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与超越
——基于湖北省X市农村中学的调查研究

2017-07-10 10:26邓李梅张雯雯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关键词:初中语文农村评价

邓李梅,张雯雯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与超越
——基于湖北省X市农村中学的调查研究

邓李梅,张雯雯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割裂模糊、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单调、教学质量评价失衡等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足、管理不善、保障不力等。因此,建构高效课堂必须采取消除认识误区、完善管理方法、加强保障力度等对策。

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困境;超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学习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实证研究方式反思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1]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

《语文课程标准》是美好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调查却发现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做法,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割裂模糊。教学目标割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分割三维目标体系的做法。一是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却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良好的方法和习惯;二是割裂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联系,一味地灌输书本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单纯地追求知识,而置学生的技能、能力与思想品德于不顾,培养不少“书呆子”。教学目标模糊表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其具体体现为教师的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这可从调查中看出。当笔者问及学生“你认为教师在课堂里是否经常讲你已经懂了的内容?”的问题时,所得出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对农村初中教师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

从图1可看出有30%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内容经常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另外有40%的教师有时也是这样做的。这说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度把握不准确,更说明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如果教师所讲是学生已懂内容,这不仅会影响知识的教授进度和质量,而且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滞后,最终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由于教师过度张

扬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漠视其人文性,因而教学中的普遍做法是彰显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文素养。农村初中教师多年的惯性做法使其往往是在没有顾及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根据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理解文本的人文性,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必要的生成,或者生成质量不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最终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问是一种关键的手段,那么,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唯一而固定的答案呢?这可从图2中略见一斑。

图2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情况

从图2可看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语文是启迪人智慧的人文学科,如果教师教学中仅仅提出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会导致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由于缺乏活性,往往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

(三)教学方法传统呆板。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将极大地影响课堂效率。据笔者观察所知,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填鸭式讲授法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填鸭式教学的显著特征就是缺乏师生互动,其具体表现为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顾抄写笔记,却未思考教师所讲,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可从图3中管窥一豹。

图3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

从图3中可得知至少有53%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仍习惯沿用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法,这种方法往往会使学生陷于压抑、沉闷、缺乏人情味的氛围中,师生失去了应有的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最终降低学习效率。虽然有些教师也曾尝试使用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但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往往是浅尝则止。

(四)教学组织形式单调。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普遍采用的仍然是班级授课制,其主要原因是班级授课制的明显优势。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是否会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其他形式加以弥补呢?这可从图4中反映出来。

图4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式学习的使用情况

从图4中“经常使用”小组讨论的比例为12%的情况说明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这一单一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而且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质与量难成比例的现象。

(五)教学质量评价失衡。农村初中教师在学生评价方面仍有较严重的缺陷和问题。首先是评价功能失衡。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以偏概全,过分夸大量化评价的作用;二是在如何呈现评价结果上存在着到底是分数式的量化评价更为科学,还是评语式的质性评价更为合理的困惑。笔者据此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农村初中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方式情况

由图5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多的以分数式、评语式、等级式呈现,其中分数式的比重最高,占近40%。有30%的教师倾向于用等级式来评价学生,只有4%的教师选择能展现学生个性作品的方式。据此笔者得知,虽然许多农村初中教师从观念上已经意识到发挥多种评价方式的发展性功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未能摆脱传统评价方式方法与功能的束缚,依旧以分数“论英雄”,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二、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存在困境的归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这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和学生自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失误

认识的偏差是导致行为失衡和错误的先导。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之所以在行为上没有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做法,其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1.教师传统意识强烈而导致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是课堂改革的火车头,如果教师对提高课堂效率的做法有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其后果可想而知。从访谈中得知,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师道尊严、满堂灌和一言堂的做法,不愿意尝试新的观念和方法。部分教师不能接受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甚至与自己观点相左的看法。另外许多教师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认为小组讨论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不适合学生,只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2.学生惯性惰性支配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学大行其道,于是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据笔者课堂观察发现面对教师课堂上的按部就班的讲解和问题,学生往往不会也不愿意动脑筋,仅依赖于参考书所提供的答案,很少有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行为,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3.社会或家长反应敏感而导致环境氛围不良。当前不少学校曾尝试过大胆进行课堂改革来提高效率,但最终迫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半途而废,课堂教学依旧沿着高耗低效的方式进行着。

(二)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不善

科学、高效的管理是提高效率的手段。但事与愿违,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管理不善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教学内容管理不善导致内容枯燥乏味。由于教师的惰性和惯性,使得其教学过多地依赖于教参,不能将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情景化、生动化,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游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时代发展之外。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不善于及时地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更难以激发并保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长久兴趣。

2.对教学评价管理不善导致评价失衡。由于缺乏合适的学生评价标准,质性评价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率普遍不高。

(三)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保障不力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效率要想得到应有的提高,必须有一定的人、财、物的条件作保障。但现实状况并不理想,其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不力导致改革缺乏应有条件。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图书等资源。当前农村中学资源的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硬件质差量少。许多农村学校仅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全校轮流使用。至于图书资源、运动设施、实验室设备等其他硬件设备更是差强人意。二是教学软件数量不足。教学软件主要指教师资源,由于受诸多条件的掣肘,农村初中的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口和频繁的更迭,更奢谈优质教师资源。

2.时间资源保障不力导致教学只能倚靠经验传承。通过教育研究可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提升,这已被学界所公认。然而由于升学的压力,农村初中教师的工作负担居高不下,而真正能够用来静心研究的时间就微乎其微了,所以课堂上教师只能倚靠经验传承。其次,课堂45分钟里更多的时间消耗于维护课堂纪律和无味的讲解中,此消彼长般减少了学生高效学习的时间。所以,时间资源的缺失也成为了制约教学改革动力的瓶颈。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走出困境的策略

为了充分地调动多方力量参与高效课堂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自身各方协调一致,从以下三方面做到。

(一)消除认识误区,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必要措施

认识的改进与提高,既是保证行为的高效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必要措施。因此,作为教师、学生、社会与家长等必须从各自的角度做到以下三点。

1.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着力强化民主教学。农村初中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的民主平等意识,要着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要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并积极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从而为学生拓展更加广阔的展示才能和智慧的空间。尤其是要为“学困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而不断地提升其自信心。[2]

2.学生要主动配合教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积极参加课堂互动。学生主体性的调动是高效教学的关键,而在教师引导下的以自主探究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课上自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方法的指导,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划重点、如何精读与泛读等。二是激励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采用四步进行:第一步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出示学习目标;第二步是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辅导;第三步是学生代表上台交流,教师了解所学;第四步是师生共同总结,由点到面归纳。三是教师引导探究。经过互动讨论后, 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重难点、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作必要的重点讲解。[3]

3.社会和家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全力支持课堂改革。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参与是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条件之一。对于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改革,社会和家长要给予理解、谅解和了解,可向资深专家咨询,也可通过听证会的方式了解学校的改革方案或者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学校的改革要给予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二)完善管理方法,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根本保障

管理方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手段,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根本保障。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到,以此促进高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1.要加强对鲜活教学资源的管理。在实际教学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成的资源是师生心智活动的产物,它生动鲜活而又充满了灵性,所以教者应首先善于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对生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其次,要坚持“社会即学校”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再次,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作为教师或家长要经常组织学生或子女通过亲近优美而丰厚的自然,与自然进行心灵和情感的“对话”。最后,要合理利用资源开展趣味性的活动,如让学生动一动、摸一摸、试一试、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摆一摆、画一画等。[4]

2.要督促新的学生评价方法的建构。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成绩和考试排名的做法,要多采用新课程倡导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评语、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情境测验和成长记录袋等。[5]因此,教师要善写突显学生课堂表现闪光点和微小进步的个性化、人情味的评语,要普及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三)加强保障力度,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

要想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领导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为教育教学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配备完善的教学条件。有关研究表明: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背景知识越丰富,教与学就越容易。[7]由于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图书和信息技术资源来丰富自身的背景知识。而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领导应在有限的范围内补给农村初中完善的教学条件,包括实验器材、多媒体、图书资源和校园网络等设施设备。

2.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农村中学教师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不足与教学研究的能力低下已成为制约高效教学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改变教师的不良做法对疏导当前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倡导校本研究的开展。校本研究要倡导农村初中教师以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学校及学生的三方共同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大力进行教学改革。[8]

[1]钟启泉,崔允漷,张 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2- 234.

[2]邓李梅.教师同伴观课议课及其诊断[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73-78.

[3][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77.

[4]钟启泉.“高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6.

[6]骆舒洪.高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5):25-28.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3.

[8]邓李梅等.农村中学校本培训的误区及规避策略.教育探索,2016,(6):26-28.

(责任编辑:王国红)

本文是201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卓越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中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341

2017—03—27

邓李梅,女,湖北松滋人,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张雯雯,女,湖北襄阳人,广东白云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师培训研究。

G623.2

A

2096- 3130(2017)04-0107- 04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4.02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农村评价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