大学生的学分课程;既有单独的课程设置,也与茶艺、绘画、古琴、围棋等科目进行融合。书法通过其独特的笔情墨致,以及抽象线条背后熔铸的独特民族特点,成为一张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日益在中外高层互访和民间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书法海外传播的建议
中国书法走出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就国家层面而言,应将书法纳入“大外交”“大外宣”战略,建立“走出去”国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统一规划指导,分步骤组织实施。书法界同仁应该积极开展海外受众对中国书法接受和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书法与跨文化传播及公共外交研究、书法与文化和创意产业研究等基础工作,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孔子学院联系中外院校开展合作交流的方式,决定了其开展书法教学和活动的方式和层次,孔子学院要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将国内优秀的书法人才、作品和故事推介出去。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孔子学院书法教学和文化活动现状,也反映了中国书法“走出去”的发展现状。当前,国内书法高等教育缺乏对海外传播的足够关注,尚未建立与“走出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缺少能够将中国书法讲好、传播好且具有国际视野的策展人、书法家、学者。在书法“走出去”的过程中,适用人才培养是根本,加强协作是重要保障,创新传播形式是关键。
(一)适用人才培养是根本
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设立第一个以书法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书法学科建设已有50多年的历程。在书法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外语基础好、熟悉跨文化交际、懂得传播学的书法人才。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培养外向型书法人才力度,并提供对外交流的实习机会,比如赴各国孔子学院任教等。打造一批具有深厚文化根基、书法功底和国际化视野的书法人才队伍,是中国书法“走出去”的根本保障,是孔子学院开展书法教学和文化活动的“源头活水”。
(二)加强协作是重要保障
中国书法“走出去”,需要相关机构群策群力,实现资源整合,打造全球性品牌。孔子学院要充分发动中方院校的积极性,在书法教材开发、师资选拔、专家巡讲、专业巡展、活动策划等方面寻求专业支持,充分联系、发掘、利用外方合作院校书法资源,利用全球布局优势,大力开展书法普及工作,并逐步提升书法教学和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利用全球“孔子学院日”等契机,打造“世界汉学家书法研讨会”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书法展” “全球孔子学院书法联展”等品牌活动。
中国书法家协会作为国家级专业书法组织,现有团体会员35个,个人会员8000余人,下设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书法家协会章程》中的规定,其具有“积极开展对外书法文化交流,建立发展同各国书法艺术组织、书法家的友好关系,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风貌,加深国际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世界和平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任务,应做好书法“走出去”事业的引领工作,联络国内相关部门,召开中国书法走出去高峰论坛等,探索与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中心、侨校等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组织书法家、学者赴海外开展书法交流活动。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近10年发展迅速,影响力和辐射力与日俱增。仅2015年,就有巴基斯坦、布鲁塞尔、新加坡、坦桑尼亚、新西兰、斐济6个中国文化中心揭牌启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已达25个。海外文化中心与孔子学院相比,覆盖主要国家和地区,可以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国家艺术基金应该加大对书法跨文化传播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先进“走出去”案例。各高校应加大各院系的资源整合,孔子学院的承办工作主要集中在外事处、交流处、国际学院、外语学院等部门,学校应鼓励书法院、美术学院等书法专业师生积极参与,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三)创新传播形式是关键
传播书法必须根植中国传统,不能一味“迎合”,过度追求笔墨装饰效果、视觉冲击力、展厅效应、图像性和符号性,甚至搞书法行为艺术,否则将最终丧失自我。中国书法固有的“现代性基因”本身具有其他艺术媒介难以企及的包容空间,这或许对国际化背景下中国书法如何发展有所启迪[2]。在大赛、展览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必须努力创新传播形式和路径,借助互联网、电视等传播媒介,抓住国外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点,实现书法传播的本土化。中国书协在海外举办的“汉字之美”“中国书法环球行”等创新品牌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李斌权先生致力于将中国书法与音乐相结合,在海外举办了多场书法音乐会,让西方观众在恢弘的交响乐中,看到了中国书法音乐般流动的节奏和舞蹈般变化的造型。
有理由相信,中国书法以其绚丽多姿的笔墨呈现,以及所承载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必将直挂云帆,通达四海。
注释:
①习近平出席英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讲话,见201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②每年12月初召开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之际,每所孔子学院均提交年度交流材料,孔子学院总部印刷成册内部交流。
参考文献:
[1]毛万宝.论中国书法的国际空间拓展[G]//当代书法创作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3-8.
[2]于冠华.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书法“现代性”[J].中国书法,2016(2):183.
编辑 李广平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