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乃雨
[摘 要] 新媒体兴起,三网融合,传统媒体形态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内容生产丰富化、传播范围扩大化,对教育电视台发展来说会是挑战更是机遇。
[关 键 词] 教育电视台;与时俱进;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29.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182-01
教育电视台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网络等新媒体快速兴起,特别是在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趋势下,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教育电视台在频道落地覆盖、专业平台资源等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收视率较低、影响力较弱。教育电视作为国家公共教育资源信息的传播平台,在未来的频道竞争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突破点势在必行,必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那就是多媒体融合、产品更优。
教育电视台作为专业电视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栏目设置上下工夫,就要以优秀的播出内容占据市场。
一、创新机制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严重冲击了电视台,尤其是教育电视台的生存空间。如何生存?如何可持续地发展?环境逼迫着教育电视台去创新机制,把握新现象、新规则、新潮流,主动与互联网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包括品牌资源、节目资源和营销资源在互联网上延伸,在一个新的传播平台上创建新的媒体形态和品牌。“互联网+”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近年来,互联网像点石成金的魔杖一般,不管“加”上什么,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加”商品变成了淘宝、京东,“加”货币变成了支付宝、余额宝,“加”手机变成了微信、视频通话,“加”出租车变成了滴滴打车……它的发明可以与电的发明相媲美,有将互联网时代称之为新的工业革命的说法。“互联网+教育电视台”是否可以达到既有电视报道也有网络互动的目的?不仅可以把台里的栏目成品放在网站上,还可以把栏目的信息环节传上去,让大家充分参与,互动起来!实现教育电视的价值和宗旨。
二、内容为王
教育电视台的立台之本是教育,根本不能动摇,动摇根本就容易变得四不像。譬如,《汉字听写大赛》就与教育紧密结合,使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但是仅仅是教育又会把路走窄,这就要求把眼光放在全市的其他行业,积极拓展空间发展自己,不遗余力地弥补自身短板,网络视频行业竞争已经不再是拼资金、拼流量,而是发展到拼内容。教育电视台如今的发展现状,一方面有互联网的不断蚕食,另一方面有其他电视台虎视眈眈,发展的空间被集聚压缩,想要突出重围,必须充分发展创新思维,集思广益,冲破教条和束缚,才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三、媒体融合
一荧多屏,开拓新的传播渠道是新媒体人的创新理念。《中国好声音》等电视节目在网络上的热播,降低了电视台的收视率。湖南卫视整合旗下新媒体平台金鹰网、芒果TV两大平台,由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运营。许多节目产品、节目资源以链接导入流量的方式与网民见面,虽然国外还没有这种网络的运营模式,但却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教育电视台未尝不可借鉴,整合资源,电视台与学校联合,即“互联网+教育电视”,让教育信息变得轻松自如。
四、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多年来困扰中国教育的桎梏,学区房、择校生、择班生等社会现象,无不与此相关。这种不均衡表现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其中,师资差距问题是难中之难,即便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追上来了,教育“硬”差距缩小了,但师资、管理等方面的“软”差距依然存在。如何破解?互联网给出了一种新方法,教育电视台可以大展身手!例如,由分豆教育向學校提供的慧学云智能教学平台,课程资源主要由17个省市35所名校历时五年联合研发的,云智能教育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发和个性化教育。通过教育电视网络,贫困家庭的学生可以把“名师搬回家,名校搬回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学生受益。首都北京和偏远地区之间的师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许多,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电视”的魅力,现在教师间还通过微信群、QQ群、公共邮箱等方式和家长建立起联系,进行电视学习、网络沟通与管理。
教育电视台紧跟时代步伐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国家政策的领悟与把握。比如,济南教育电视台开辟的栏目《时代风采》,《时代风采》栏目始终紧扣时代要求与政府中心工作,用独特的视角去抓题材、抓素材,在舆论引导方面让权威说话,让内行说话,下基层、接地气、问民生,200多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典型经验、30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先后从这里步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济南教育电视台收视的一大亮点。
教育电视的价值和宗旨,就是立足大教育,服务全社会。而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永远生长着的时代命题,这一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它作为一个目标又将不断生长着崭新的内涵,在挑战与机遇中间,教育电视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行业,会以昂扬的姿态逆势而上,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龙艳.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定位及节目形式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蔡奕.中国教育电视台(频道)定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郭宗磊.新传媒时代我国教育电视的定位与发展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