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山
[摘 要] 中高职衔接“3+2”“3+3”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教师专业化的引领下,学生才会学会创新,学会创业,才能更好地成为能工巧匠,甚至大国工匠。加快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实施“名师工程”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学信息化构建数字化校园,是全面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几种有效方法。
[关 键 词] 教学模式;名师工程;信息化;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260-01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想高质量的输送“3+2”“3+3”学生,提升学生基本素养、基本技能、态度价值观,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加快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步伐
(一)充分发挥部门的统筹指导能力
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可以把校内具有一定专业经验和指导能力的老领导、老教师充分发掘使用起来,和业务室成员整合,成立专门的中高职教学指导委员会。严格按指导委员会方案开展工作,负责审定学校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规划,提出建议。监督指导中高职常规教学工作,参与指导教研及重大教学活动,对中高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分析评估。每月例会进行总结通报,分析问题,布置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二)建立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
按专业分组,在教学第一线的在职教师中,通过申报、竞聘方式选出校内学科带头人。带头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做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带头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头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大力推广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同时上好理论课、技能实践课,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教学水平。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现教师队伍的技能化,适应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全面实施名师工程,全面提高专业化水平
(一)全面实施“名师工程”,即青蓝工程、技師工程和大师工程
各专业按照行业标准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确定大师、技师、骨干教师、双师比例。建立名师工作室、技能工作室,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建立保障机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用三到五年时间按梯次分别培养骨干教师、专业技师和技能大师。初步形成职业创新、理论扎实、实践娴熟、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围绕“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继续推进中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实训实践,优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优质教学效果,来提升中高职衔接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实训水平。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成长。
(三)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提高教学专业化水平
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校工作,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研究、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中职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等研究工作,校内结集论文、经验,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职教教师专业化队伍。
(四)改革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可以成立中高职教学秩序检查小组,建立业务包组、检查通报制度,形成完善中高职教学管理评价体系。改革作业管理办法,把学生作业评价,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技能测试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成绩综合评价,利用教务信息化平台管理系统,明确考核结果。
三、加快教学信息化,逐步构建数字化校园
(一)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恰当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合理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教案板书、习题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电子白板内置工具制作学科教学课件。聘请省市专家进行信息化专业化专题化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开发门户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着力打造智慧化校园平台,形成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门户栏目,并投入使用。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运行检测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实习管理系统、政教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系统六大板块的具体内容其中教务包括成绩管理、题库管理、考勤管理、申请管理、通知管理、课程管理、听课管理和教师量化考核、教师行为评价等九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的量身订制研发工作,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云计算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的深度应用,创建具有情景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可视化特征的教学与工作环境,实现教育信息无缝流通,教育业务智能协调,师生智慧健康成长服务平台的全部功能,领先教师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
(三)实现管理现代化,形成智慧校园
以“互联网+”和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为重点,打造具有现代特色的智能化、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广现代信息应用技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全覆盖。提升学校网络中心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宣传、学习、展示、管理平台作用,提高网站的效能。科学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新模式。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全面提升中高职衔接的办学质量,也能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在人才培养、技术指导、项目引领等方面的办学优势,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