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红
[摘 要] 结合当前钢结构发展状况和政府政策、Z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学生特点,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为培养优秀的钢结构人才、增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学生的就业机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钢结构方向;课程设置;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160-02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钢结构市场应用现状
随着经济、体育、文化、铁路、交通、航空等事业的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钢材产量的提高,钢结构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目前钢结构建筑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重大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大型水利工程等;第二类是大型公用建筑,如各种会展中心、体育文化场馆、航空港等;第三类是市政设施、环保、交通、供水、电、气设施等;第四类是房地产业的住宅楼盘建筑。无论哪一类建筑,近年来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故钢结构人才需求大大增加。
(二)政策背景
2014年7月1日,住建部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在“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条中就明确提出,应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了钢结构的大力发展。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领导人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又在2016年9月14日,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再次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各地应在供地方案中明确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要求;鼓励各地对装配式建筑提供基础社会配套和财税支持政策。2016年8月交通部又提出为推进公路建设转型升级,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充分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交通运输部研究决定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包括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桥梁)建设,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培养大量的钢结构人才势在必行。作为高职院校,为了满足钢结构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是关键(岗位设置见下图),所以优化课程设置至关重要。
(三)学生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招生有两大特点:(1)生源是单考单招的中职生,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在职高就学过类似的课程,如果再上同样的课,就犹如给他们残羹冷炙,没有任何新颖感,所以学生几乎不再愿意汲取相关的知识;(2)学生专业方向是钢结构,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学课程需要单独设置。
二、课程设置优化
(一)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力学,建筑施工图识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是以传统的土建工程为主對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构造节点进行讲解,建筑力学是以讲授构件内力(弯矩、轴力、剪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梁、柱)的配筋计算和构造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完全不能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的需求。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的学生来说,所学的课程应该具备与钢结构有关的知识,所以在编写2015级学生建筑施工图识读的课程标准时,对讲授的内容做了修改,除了讲授传统结构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构造节点外,还增加了复杂、异形钢结构建筑构造节点识图,主要包含钢结构建筑防水处理节点、抗风构造节点、保温隔热构造节点、围护系统连接节点、装饰包边构造节点等。建筑力学课程的讲授内容除了构件内力(弯矩、轴力、剪力)计算外,还要结合现代钢结构的结构形式特点,根据不同的结构选型设置授课模块,为了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可以和钢结构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交叉、融汇教学。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施工人才,为了能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合理有效地执行,掌握结构受力特点至关重要,所以把力学知识贯穿到各种结构形式钢结构中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建筑力学与钢结构基础两门课的课程标准编制必须协同考虑,根据不同钢结构形式设置建筑力学与钢结构基础两门课的教学模块。
(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的专业课有钢结构制作与焊接工艺、钢结构深化设计基础、现代钢结构工程施工,几门课的大纲都是围绕传统钢结构的结构形式(单层钢结构〈轻钢门式刚架、格构式重型结构〉、多高层钢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膜结构、索膜结构、索桁结构)设定教学模块,2015级课程设置时增加了一门选修课钢桥梁工程(任选课),若学生不选,则这方面的知识就是空缺。随着近几年钢结构的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钢桥梁工程层出不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紧缺,为了满足相关技术人员的需求,2016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课程标准设置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钢桥梁工程教学模块,取消原来的选修课钢桥梁工程(任选课)。另外幕墙钢结构工程在近年来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钢结构专业知识人才,贯彻落实当前政府政策,进一步推动钢结构的发展,2016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课程标准设置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幕墙钢结构工程教学模块。
(三)岗位迁移能力课程设置
一系列政策的提出都基于人工所谓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式桥梁,即像搭积木一样,将房子或桥梁的部分或所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主要特征,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课程设置中,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等方面,课程标准已经考虑比较全面,但是信息化管理课程仍有空缺,对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为项目参与人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对装配式建筑的典型钢结构来说,更是很有必要开设“信息化管理”相关课程,以保证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工厂到现场的信息传递准确无误。BIM系统是目前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系统,上海中心大厦采用BIM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异形复杂钢结构建筑的大力发展,建筑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BIM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增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2015级开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开设了BIM应用技术课程。
总之,对建筑施工图识读课程设置的优化,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了新颖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建筑力学课程设置的优化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开设的意义,能把所学力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直接联系起来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授课和学习效果;专业课程增加幕墙工程和钢桥梁工程相关知识模块,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BIM相关课程的开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竞赛机会,为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钢结构建筑是政府非常关注和支持推广的建筑,也是当前唯一能全面贯彻落实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钢结构住宅产业化、钢桥梁建设等政府政策的建筑,故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课程设置优化能达到良好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