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静
我和学生一样,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对高中历史的教与学,有着双重的体验。从学来讲,初中侧重于记忆,高中更侧重于理解;对教而言,初中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高中则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下面谈谈我现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必须增加相适的史料
高中教材的知识内容基本上在初中都已学过,但对于教和学都有不同的要求,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相应增加,怎样教好这些内容呢?这就必须增加相应的史料,帮助学生扩宽知识面。这是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一个很大的不同,也是新课程与老课程的不同。每一节教材中至少要用到一至两个史料知识来帮助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历史虽然是过去了的事情,但不是凭空臆想,而是论从史出。如讲到“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为何不抵抗,把课后的四个材料拿到这里分析:“枪不如人……若抵抗顶多三天就亡国了”“……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如能担保十八省的完整,……让出东北”“亡于帝国主义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亦不可得”材料一层一层地说明了蒋介石政府为何不抵抗的原因,深刻地揭露出蒋政权的反动本性及不抵抗的根源。
合适的材料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学生解答史料题的需要。可以说,如果哪一节少了必需的史料,都将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一个特点。
二、要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技能进行教学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要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就必须注意相关学科的渗透,如语文、政治、地理等,考试的趋势也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借助相关学科。尤其与语文课的联系更为紧密,有句俗话叫“文史不分家”。
因此,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都有意识地用语文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历史教学服务。实际上在语文课上经常用的方法只是还不习惯用于历史课堂中。在新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着重引导学生将分析语文课的方法用于分析历史材料,分析一些结论性知识点,如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经验教训、意义、影响等,因为历史是很注意史论结合的,学生也乐于接受,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通过层层设问,启发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三、注意前后文知识的联系和贯通
历史知识各部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课堂教学决定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楚具体某一部分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比如,讲“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军与冯军会师郑州,南京方面的北伐军也北渡长江,占领徐州”时,就必须交待清楚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叛变革命,制造了“四一二”政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这是教材后面的内容,就必须适当提前讲解。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北伐胜利进军的前提和保证:革命力量的联合和相互支持。如果不提前讲清,虽然学生在后面的章节里也会机械地知道,但也不一定能融会贯通。
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分析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有的历史观点本身相互对立,如“辛亥革命成功了”和“辛亥革命失败了”两个观点都成立,又互相矛盾。为什么会有相反的结果?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方面不同,看法也不同。即使是“历史定论”,也是建立在不同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如怎样让学生正确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就要启发学生从几个不同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和平解决?一是从民族利益出发,二是从中国共产党方面,三是从国民党内部,四是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四个不同角度的分析,学生一方面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深刻理解了和平解决的重要和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也向学生示范了如何引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去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
五、简练明了的板书设计是学生掌握知识,理清思路的导管
高中历史一堂课的知识点很多,如果把每个知识点或内容都板书出来,带着怕遗漏的想法,其实不利于新课程的教学。因为这样不仅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分清主次,掌握知识要点。所以,精心设计板书应该是一节课总结巩固这个步骤里的画龙点睛之笔。简单、准确的框架板书既能让学生明了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目的上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教学作为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遍又一遍处理相同的教材时,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一堂课的好坏与成败,虽然认真备了教材、教法、学生,但关键在于课堂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灵活运用己设计好的教案。所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脸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成功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新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努力适应新课程新标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