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芹
[摘 要] 工学交替模式非常符合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切实需求,采用该模式更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但在实际开展中,在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表现出了一些问题。为此,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一些在技工院校汽车专业采用工学交替模式下优化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工学交替模式;教学组织;学生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114-01
近些年来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对汽车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技工院校现已成为汽车行业领域供应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技工院校采用了工学交替的模式和社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转变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向着培养社会需求型而转变,继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真正养成和提高。然而目前在实际开展中,在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表现出了一些问题。下文通过具体案例,总结了具体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解决对策而后总结经验和规律,继而为技工院校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工学交替模式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一、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技工院校汽车专业运用工学交替模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技工院校中采用工学交替模式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具体展开和实现,使学生流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既能获得实践工作机会又能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具有下述几种积极作用:(1)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很好地在实践工作岗位中获得运用,同时也能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综合素质。(2)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岗位之间构建起紧密的联系,更加有助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的激发。(3)使学生更加深入和了解社会,逐渐形成健康成熟的心智,有效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4)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现场能够接收到更加专业的职业指导和锻炼,使学生直接获得职业信息,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学生步入社会更好地就业打好坚实基础。(5)通过校企合作的工学交替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不断促使学生人格的成熟并使其具备良好的適应社会的能力。
下面就以某技工院校的汽车专业与社会一家汽车企业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切实开展工学交替模式为例。由于市场等不确定因素,企业只能在学生临近实训之前才能明确接纳实训学生的具体数量。每批学生实训周期暂定为三到四个月。另外,企业还对接受实训学生心理以及身体素质有着一定评判标准,存在一定的淘汰率。所以,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对实训学生人数、实训周期、剩余学生数量、实训完毕回校的教学计划等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量。正是采用工学交替具有的这种不确定因素,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订提出了挑战。
针对市场因素影响企业接纳实训生人数的不确定问题,学校应制订多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情况:(1)在企业正常生产条件下,将专业所有班级所有学生全部都能进入企业进行实训作为最主要方案。(2)在企业到学生临近实训时无法接收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的情况下,将汽车专业所有学生依然留校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当企业条件允许时再全部进入企业实训。(3)当企业由于市场因素或筛选出现剩余学生无法将专业全部学生接收进行实训时,学校可将大部分学生直接送入企业进行实训,剩余学生则安排进入其他企业进行实训,学校应与多家社会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并将其当做学生实训时的备选。
二、在技工院校工学交替模式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有效对策
当学生进入企业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后,会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工作及生活节奏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就会出现难以适应等问题。为此,可采取教育和管理双管齐下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解决。
(一)对实习学生的教育措施
学生刚入学时学校就应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熟悉工学交替模式的详细过程及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此种专业教学模式的安排;当学生即将步入企业进行实训之前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学生进行岗位实训拓展训练,使学生能在真正步入企业岗位实践工作前做好身心方面的多重准备。当学生来到企业,企业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和教育,了解企业文化和相关规章制度及时适应实习岗位环境,树立起积极热情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二)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措施
应使学生认识到企业实训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分制不能补考,学生如果不经历企业实习将不给予毕业。这使学生认识到企业实习的重要性,继而解决怕吃苦的消极情绪。学校可派一名工作能力强和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企业中,实现对学生的实时指导和管理,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实习状态。专业系部也应和实习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实时了解企业情况和学生实习具体情况,当学生出现心理敏感期时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企业实习。
参考文献:
毛矛伟.高职高专汽车专业发展方向与模式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20):12-15.