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湖北师范大学 语言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
果敢人语言使用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分析
——以果敢地区和东枝郊区为例
王 玲 (湖北师范大学 语言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
缅甸果敢人根据其居住区域的不同,语言使用情况也会有差异。果敢地区的果敢人,除少数人能兼用缅语外,大多数只使用汉语云南方言,即果敢话。东枝郊区的果敢人语言情况较为复杂,除了母语稳定保持外,大部分人还会缅语等语言。关于不同地区果敢人语言使用现状的成因和发展趋势文章也进行了分析。
果敢人;语言使用;果敢地区;东枝郊区
果敢人是缅甸联邦多民族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小群体。他们源自中国的汉族,最早迁徙到果敢地区的居民至今已有四、五代,约300多年的历史。虽然身居缅甸,但大部分人只会汉语,不会缅甸的国语——缅语。如今,果敢人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值得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研究。
关于“果敢”名称的由来,据说以前该地区有9个部落,分别有9个头人,傣语称为“ko33kan31”,ko33是“九”的意思,kan31是“头人、首领”的意思,后来“果敢”成为这一群体的族称。
东枝郊区的果敢人,是70年代左右由果敢地区开始南迁,经腊戌到东枝,在东枝郊区安身,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德庞壁”(音译)村,大概有三十四年历史,其中50岁左右的村民多出生在果敢地区。
本文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和本人到缅北地区获得的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详细介绍果敢人的语言使用情况、成因及发展态势。
(一)果敢地区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果敢人的语言使用情况,我们对在曼德勒福庆华文学校学习缅文的果敢地区学生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随机访谈调查了30名学生及其家人的语言使用情况,共180人,其语言使用情况如下表1:
表1 果敢地区果敢人语言使用情况概览(共30户,180人,年龄:7~82岁)
(说明:语言水平分为“熟练、略懂、不会”三级。三个等级的划定标准为:熟练:听、说能力俱佳;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如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略懂:听、说能力均为一般或较差,或听的能力较强,说的能力较差;日常生活中以别的语言为主。不会:听说能力均较为低下或完全不会;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使用该语言。)
从上表1中可以看到,果敢人都熟练掌握汉语果敢话。对于缅甸国语缅语来说,180人中只有10人熟练掌握,68人略懂。关于果敢人家庭内部和不同场合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内外,无论是对本族人还是非本族人,他们使用的语言都是汉语果敢话,母语是他们家庭和社会交际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语言。180位调查对象中,虽然有78位懂缅语,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还是使用母语。从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问卷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 在民族成分认同上,大部分认为自己是汉族。30位同学中有25位填写的是“汉族”,4位填写的是“果敢族”,其中只有1位同学既填汉族又填果敢族,他认为自己的祖辈是在中国出生,是汉族,而父辈和自己都是在缅甸出生,应是果敢族。可见,这些果敢人并没有把汉族和果敢人视为不同的民族。
2. 果敢人以汉语为母语,汉语水平普遍好,在家庭内外主要使用汉语。在对待汉语的态度上,他们认为母语在家庭生活中很重要,在社会生活、工作中也很重要,学习母语除了便于与本族人交流外,还为了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
3. 果敢地区懂缅语的人较少。这是因为果敢人分布聚居,靠近中国,缅族人很少,加上居住地区偏僻,生活艰难,有条件上缅语学校的人少。其中懂缅语的人都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有走出去的机会更多。
4. 果敢人已普遍认识到缅语的重要作用。调查显示,他们来此学习缅语,一是因为果敢政府对果敢青少年未来的思考,二是有了学习本国国语的意识。班中一位同学郑重地说:“自己是缅甸国民,应该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学会了缅语就便于融入缅甸社会”。
(二)东枝郊区
“德庞壁”全村共48户,除了果敢族外,还有傣族、勃欧族、缅族等。我们随机抽查了4户人家35口人,年龄分布在8岁至68岁之间,他们的语言使用情况如下表2:
表2 东枝郊区果敢人语言使用情况概览(共4户,35人,年龄:8~68岁)
(说明:语言水平分为“熟练、略懂、不会”三级。三个等级的划定标准为:熟练:听、说能力俱佳;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如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略懂:听、说能力均为一般或较差,或听的能力较强,说的能力较差;日常生活中以别的语言为主。不会:听说能力均较为低下或完全不会;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使用该语言。)
表2可见,这里的果敢人几乎全民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即果敢话和缅语。其中不会果敢话的2人来自于族际婚姻家庭,1人是孟族媳妇,1人是缅族媳妇,他们在家庭交流中使用缅语。不会缅语的2人是60岁以上老人。为了详细了解他们的语言情况,下面从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下表3、4。
表3 东枝郊区不同年龄段果敢人的语言使用情况
表4 东枝郊区不同文化程度果敢人的语言使用情况
从表3、4中可见,东枝郊区果敢人的语言掌握度与年龄有一定关系:16—59岁这个年龄段掌握的语言种类较多,而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群基本只会果敢话和缅语。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即受教育水平越高,熟练掌握的语言数量也越多。
关于东枝郊区果敢人家庭内部和不同场合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果敢话是家庭和民族内部使用的语言,缅语一般用于同非本族人交流,是社交语言。可见汉语果敢话依然是稳定、经常使用的语言。
城市郊区果敢人的语言生活已经趋于多语化。在多语言的冲击下,他们的语言态度如何?我们对此也做了问卷调查。从上表2和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 在民族成分认同上,东枝郊区果敢人全都认为自己是果敢族。
2. 东枝郊区果敢人以果敢话即云南话为母语,汉语水平普遍好,在家庭内部主要使用汉语,在家庭外主要使用缅语交流。对本族人或者汉族人都使用本族语言或者普通话,非本族人基本使用缅语。他们认为母语在家庭生活中很重要,学习母语除了便于与本族人交流外,还为了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缅语在社会生活、工作中也很重要,学习缅语便于与外族人交流。
3. 东枝郊区果敢人除了熟练掌握本族语和缅语外,还有14位熟练掌握汉语普通话,3人傣语熟练,2人傣语略懂,2人英语熟练,4人英语略懂,1人景颇语略懂,1人懂新加坡汉语,1人懂台湾闽南话。从中可以看出,城市郊区的果敢人交际范围很广,有机会学到多种语言。
4. 城市郊区果敢人的文化水平普遍高,一般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大多数既读华文学校也读缅文学校,48人中有5位大学生。
(一)果敢地区
果敢地区汉语果敢话之所以能成为强势语言,在交际功能上充当主要角色,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密集的人口分布格局
果敢自治区今辖1县、2区2分区、16乡12社区、277个行政村,总人口13.1万,内有汉、傣、佤、本、苗、德昂、傈僳、缅等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4%。这种高密度的人口分布使汉语果敢话在本民族内部得以稳定生存、广泛通行,并成为区域性强势语言。
2. 浓郁的母语文化氛围
果敢是一个以华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汉文化氛围。在这些地区,母语除了在传统生活领域中发挥着强劲的交际功能以外,还担负着文化创造和传承职能。果敢人尊崇孔老之道,信奉佛教和儒教,通过汉语汉文学习孔孟之道和佛教经典。他们还保留着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母语在宗教文化氛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宗教经文以母语作为主要(在部分地区母语甚至是唯一)的媒介以外,在各种婚丧嫁娶等场合,母语也是主要的交际媒介。
3. 稳定和睦的民族关系
在果敢地区,除了果敢族外,还分布着傣、佤、本、苗、德昂、傈僳、缅等其他少数民族。他们或与果敢族邻村而居,或杂居在果敢族村寨中,相互之间长期彼此往来,和睦相处,彼此学习对方的语言。汉语不但通行于本民族内部,还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媒介。
4. 悠久的汉文化历史
果敢地区汉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在白族大理国时期,属永昌府孟缠甸范围。元代,其地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孟缠甸的一部份。在明代,该地邻近镇康州以及孟定府。历史上的这些行政隶属关系,汉文化深深扎根于果敢地区。
5.邻近汉文化圈
果敢辖区北部、东部与中国云南省的潞西、龙陵、镇康、耿马山水相连,边界长173公里。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汉语逐渐成为国际语言,与中国山水相连、血脉相承的果敢人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保留民族文化,还有工作生活的需要。
(二)东枝郊区
分析显示,东枝郊区汉语果敢话的使用范围明显小于果敢地区。这里的果敢话处于缅语这个强势语言的包围之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其家庭内部还在稳定使用,大部分是双语或者多语人。形成这样的语言发展态势,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相对开放的社会、自然环境
城市郊区的自然条件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果敢族与外界的交流相对频繁,有机会走出去接触多种文化,接受高等教育,习得多种语言。
2. 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这里的果敢族多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由于人口比例较少,周围是人口较多的缅族、勃欧族、傣族等,杂居和散居的局面极大地限制了果敢族母语的使用,果敢话只有在家庭和村寨内部多数场合使用,跨村寨之间使用的场合较少。在杂居地区,由于与缅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处,交际对象语言背景复杂,而缅族则是这些地区人口占优势的民族,因而缅语自然成了区域优势语言,成为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而聚居分布又保证了母语在家庭和寨子内部的活力。
3. 邻近缅文化强势区,面临经济社会的压力
这里的果敢族村寨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从果敢地区经腊戌南迁形成的,历史不长,人口密度不大,没有形成强劲的语言、文化发展空间。东枝是掸邦首府,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城镇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这部分果敢人为了生存,逐渐改变了语言观念,多数人在语言态度和语言行为方面逐步倾向缅甸官方语言——缅语。历史上的排华事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果敢话的使用。
4. 族际婚姻
族际婚姻是多民族杂居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果敢族虽然不提倡与其他少数民族通婚,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出现不少族际婚姻家庭,而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所调查的4个家庭中,有两个家庭是族际婚姻,一个是孟族媳妇,熟练掌握孟语和缅语,果敢话略懂;另外一个是缅族媳妇,只会讲缅语。这样的家庭,缅语成了他们的共同语言。这样就形成了家庭双语现象。在双语的家庭中,子女的语言选择一般趋向于强势语言,如果母语在家庭中经常使用的话,母语和强势语言同时习得。
5. 对中华文化的持守
该地区果敢人虽然人数较少,居住地分散,语言处于弱势地位,但母语在家庭和本民族内部依然稳定、经常使用。在调查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不能忘本”这句话,他们认为,身为果敢人如果不会说老祖宗的话,等于丢了自己的魂,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在果敢族家庭,子女从小就要学说果敢话,不说就会受父母的惩罚。
6. 民族团结、重视教育
在缅甸,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同乡会。东枝也不例外,除了各省籍的同乡会(比如云南、福建、广东等)外,还有果敢文化会。果敢文化会成立于1970年,会员180多人,总部在腊戌,属于民间组织性质,缅甸政府认可,负责与政府打交道,参与政府活动,给果敢族谋福利。东枝果文中学由果敢文化会于1985年建立,总校在腊戌,全称“果敢汉族语文学校”,东枝果文中学是分校。果敢族和其他华人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学习汉语。所以果敢文化会和果文中学为果敢话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片沃土。
(一)果敢地区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果敢话将继续保持母语强势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缅甸政府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出家庭,学习国语——缅语。随着果敢地区老一辈人的故去,单一的操果敢话的人越来越少,而更多的人成为果敢-缅双语人。
(二)东枝郊区
东枝郊区果敢人属于缅-汉双语人群。部分地区缅语和果敢话处于均势状态。在传统生活领域,果敢话的使用频率高于缅语,但在整个大的范围内,缅语仍处于强势。
1.局部地区,尽管缅语在大环境内处于强势的地位,但由于果敢族分布相对集中,形成成片聚居的村落群,且有较好的母语文化氛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缅-汉双语使用相对均衡的态势。两种语言在不同的交际范围内发挥着各自的交际职能,形成良性的功能互补。
2.多数地区,母语的使用领域将逐步缩小,原来跨社区使用的一些场合将逐步让位于缅语;不同村寨本民族成员之间的母语交流将主要限制在老年人和妇女这两个群体;乡村集市上的母语交流将越来越少,除老年人之间、亲戚朋友之间出于对对方的尊重而使用母语以外,其他多数场合将主要使用缅语。
3.随着人们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以及学校教育的迅速普及,母语单语现象将彻底消除。目前个别村寨存在的少量母语单语人主要是老年妇女和部分学龄前儿童,但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入学前不懂缅语的儿童将越来越少。此外,外出务工也使人们的缅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未来在缅语强势型缅-汉双语区可能不会再有新的母语单语人的出现。
[1]陈炎译.波巴信貌丁昂:缅甸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
[2]缅甸掸邦《果敢志》编纂委员会:果敢志[M].2012,(8).
[3]张君宏.简析缅甸华人群族——果敢族的形成、发展及现状[J].《东南亚之窗》,2008,(2).
[4]陈小红.缅甸东枝地区汉语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D].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
[5]杨 蓉.缅甸果敢地区华文教育现状以及华裔语言使用现状调查报告[D].硕士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胡光波)
An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causes,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language use for kokang people of Myanmar——Take Kokang Area and Taung-gyi suburb as Examples
WANG Ling
(Linguistics Research Center,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China)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guage use for Kokang people in Burma is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ir living areas. The Kokang people in Kokang area mainly speak Yunnan dialect of Chinese, namely Kokang Language, except for very a few Chinese-Burmese bilinguals. Whereas The situations of Language use for Kokang people in Taung-gyi suburb are more complicated, except for their native language, most people also master Burmese etc., they have been developed to the stable bilinguals or even multi-linguals.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caus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guage use for Kokang people of different regions.
Kokang peopl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guage use;kokang area; taungy-gyi suburb
2017—02—11
王玲,女,博士,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H421
A
2096- 3130(2017)04-0034- 05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