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中的应用

2017-07-09 07:41沈益英孙燕燕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课绘制导图

沈益英 孙燕燕

[摘 要] 针对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中普遍存在的“上课听得懂,考试不会做”的现象,提出了复习教学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在高三会计专业课教学中引入了“思维导图”,并探讨了它在复习课中的实践成效。

[关 键 词] 思维导图;会计复习;应用;实践成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182-03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趋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升学有了一个很好的通道——单考单招。近年来,我省也加大了普通高校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力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财会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考生角逐,竞争激烈。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课?知识点的简单重复、题海战术都无法达到单招单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职财会专业课考题涉及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近几年随着高职考试题的应用性、灵活性的增强,会计专业课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不同章节间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在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职生在会计专业课复习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上课听得懂,考试不会做,甚至同样的知识点经过数次练习之后,考试时还是会出现面对似曾相识的题目脑子一片空白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差,没有及时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序组织起来,时间一长,就混淆甚至遗忘了;另一方面,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缺乏有效反思,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弱。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为分析、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思维导图概述

(一)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由英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图解形式的记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激发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1]。

(二)特点

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如图1),这与大脑的神经元很类似[2]。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思维导图的特点其实也可以归纳为:重点突出、联想丰富、结构清晰。

三、思维导图在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中的应用

为了改变传统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中普遍存在的“上课听得懂,考试不会做”的现状,笔者尝试了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的新模式。下面以高等教育出版社葛家澍、耿金岭主编的《企业财务会计》第四版第二章“货币资金”为例,說明在复习时如何针对某一章节做一张思维导图。

(一)确定中心主题(课前)

中心主题要醒目,一般放在整张纸的中央,既可以用会计专业术语表达也可用形象会计图画表示,如果能将两者有机结合效果更佳,如第二章货币资金(如图2)。中心主题帮助我们设置了思考的焦点,整个思维导图将围绕这个焦点展开。

(二)绘制思维导图(课前)

思维导图的绘制我们既可以采用手工绘制,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如Mindmanager)绘制(如图3)。一般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制,通过电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这种方式的教学更加利于学生学习,同时还可以帮助老师更加精确地掌握复习进度。而因为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通常采用手工绘制。在绘制过程中,手绘的各种线条会给大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绘制的过程也就是将知识一点点融入大脑的动态过程。确立了中心主题后,学生课前应以考纲为依据,绘制本章各考点的思维导图,这一过程既可激活原有认知,又能发现未知内容。

(三)修改思维导图(课中)

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课上教师可以抽取几幅典型的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点评、交流,从而完成对课本内容的再次挖掘、整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如图4),增强记忆的同时形成个人的复习资料。教学实践表明,对思维导图的每一次修改其实就是对所学内容的再次巩固、提炼,整个过程在增进师生互动的同时可以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对本章内容更进一步的理解。

(四)学生用图解题(课中)

在理清知识体系、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后,学生对本章的内容有了全局的认识与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可以避免顾此失彼,考虑问题也会更全面。同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又是一次对知识点深入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如图5),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五)学生用图总结拓展(课后)

对中职学生来说,课后巩固环节通常是最薄弱的。但思维导图用关键词代替了长篇幅的句子,用丰富的颜色与符号刺激了人的大脑,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这样的形式,愿意主动去总结、去归纳,从而再次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四、实践成效

实践表明,在高三复习课中引入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教师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针对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过程并且学会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一)优化教师的“教”

1.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了教师理念的转变

把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中,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即更好地“授人以渔”。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碎片的知识有机整合,梳理成清晰可见的“知识网”,帮助学生打通思路,构建最优知识结构。

2.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生生差异”

学生的基础是多样化的,复习课尤其如此。要提高高三课堂实效性,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学生间的差异,既要做到关注整体,也要关怀个体。思维导图的绘制,则为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平台,有助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关注,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

(二)促进学生的“学”

1.思维导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比传统枯燥、乏味的会计复习课,思维导图的妙处在于“一图胜千言”,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另外,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丰富多彩的颜色、符号和不拘一格的图形将知识呈现出来,这让学生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又充满成就感。

2.思维导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复习时,学生如果只是对照书本、笔记死记硬背,就不能将零碎的知识进行衔接,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而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将不同章节、不同学科的会计知识进行整合,将零散、无序的知识点完整、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张知识网络,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思维导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钱伟长先生说过:“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最关键的。”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梳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进而从全局上把握知识,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几年的高职考试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去关注不同学科、不同章节知识间的联系,进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解决会计实际问题中来,最终实现融会贯通。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打开大脑潜能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在高三会计专业课复习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优化教师的“教”,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是提高复习有效性的一把“思维利器”。

参考文献:

[1]王世平.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科学复习课教学模式初探[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7).

[2]许梦琴.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11).

[3]倪彤.谈思维导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8).

[4]葛家澍,耿金嶺.企业财务会计[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专业课绘制导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绘制世界地图
英语笔记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神秘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