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富 徐燕
[摘 要] 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技术性人才的一种手段。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究,确保高职院校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究,为校企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提出创新措施。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新能源汽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218-01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尤为迅猛,而新能源汽车势必是将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汽车行业的持续协调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才,高职院校开设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为汽车行业提供可用人才,因此培养汽车行业所需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加强校企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的质量,也有助于高职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背景
(一)汽车行业的战略性目标的改变
我国作为汽车制造大国,在国内外汽车市场的不断竞争下,为使我国的汽车行业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需要对汽车相关的技术、汽车企业管理的理念都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汽车企业需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在校企合作下,汽车专业的学生要求培养本身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更符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二)汽车行业高技术人才缺乏
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了解到,汽車相关技术的研发越来越重要,同时十分重视高技术人才的引进以及技术研发的应用。但是,很多企业的汽车研发团队的技能水平比较落后,对于汽车技术创新没有很强的意识,对企业的产品研发有着很大的制约;汽车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无法掌握新技术,新技术在推广以及管理上都存在较大漏洞,也阻碍了企业产品的研发;汽车行业的技术人才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且技术人员比较安于现状,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不在乎,很难将新技术发挥出来。因此,企业与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从汽车专业中培养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三)原有校企合作模式无法适应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对于双方来讲,都有很大的益处,这种模式也将广泛应用于各大高职院校。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开设下,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的主动参与性不强
有一部分汽车企业缺少一定的远期方向,对校企合作的内部需要估测动力都存在不足。在直接利益面前,企业很容易忽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于长期目标没有规划。此外,企业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所需的投资不足,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欠缺必要的认知和关注。
2.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都是流于形式,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不够完整;高职院校的师资优化整合力整体匮乏;有一部分高职院校仅逗留在与企业签订的协议书上,评估查核时才会用到;学校对汽车行业的信息搜集与反馈不能及时完成等。
3.实施中校企存在矛盾
高职在技能实际教学并没充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律,仅仅强调教学义务的执行。企业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技能培训与学校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很可能使他们出现思维比较死板、临场应变能力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创 新,且对岗位的适应比较差。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教学方法要革新
校企合作下,要积极选用比较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信息化教学以及创新应用分段式教学的理念。这就需要结合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实行开放式层次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将所学的知识实时消化;在专业实际教学中,重视教学资源,要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与企业师资力量,引导学生互动,搞好团队协作,使他们能够共同完成实际教学。
(二)推行校企联合教学
高职院校与企业可以联合办学,校企能够共同研究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针,研究解析实行何种培养策略,一起致力于专业的教学改革,一起制定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经过校企紧密的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在校企联合办学下,学生能够对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进行学习,还能够实现在企业岗位获得工作经验,在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的同时,更能适应企业的岗位的要求。
(三)实行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的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校企合作教学革新上,以订单式教学着手,人才培养更能符合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凭借企业岗位的要求,对人才实行针对性教育。企业下层岗位,重视岗位订单式人才目标的订立;对于企业专业技能性岗位,要综合考虑岗位的技术需求,然后在拟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指定的人才培养方向上,构建出适合企业作业流程及工艺、生产技术以及档案管理等基本模式,因而,对各个方面的人才培养,订单式培养能够实现全面地为企业运送人才。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凭借高职院校来实现的人才培养,还要有企业的一同加入。只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才既能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为企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肖丽.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高新区,2017(5):91.
[2]周宁.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J/OL].轻工科技,2015,31(10):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