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燕
一、SSI教学要素框架
SSI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背景,采用特定的教学模式开展的教学活动。Presley等人根据SSI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出高效进行SSI教学的要素框架,框架呈现了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几个关键要素,为教师实施SSI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指导。SSI教学框架由设计要素、学习者经历、教师特质三个核心方面组成,三个核心方面位于SSI教学框架的中央,是框架的基础。图中围绕在核心方面周围的同心圆是教室环境,其直接影响内部的三个核心方面。教室环境外面略大的圆圈代表周围的影响,是影响内部核心方面和教室环境的因素,包括学校、社区、地方、国家政策等。
二、SSI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主题形成的较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SSI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呈现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查学生关于议题的前概念,让学生高效的参与到议题情境中来;二是概念引入:引导学生学习议题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初步扫清学生知识盲点;三是理清争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搜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观点,从多角度分析观点,形成一致意见;四是反思及行动:创设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在相似的议题中运用自己的观点。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比如,提问、小组讨论、讲授、辩论、资料分析、论证、角色扮演、模拟听证会、思维导图、情景剧、科学写作等。
三、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学习相关科学知识
社会性科学议题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提供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价值观念,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争论和辩论进行个体知识系统的同化和顺应,经历了科学共同体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Castano的研究表明商议和讨论社会性科学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者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背景进行论证,可以有效地表征对概念的理解,在论证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看到学习者构建和改变科学概念的过程,学习者将自己已有的经验与新的科学概念做重复的印证、诠释,通过内在的思考为形成正确的主张寻找并使用证据,反驳他人的观点,与同伴协商妥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促成了学习者对科学概念的深层学习与理解。
(二)提高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
非形式推理(informal reasoning)是指对没有固定答案的、结构不良的、需要用自然语言表述并且需要进行归纳的问题的推理,个体在非形式推理的过程中通过因果、利弊分析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大部分都是非形式推理,比如,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时交通方式的选择,高考报志愿的选择以及去超市买不买转基因食品的决策等。
社会性科学性议题具有开放性并且还是结构不良、有争议性的的两难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对相关SSI议题做出决策的过程就是非形式推理的过程,所以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对于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地作用。学生依靠非形式推理能力对议题进行讨论,辩论和决策,因此通过分析学生课堂讨论的程度可以判断他们的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展状况。张奇等国内学者认为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开展关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讨论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
(三)促进学生伦理道德观的发展
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特点之一就是复杂性,学生需要从科学、技术、法律、文化、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进行非形式推理进而做出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得到了发展。一些社会性科学议题,比如,杂技团中的动物表演,虽然能够给杂技团带来经济收益,给观众带来娱乐享受,但是学生们应该考虑到有些动物是不愿意做各种表演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被迫的。再比如学生们面对该不该进行克隆人的实验时,有些学生会同意从一个即将死去的孩子身上提取细胞进行克隆,以减小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但是不同意去克隆一个健康的人。
在面临有关涉及对伦理道德标准判断的诸如克隆人,基因治疗,器官移植等问题上,学生们的最终决策往往会包含对于伦理道德的考虑,Sadler等人的研究表明伦理道德的考虑对于学生最终作出决策具有影响。Fowler 等人研究了 SSI 教学对于高中学生建立道德敏感度的作用,结果表明经历过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学生对于SSI 中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更加敏感并能够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
四、SSI教学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社会性科学议题较集中地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发展失调等问题,面对一些争议时,公民要有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科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简单地实验操作技能,必须培养学生解决争议性问题的能力。将SSI教学引入科学教育,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SSI题材,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相信这些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在步入社会面对一些社会性科学议题时,能够从科学、伦理道德、法律、经济、政治多角度综合分析,不盲目不跟风,做一名合格公民。如果他们有机会成为岗位的决策者,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出合理、科学、推动社会发展的决策。总之,我国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SSI教育,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的在中学生物课堂引入SSI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